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奸剋星 2007-7-2 21:12
政版國民教育︰紀念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是1937年7月7日發生在中國北平的盧溝橋(亦稱蘆溝橋)的中日軍事衝突,日本就此全面進攻中國。七七事變是中國展開全國對日八年抗戰的起點。
自1937年日本二·二六兵變以來日本國內政局動蕩不安,政府迫切需要轉移國內民眾視線,解決接踵而至的經濟、政治問題。而《何梅協定》簽定後中華民國政府在華北的勢力銳減,客觀上為日本發動戰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民黨和共產黨達成協議共同抗日( 雖然共產黨志在擴大勢力),兩黨再度走向聯合,即第二次國共合作。
盧溝橋位於北平城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南部各地的咽喉要道。宛平城建於1640年,是捍衛北京城的軍事要塞。
1937年6月起,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幾乎每天都在盧溝橋附近進行所謂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日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在未通知中國北平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在國民革命軍駐地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入夜後藉口一個兵士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國軍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日軍遂於晚上八時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219團(團長吉星文)奮起還擊。
事件後第二天共產黨便發表抗日通電,要求中華民國政府儘快履行在西安事變時的承諾。蔣介石總統在7月17日在廬山談話會上宣佈準備應戰和必要時守土抗戰到底的決心。7月28日、7月30日,日軍相繼佔領北平、天津。中國抗日戰爭(又稱第二次中日戰爭)正式爆發。
中國
國民革命軍第29軍 軍長 宋哲元 副軍長 佟麟閣
第37師 師長 馮治安 駐守北平,南苑,西苑,丰台
第38師 師長 張自忠 駐守天津,大沽,滄縣,廊坊
第132師 師長 趙登禹 駐守河北省大名,河聞
第143師 師長 劉汝明 駐守張家口,張北,懷來
第9騎兵師 師長 鄭大章 駐守通縣,南苑
日本
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 旅團長河邊正三少將
步兵第一聯隊 聯隊長牟田口廉也大佐
步兵第三大隊 大隊長一木清直少佐
步兵第八中隊 中隊長清水節郎大尉
北平特務機關長 松井太久郎大佐
宋哲元幼年家貧,刻苦讀書。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軍,北洋陸軍隨營武備學堂畢業。畢業後服役於馮玉祥部,歷任哨長、連長、營長、團長。1922年參加直奉戰爭,升任二十五混成旅旅長,是西北軍五虎上將之一。1924年參加北京政變,10月馮部改編成國民軍,宋哲元任第一軍第一師(後改為第四師)師長。1925年秋改任熱河特別行政區都統。他曾在承德避暑山莊里成立蠶蜂學校推廣重桑養蜂,振興熱河農業。還興辦軍械廠,可以小批量仿製德國毛瑟20響駁殼槍。1926年,宋哲元部撤離承德時,市民夾道相送。
1926年任國民軍北路總指揮、西路總司令,先後在南口、多倫等地指揮所部對直奉聯軍和晉軍作戰。1926年9月17日五原誓師後,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軍聯軍北路軍總司令兼暫編第1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4方面軍總指揮。1927年11月任陝西省政府主席。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中,任馮玉祥軍第4路總指揮。戰敗後馮玉祥余部退居晉南地區。負責北方軍事善後的張學良將其整編,該部縮編為陸軍第3軍,下轄3個師,宋哲元任軍長,歸東北軍序列。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9軍。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的第三天,宋哲元即率第29軍全體官兵,向全國發出「抗日通電」,表示:「哲元等分屬軍人,責在保國。謹率所部枕戈待命,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奮鬥犧牲,誓雪國恥。」1932年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兼察哈爾省政府主席。
