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惶誠恐 2008-3-25 14:02
【轉載】啟蒙時代
[b][size=4]啟蒙時代[/size][/b]
維基百科
[b]啟蒙時代[/b] (Enlightenment) - 這通常是指在18世紀初至1789年[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95%E5%9C%8B%E5%A4%A7%E9%9D%A9%E5%91%BD&variant=zh-tw][color=Blue]法國大革命[/color][/url]間的一個新思維不斷湧現的時代。與[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0%86%E6%80%A7%E4%B8%BB%E4%B9%89&variant=zh-tw][color=Blue]理性主義[/color][/url]等一起構成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這個時期的啟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
啟蒙時代的學者亦不同於之前的[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8%97%9D%E5%BE%A9%E8%88%88&variant=zh-tw]文藝復興[/url]時代的學者,他們不再以宗教輔助文學與藝術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加[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0%86%E6%80%A7&variant=zh-tw][color=Blue]理性[/color][/url]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97%E6%95%99&variant=zh-tw][color=Blue]宗教[/color][/url]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0%9D%E6%83%B3%E4%BD%93%E7%B3%BB&variant=zh-tw][color=Blue]思想體系[/color][/url]的方式。
啟蒙運動的倡導者將自己視為大無畏的文化先鋒,並且認為啟蒙運動的目的是引導世界走出充滿著傳統[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5%99%E7%BE%A9&variant=zh-tw]教義[/url]、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3%E5%88%B6&variant=zh-tw][color=Blue]專制[/color][/url]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黑暗時期)。這個時代的文化批評家、宗教懷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啟蒙先鋒,但他們只是的鬆散、非正式、完全無組織的聯合。而當時的啟蒙知識的中心是,法語則是共用[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A%9E%E8%A8%80&variant=zh-tw][color=Blue]語言[/color][/url]。
啟蒙運動同時為[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6%88%B0%E7%88%AD&variant=zh-tw][color=Blue]美國獨立戰爭[/color][/url]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並且導致了[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5%84%E6%9C%AC%E4%B8%BB%E4%B9%89&variant=zh-tw]資本主義[/url]和[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4%BE%E4%BC%9A%E4%B8%BB%E4%B9%89&variant=zh-tw][color=Blue]社會主義[/color][/url]的興起,與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以及藝術史上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同一時期。
[b][size=3]過程[/size][/b]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0%86%E6%80%A7&variant=zh-tw]理性[/url]探討的開始
18世紀的法國,在經過了[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7%AF%E6%98%93%E5%8D%81%E5%9B%9B&variant=zh-tw][color=Blue]路易十四[/color][/url]時期多年的戰爭後,經濟大受打擊,因此這個時代的人們開始對[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9B%E6%AC%8A%E7%A5%9E%E6%8E%88%E8%AA%AA&variant=zh-tw]君權神授說[/url]産生質疑,並開始出現[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0%86%E6%80%A7&variant=zh-tw]理性[/url]思考的[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0%9D%E6%83%B3%E5%AE%B6&variant=zh-tw][color=Blue]思想家[/color][/url],其中法國以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D%9F%E5%BE%B7%E6%96%AF%E9%B3%A9&variant=zh-tw][color=Blue]孟德斯鳩[/color][/url] (Baron de Montesquieu, 1689-1755)、[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F%E7%88%BE%E6%B3%B0&variant=zh-tw][color=Blue]伏爾泰[/color][/url] (Voltaire, 1694-1788)、[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E%A9-%E9%9B%85%E5%85%8B%C2%B7%E5%8D%A2%E6%A2%AD&variant=zh-tw][color=Blue]讓-雅克•盧梭[/color][/url]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等人最為聞名。另外在英國有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4%9B%E5%85%8B&variant=zh-tw]洛克[/url] (John Locke, 1632-1704)。在德國有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9B%BC%E5%8A%AA%E7%88%BE%C2%B7%E5%BA%B7%E5%BE%B7&variant=zh-tw][color=Blue]伊曼努爾•康德[/color][/url] (Immanuel Kant, 1724-1804)。 當時,大部份哲學家皆以理性思考視為主要重點,並開始摒棄宗教的迷信觀點。[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B%84%E5%BE%B7%E7%BE%85&variant=zh-tw][color=Blue]狄德羅[/color][/url]在《百科全書》的「理性」一條中所指出的觀點,理性是「人類認識真理的能力」,「人類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幫助而能夠自然達到一系列真理」更是代表了這個時期的思想家的精神。
