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惶誠恐 2007-12-27 22:51
【轉載】二戰中鮮為人知的局部戰爭:蘇聯進攻芬蘭
[b][color=navy][size=4]二戰中鮮為人知的局部戰爭:蘇聯進攻芬蘭[/size][/b][/color]
2004年12月30日 16:44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412/30/W020041230604247169567.jpg[/img]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412/30/W020041230604247376443.jpg[/img]
1939年11月30日,歐洲大戰烽火正濃,強大的蘇聯發動了侵略弱小芬蘭的非正義戰爭,蘇芬戰爭爆發。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412/30/W020041230604247568741.jpg[/img]
芬蘭以弱敵強蘇軍久攻不克
芬蘭對蘇聯的戰爭是一次很有名的以弱對強的戰爭。十月革命以後,蘇聯經過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經濟、軍事上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軍事力量更是比當時強大的法西斯德國有過之而無不及。1939年11月30日,蘇軍以20個師(45萬人)、2000輛戰車和1000餘架作戰飛機從四個方向對芬蘭發起全線進攻。企圖在3天內「解放」芬蘭,並且當晚就在芬蘭建立起了傀儡政府。
而當時芬蘭全國人口只有370萬人,國防軍總數只有3.3萬人。芬蘭陸軍的裝備,也只停留在一次大戰的水準上。芬蘭國土狹小,根本沒有戰略空間。蘇聯高層驕傲地認為芬蘭會像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樣不堪一擊,乖乖地歸順於蘇聯強大的襁褓之中。然而,芬軍在力量對比非常不利的情況下,憑藉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的「曼納海姆防線」的堅固工事,利用嚴寒和沼澤森林的有利地形,展開反擊戰、陣地戰和消耗性圍殲戰,因此蘇軍除在北冰洋的貝柴摩和薩拉地區進展較快外,在卡累利阿地峽和拉多加湖一帶傷亡慘重,對芬軍主陣地久攻不克。加上蘇聯在「大清洗運動」中,大部分軍事將領都遭到迫害,「幸運」活著的將領們也根本無心指揮戰爭。殘酷無情的嚴寒氣候則使蘇軍損失慘重。根據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的回憶錄透露,蘇軍實際在蘇芬戰爭中損失上百萬人。
[b]蘇聯悍然入侵芬蘭[/b]
當時被認為軍事實力跟德國不相上下的社會主義蘇聯,趁1939年9月波蘭敗亡之機,為了自身安全要求芬蘭割讓領地,芬蘭政府當然不會接受蘇聯的無理要求。結果蘇聯單方面撕毀1932年締結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於1939年11月30日發動了侵略弱小芬蘭的戰爭。正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芬蘭脫離沙皇俄國的佔領獲得獨立;然而22年後,卻也是十月革命建立起的蘇聯發動了侵略芬蘭的非正義戰爭。
[b]雪地狙擊手讓蘇軍絕望[/b]
在這場以弱抗強的戰爭中,芬蘭狙擊手有著非常卓著的戰果。百發百中是狙擊手們追求的境界。據統計,二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要2.5萬發子彈。越戰時平均每殺死一名士兵需20萬發子彈,然而同時期的一名狙擊手卻平均只需1.3發。這是一個多麼懸殊的數字對比!
芬蘭狙擊手中最厲害的當數Simo Häyhä。Simo Häyhä是芬蘭也是世界最高獵殺記錄505次的保持者。以Simo Häyhä為首的芬蘭狙擊手組成了滑雪部隊,他們大多是專業獵人,對於山林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身穿跟雪一樣白的白色偽裝服,滑著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外來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環境下,穿著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蘇聯紅軍士兵則是最明顯不過的目標了。
以Simo Häyhä為首的滑雪部隊使用的雖然是從帝俄時期沿用下來的Mosin-Nagant步槍,卻能在700米外狙殺蘇軍,在蘇軍士兵中造成極大的恐懼,稱他們為「白色死神」。
即使趴在雪地上,蘇軍也逃不過狙擊手迅速而準確的射擊。只要腦袋一探出地面,用不了30秒,就可能永遠離開那戰火紛飛的人世。有的膽小鬼士兵不敢抬頭,趴在地面上,只顧低著頭掃射,結果屁股上就被打出個對穿的窟窿。由於 Simo Häyhä 在蘇芬戰爭中的突出貢獻,他被芬蘭人民尊敬地稱為「民族英雄」。
也許是由於對「白色死神」的恐懼過於強烈,芬蘭狙擊手在雪夜中射擊篝火旁饑餓疲憊的蘇軍士兵時,他們由於極度絕望,竟然對身邊猝然斃命的戰友視若無睹,靜候著屬於自己的那一顆子彈。
在Simo Häyhä的505次擊殺中,許多死者的最後容貌非常沉靜,但誰知道這看似沉靜的外表下,內心到底是從容還是絕望呢?
[b]停戰談判芬蘭割讓土地[/b]
戰爭一直延續到次年3月,蘇芬戰爭的慘重代價使蘇聯不得不正視現實,重新與芬蘭談判和約。芬蘭政府也因彈盡糧絕只得接受蘇聯的講和條件。1940年3月13日,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和平協定,芬蘭將其東南部包括芬蘭第三大城市維堡在內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分島嶼割讓給蘇聯,並把漢科港租給蘇30年。芬蘭雖然割讓了1/10的領土,但通過戰爭避免了與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起被併入蘇聯的命運,最後雖對蘇聯作出一些妥協,但基本保證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由於整個戰爭是在冬季嚴寒中進行的,史家又稱之為「冬戰」。
[b]芬蘭奧運會就此夭折[/b]
今年在雅典舉辦的是第28屆奧運會,但是實際上奧運會歷史上只真正舉辦過24屆。從1936年柏林奧運會到1948年倫敦奧運會,由於二戰的影響,奧運會被迫中斷了12年。
1940年的奧運會舉辦地點原本定在日本東京,但由於日本在1937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奧會將舉辦地點改到了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可沒多久,蘇芬戰爭爆發,1940年1月1日芬蘭通知國際奧會主動放棄主辦權。隨後,戰火遍及歐洲大陸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屆奧運會也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流產了。
來源:法制晚報
[url]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412/30/t20041230_2715258.shtml[/url]
※ ※ ※ ※ ※
延伸參考資料:
鐵木辛哥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3%81%E6%9C%A8%E8%BE%9B%E5%93%A5&variant=zh-hk[/url]
Simo Häyhä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Simo_H%C3%A4yh%C3%A4[/url]
[[i] 本帖最後由 誠惶誠恐 於 2007-12-27 15:02 編輯 [/i]]
wet959959 2007-12-28 14:48
回復 #1 誠惶誠恐 的帖子
Thanks for sharing
barbara 2007-12-28 23:28
Thanks for sharing! :very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