1933年1月2日,日軍攻佔山海關。10日,宋哲元奉張學良令,率29軍由山西陽泉移駐北平以東的三河、寶坻、薊縣、玉田、香河一帶駐防訓練。第29軍部隊在宋哲元指揮下,在平東駐地準備抵抗日軍入侵,迅速構築工事,進行戰前訓練。1933年2月22日,日本關東軍調集4個師團,糾合偽滿洲國軍隊總計10萬余人,向熱河分三路進攻。長城戰役爆發。3月4日,熱河省主席湯玉麟率部逃脫,日軍進占熱河省會承德城。3月8日,宋哲元奉張學良電令接防長城線喜峰口到寬城附近陣地。隨後,宋哲元指揮第29軍將士在長城要隘喜峰口、羅文峪與日軍展開血戰。第29軍以大刀隊與日軍展開搏鬥,經過激戰,消滅日軍6000余人,獲喜峰口大捷而震動全國。1937年,以喜峰口血戰為背景創作的《大刀進行曲》的歌曲唱遍了全中國。 1935年被授為陸軍二級上將,任平津衛戍司令、冀察綏靖主任和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河北省政府主席。
蘆溝橋事變爆發後曾幻想和平解決,缺乏作戰準備,導致北平、天津很快陷落。1938年春,任一戰區副司令,不久染上肝病,於1940年3月辭職改任軍事委員會委員並回到其夫人長淑青的故鄉四川綿陽療養。4月5日病逝。
國民政府追授其為一級上將
港奸剋星 2007-7-2 21:15
蔣委員長領導抗日
日本發動「蘆溝橋事變」後,蔣中正委員長深知犧牲已到最後關頭,此刻不僅是中國存亡問題,亦將是世界人類禍福之所繫,乃下令總動員,並於七月十六日在廬山發表莊嚴果決之抗戰宣言:
「和平未到絕望,絕不放棄和平;
犧牲未到最後關頭,亦絕不輕言犧牲。
但是一旦最後關頭來臨,中國將會絕對犧牲到底。
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
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
縱使戰至一槍一兵,中國也絕不停止抗戰。」
當北平和天津淪陷後,蔣委員長於8月8日發表告全國將士書,說明我國被迫抗戰之重大意義和認識。12日國民政府設立國防最高委員會,推舉蔣委員長為陸海空軍大元帥,領導全民對日抗戰。14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痛斥日本對中國之侵略。
當時我國一切落後,國軍裝備落後,日軍進攻的優勢兵力,使我國陷於不利而危險之境地,蔣委員長策定最高之「持久戰略」,「以空間換取時間」,「積小勝為大勝」,以粉碎敵軍速戰速決之迷夢。於是全民奮起,前仆後繼,為國家民族之存亡與敵打抗戰到底。
jimmy21 2007-7-14 19:16
[b]蔣公協會於七月十五日主辦「抗戰圖片展覽」紀念蔣委員長發表抗日宣言七十周年[/b]
[b]蔣公協會於七月十五日主辦「抗戰圖片展覽」紀念蔣委員長領導抗日發表抗日戰爭宣言七十周年[/b]
蔣公中正香港協會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 SHEK ASSOCIATION HONG KONG
香港新界荃灣芙蓉山路芙蓉山村223號
電話TEL: 2415 5101 傳真FAX: 2415 5512
蔣公中正香港協會 新聞稿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 2007 年 ) 七月十四日
[color=Blue]蔣公中正香港協會於七月十五日主辦「抗戰圖片展覽」紀念蔣委員長領導抗日發表抗日戰爭宣言七十周年[/color]
本會於 [u][b]7 月 15 日[/b][/u] 中午 12 時至下午 7 時於九龍[b]旺角行人專用區[/b]主辦「抗日戰爭圖片展覽」紀念蔣委員長發表抗日戰爭宣言七十周年,圖片展覽主題是「 [b]蔣委員長領導抗日[/b],發揚抗日到底精神」。當年日本發動「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蔣中正委員長深知犧牲已到最後關頭,此刻不僅是中國存亡問題,亦是世界人類禍福之所繫,下令全國總動員,於中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七月十七日 在廬山發表莊嚴果決的[b]抗日戰爭宣言[/b]:「和平未到絕望,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亦絕不輕言犧牲。但是一旦最後關頭來臨,中國將會絕對犧牲到底。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抗日戰爭)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的決心。縱使戰至一槍一兵,中華民國也絕不停止抗戰。」。
蔣公中正香港協會邀請各位市民屆時到場參觀並歡迎新聞傳播媒介採訪。
蔣公中正香港協會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