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asia 2007-11-16 19:37
寻秦记
寻秦记 赵妮篇
书 名:寻秦记作 者:黄 易过度改编者:不知情
不知情:改编、窜改、无中生有。不经办:打字、校对、排版。不接洽:文章及资料搜集、核对图书馆。
(所有文章只在元元刊登)
赵妮 篇(一)
战国时期,如果说秦国是一头巨壮的雄狮,那么蛰居于它东北部的赵国就像是一只凶狠的猛虎。
赵国位处东□燕,西接秦,南错韩、魏,北连胡貊的位置,是七雄中兵力相当强盛的国家,粗犷辽阔的大平原铸造它博大的胸怀,雄视巍娥的太行山塑造它强壮刚健的体魄。亦令其盛产出如赵襄子,赵烈侯,赵敬侯等的纵横豪迈的大国君。直至赵武灵王的时代,他发动了一场军服改制运动,由长袖宽袍重盔在身,表面威风凛凛而实际受制衣累削弱战斗力改至如游牧民族般短衣长裤而作战骑马灵巧方便,虽然这场改制曾使汉文化优越感的保守贵族大为不满,但这胡服骑射确能将赵国将士的□ 蛮自由无误地挥发出来。
而赵国,亦好像是天生盛产将领谋士的地方,将领赵奢、廉颇、李牧、司马尚;谋士蔺相如、毛遂等,都能辉煌地辅助赵国无惧地抵挡秦国的侵扰。
事实上,赵国与秦国芥蒂之深,也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比。「原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令人初次感受到比沙场杀伐掠动更惊心动魄的没硝烟战争。然而,在战争的世界里,只有在沙场上相拚,才能分出最终的胜利者,赵国与秦国的均势直至一场战役才分出强弱。
公元前二六二年,韩国的上党郡被秦国强攻,危急下韩国运用计谋将之献给赵国,而赵孝成王亦在贪心下派兵占之,结果与秦国形成直接冲突。不多久,上党失守,赵军退守长平,本来在廉老将军的筑垒固守下秦军寸步难进,但愚蠢的赵孝成王竟中了秦国的圈套,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替老成持重的廉颇作战,结果连犯兵家大忌,捐躯沙场。
更不幸的是,连累已降的四十万赵军将士被秦帅白起于一个清冷的黎明活埋于长平那一片死寂弥散的战场。
过后,垂暮的赵国虽得信陵君及平原君相助,在魏国及楚国的夹击下击退秦军,解除灭国之危。但,本该强盛的国家经「长平之战」后损失四十万精壮的男丁以致国力大弱。至此,秦国与赵国强弱已分。
为挽回昔日的国力及应付北彊的骚扰,赵国不断鼓励生育,十三四岁早婚者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惟对于赵国贵族及平民来说,过早的纵欲亦可能令赵人后代失去坚毅不屈的斗志及意志力。
※※※※※
赵国基本上是由周朝分裂出来的,其嫁聚礼仪的基础亦沿袭周代,礼仪规定聘聚婚礼必须经过六个程序,即「六礼」。
纳采即双方互相选择,彼此采纳成偶。男家首先须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得到女方应允后再送上雁作为礼物,并正式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因为雁是候鸟,南迁北往都有定时,古时男属阳,女属阴,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以雁为礼象徵一对男女阴阳和顺。而雁中雌雄成双是固定的,一只死亡,另一只就不再择偶,以雁为礼象徵爱情的忠贞。
问名是男家派遣的使者在纳采礼后,请问女方生母之名,女子本人名、排行及出生年月日时等,以便回来后占卜婚姻的吉凶,问名也是以雁作为礼物,女家则要设酒宴进行款待。
纳吉男方得知女子之名后,则在祖庙占卜,预测婚姻是否吉顺。获得吉兆后就派使者带着雁到女家报喜,叫做纳吉,之后婚约就算正式确定了。如果男家在祖庙卜得凶兆,预示婚事不成,那么就无须再行纳吉之礼了。
纳徵是向女方送聘礼。纳吉之后,双方宣告正式订婚,男方要送给女家玄纁束帛和俪皮等作为聘礼。玄纁束帛,也就是红黑色与浅红色的帛五匹(一束帛为五匹,故束帛可指代数量),其中玄三匹、纁二匹,因阳奇阴偶,这象徵阴阳齐备,顺乎天地。俪皮是成对的鹿皮,有配偶成双的寓意。
请期即男家选择好合婚的吉日后,派使者依然带着雁作礼物,去徵求女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