morikanekkk 2007-7-2 00:49
[大踢爆]所謂"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飢荒"
原文:
有關中國三年困難時期的饑荒,網上談的人很多。好象關注民國時期的大饑荒的人不是很多。其實,民國時期的饑荒可謂家常便飯,無日無之,下面我整理了部分資料,其中包括一些外國記者採訪中國大饑荒的一些資料,供網友們參考。采訪過民國時期中國大饑荒的記者很多,其中有美國人斯諾(EdgarSnow)、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新西蘭人路易•艾黎、英國人哈里森•福曼(Harrison Forman)等人。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Stuart)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700萬人死於饑餓。民國時代曾經累計餓死過2億以上人口。解放前上海灘的某一個寒風刺骨的早上,環衛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餓殍來。有人認為民國時期的戰爭是導致大饑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對。1929年斯諾采訪過大饑荒的內蒙古薩拉齊,根本就沒有兵燹,卻餓殍滿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諾的中國》一書(Edgar Snow’s China,RandomHouse,1981。這本書好象沒有中文譯本)中提到,“饑民的屍體經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莊,人肉公開售賣。”這本書中有很多斯諾拍攝的駭人的饑民屍體的照片。餓死人不一定非得是戰爭造成的。民國時期的中國也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戰爭。戰爭不能完全解釋民國饑荒的成因。另外,在資本主義國家,即使在和平時期,也經常會發生大饑荒的事情。拿印度來說,2004年,印度“最繁榮的城市”孟買就餓死了近一萬兒童。2004年的印度3.5億人沒有足夠的食物,每天晚上餓著肚子上床睡覺,一半印度兒童營養不良。
手頭上資料不多,統計民國時期的大饑荒主要有︰
1920-1921年華北四省區大饑荒︰死1000多萬人,災民3000萬(一說5000萬)。
1925年川黔湘鄂贛五省大饑荒,死人數不詳。
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饑荒︰死1300多萬人。這是一次以旱為主,蝗、風、雪、雹、水、疫並發的巨災,以陝西、甘肅為中心,遍及山西、綏遠、河北、察哈爾、熱河、河南八省,並波及魯、甦、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災情從1928年延續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無法數計,倒斃在荒原上的餓殍大約1000萬。陝西原有人口1300萬,在三年大荒中,淪為餓殍、死于疫病的300多萬人,流離失所者600多萬,兩者合計佔全省人口的70%。難民估計達五千萬左右。
1931年饑荒︰長江1931-1949年發生水災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兩次水災死人都超過14萬人,1931年災民1億人,水災後因饑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達300萬人;
1934年全國大旱災,導致饑荒,餓死過600萬人。
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饑荒︰成都盆地各縣外都是災區,受災大約3700餘萬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災中餓死的人數,沒有精確統計的數字,只能從當時的報紙上略知一二︰四川萬源縣人口驟減三分之一。甘肅死人數目亦不詳。
1941年廣東大饑荒,死人數不詳。
1942年中原大饑荒︰僅河南一省就餓死300萬人。1942年,“水旱蝗湯”四大災害輪番襲擊中原地區的110個縣,1000萬眾的河南省,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西出潼關做流民,沿途餓死、病死、扒火車擠踩摔(天冷手僵從車頂上摔下來)軋而死者無數。婦女售價累跌至平時的十分之一,壯丁售價只及過去的三分之一。
1943年廣東大饑荒,300萬人凍餓而亡。
1945年東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東浙江福建山西廣東安徽廣西等省災民達一千九百萬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饑荒︰兩年間僅粵桂湘三省就餓死了1750萬人。在湖南,1946年4-7月,饑荒遍及全省。饑民們始則挖草根、剝樹皮為食,繼以“觀音土”充饑。截至8月,湖南饑荒禍及400萬人,僅衡陽地區就餓死9萬余人
對民國時期的這些大饑荒,不少歷史學家和政府官員們更願意強調天災而不是人禍的一面。研究的人好象也不是很多。那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比現在非洲人的平均壽命高5歲。到1979年,中國人均壽命是68歲,比當時的印度人高14歲。(印度學者阿馬蒂亞.森 “Passage toChina”,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1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