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adafy 2007-10-5 08:32
在鎮遠艦上協助作戰的美國人麥吉芬,分析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理由
當時在鎮遠艦上協助作戰的美國人麥吉芬(Paul W. Bamford,1860-1897,美國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畢業)
他認為,
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兩次遭遇日本聯合艦隊,北洋艦隊被擊沉多艘大型艦艇,但未能擊沉一艘日艦,也無發射魚雷打擊日艦的戰績。據查是丁汝昌「只識弓馬」,一干管帶也全用錯了炮彈,不用海戰時的開花爆破彈,用了穿甲彈甚至訓練彈。豐島海戰中,日本吉野號被一枚濟遠艦150毫米口徑火炮擊中右舷,擊毀舢板數隻,穿透鋼甲,擊壞發電機,墜入機艙的防護鋼板上,然後又轉入機艙里。可是由於彈頭裡面未裝炸葯,所以擊中而不爆炸,使吉野僥倖免於報廢。黃海海戰中,北洋海軍發射的炮彈有的彈葯中「實有泥沙」,有的引信中「僅實煤灰,故彈中敵船而不能裂」。
Paul 認為,吉野號能逃脫,是因為所中炮彈只是固體彈頭的穿甲彈[2]。據統計,在定遠和鎮遠發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徑炮彈中,半數是固體彈頭的穿甲彈,而不是爆破彈頭的開花彈[3]。在直隸候補道徐建寅的《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之後附有《北洋海軍各員優劣單》、《北洋海軍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種彈子數目清折》、《北洋海軍存庫備用各種大炮彈子數目清折》中統計,參加過黃海大戰的定遠、鎮遠、靖遠、來遠、濟遠、廣丙7艦的存艦存庫炮彈,僅開花爆破彈一項即達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徑炮使用的炮彈有403枚,210毫米口徑炮彈952枚,150毫米口徑炮彈1237枚,120毫米口徑炮彈362枚,6英寸口徑炮彈477枚。黃海海戰後,又撥給北洋海軍360枚開花彈,其中305毫米口徑炮彈160枚,210、150毫米口徑炮彈各100枚。在3431枚開花彈中,有3071枚早在黃海海戰前就已撥給北洋海軍。蘇小東《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驗北洋海軍考察》猜測:「至於這批開花彈為什麼沒有用於黃海海戰,惟一的解釋就是它們當時根本不在艦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順、威海基地的彈葯庫里。由此可見,造成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彈葯不足的責任不在機器局,也不在軍械局,而在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身上。」在中日雙方開戰後,丁汝昌執行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針,消極避戰,「仍心存僥倖,出海護航時竟然連彈葯都沒有帶足,致使北洋海軍在彈葯不足的情況下與日本艦隊進行了一場長達5個小時的海上會戰,結果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也加重了損失的程度」。
北洋水師與聯合艦隊進攻火力對比如下,北洋水師略遜一籌,但重炮占優勢,如果炮彈選擇得當可以重創日艦。就防守能力而言,北洋水師略勝一籌,定遠號、鎮遠號的護甲厚14寸,即使是經遠號、來遠號的護甲厚也達9.5寸。海戰結束後,定遠號、鎮遠號的護甲無一處被擊穿。就平均船速而言,北洋水師較慢,為15.5節(即海里/小時),聯合艦隊的本隊15.6節也不快,但包括吉野號在內的第一游擊編隊為19.4節,大大高於北洋水師。
此外,北洋海軍各主力艦都設有魚雷管3-4具,但是,在黃海海戰中,並沒有對日艦實施魚雷攻擊。丁汝昌在彙報戰況時,也隻字未提己方發射魚雷,而只說日艦對經遠和致遠發動魚雷攻擊。購艦時就配備好的大批魚雷在戰爭爆發後可能也和大批開花彈不在艦上一樣,被放在基地的倉庫里派不上用場。另外,各艦炮彈數量也未帶足,海戰時炮彈在五個小時內用盡。戰至最後,未受大傷仍可繼續打擊日艦的7000噸巨艦定遠、鎮遠彈葯告竭,分別僅余12英寸口徑鋼鐵彈3發、2發,而且定遠、鎮遠無法追上日艦,不得不停止追擊退出戰場。
如果考慮到上面所提到的庫存彈葯可能是因為無法使用而擱置的,則丁汝昌責任就較小,但李鴻章的責任並無減輕。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珩是李鴻章的外甥,供給海軍的彈藥不合格。梁啟超評論說:「槍或苦窳,彈或贗物,槍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廉明,誰能信之?」另外,丁汝昌戰前提出在主要艦船上配置速射炮以抵消日艦速射炮的優勢,需銀六十萬兩。李鴻章聲稱無款。北洋艦隊在黃海海戰中戰敗,他才上奏前籌海軍巨款分儲各處情況:「匯豐銀行存銀一百零七萬兩千九百兩;德華銀行存銀四十四萬兩;怡和洋行存銀五十五萬九千六百兩 ;開平礦務局領存五十二萬七千五百兩;總計二百六十萬兩。」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清軍對日軍情報全無。日艦隊全體出擊也不知道,以致準備不足,但以海戰而論雙方皆不分勝負。因為日軍殲滅清軍沒有成功,清軍則運兵朝鮮成功。
[[i]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7-10-5 08:34 編輯 [/i]]
dragonman 2007-10-5 19:53
非常好!在下十分多謝你的分享!
kennygo1 2007-10-8 00:53
history was always a good lesson to look back on, and that also showed you how pathetic the Qing's Navy was.
【然】 2007-10-8 17:23
可見中國人既貪污!
咁既野唔講得笑- -
咁都可以用沙炮!
khadafy 2007-10-12 07:01
[quote]原帖由 [i]ahui123[/i] 於 2007-10-11 16:00 發表
It's a pity and also a reflection for lacking of knowledge on modernized armament by then. [/quote]
小弟覺得主要原因是一個有心準備全力出擊的聯合艦隊,
另一個是無心及無準備下被攻擊的北洋艦隊,在連續被攻擊了幾個小時,又沒有什麼補給底下的是慘敗的正因!
[[i]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7-10-12 07:06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