[b]對宗教的挑戰[/b]
這個時期因有些人利用教會名義去搜括財富、迫害異己,因此啟蒙運動人士是十分不滿教會當時的情況。
[b]對歷史考證的開始[/b]
在這個時期,人們開始對中世紀時的以[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5%9E%E5%AD%B8&variant=zh-tw][color=Blue]神學[/color][/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3%B2%E5%AD%B8&variant=zh-tw][color=Blue]哲學[/color][/url]和[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C%94%E7%BB%8E%E9%80%BB%E8%BE%91&variant=zh-tw][color=Blue]演繹邏輯[/color][/url]來解釋歷史的方法産生質疑,並對歷史文獻所記載的事物産生疑問,而對其進行[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0%83%E5%8F%A4&variant=zh-tw][color=Blue]考古[/color][/url]研究與[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7%89%A9&variant=zh-tw]文物[/url]發掘。
[b]民主意識的出現[/b]
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們大多對[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9B%E6%AC%8A%E7%A5%9E%E6%8E%88%E8%AA%AA&variant=zh-tw][color=Blue]君權神授說[/color][/url]産生質疑,並以倡導自由平等為主要工作。以爾泰為例,他曾說過:「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保衛你說話的權利。」,由此可見他對言論自由的重視。
而另一位著名[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0%9D%E6%83%B3%E5%AE%B6&variant=zh-tw]思想家[/url]孟德斯鳩亦說:「[b]法意[/b]可說是現代社會學的啟蒙,對氣候、法律、宗教、治理原則、過去事例、習慣風俗等等形成社會總精神的一切進行了比較性的研究。盡管這會導致社會決定論、歷史相對論,他卻將自由在道德上的必要性,置於決定論相對論之上,而他也違反自身前後邏輯的,堅持反對專制統治,認為它是不合道德的。而這就是英國[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6%B2%E6%B3%95&variant=zh-tw][color=Blue]憲法[/color][/url]分析出「分權」的由來。」
同樣地,大多啟蒙時代的思想家的著作皆提出了創立[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0%91%E4%B8%BB&variant=zh-tw][color=Blue][color=Blue]民主[/color][/color][/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B1%E5%92%8C&variant=zh-tw]共和[/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4%BF%E6%B2%BB%E9%AB%94%E5%88%B6&variant=zh-tw][color=Blue]政體[/color][/url]的思想,這種思想被其後[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5%AE%A3%E8%A8%80&variant=zh-tw][color=Blue]美國獨立宣言[/color][/url]與[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95%E5%9C%8B%E4%BA%BA%E6%AC%8A%E5%AE%A3%E8%A8%80&variant=zh-tw]法國人權宣言[/url]所採用。
[b]影響[/b]
這個時代新的思想的湧現,使得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脫離了宗教思想的影響,從而産生其正獨立於宗教以外的學術研究。 而因為[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D%B7%E5%8F%B2&variant=zh-tw]歷史[/url]與[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3%B2%E5%AD%B8&variant=zh-tw]哲學[/url]的創立、[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5%8C%96%E5%8F%B2&variant=zh-tw][color=Blue]文化史[/color][/url]研究「範式」以及對[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AA%E6%BC%AB%E4%B8%BB%E7%BE%A9&variant=zh-tw][color=Blue]浪漫主義[/color][/url]史學的開啟,使這時代於歷史學上留有獨特的印記,亦是這時代的影響力的標誌和體現。而啟蒙運動最終導致了美國獨立運動及法國大革命,使人類的社會體制開始由[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9B%E4%B8%BB%E5%B0%88%E5%88%B6&variant=zh-tw]君主專制[/url]變為[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B1%E5%92%8C&variant=zh-tw][color=Blue]共和[/color][/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4%BF%E6%B2%BB%E9%AB%94%E5%88%B6&variant=zh-tw][color=Blue]政體[/color][/url],令人民能享有真正的[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BA%E6%AC%8A&variant=zh-tw][color=Blue]人權[/color][/url]。因此啟蒙運動在史學上是極為重要的一段歷史,並且在各個範疇皆留下極大的影響。
[b]同期的思想運動[/b]
18世紀哲學還有另一次重要思想運動與啟蒙運動有著極大的關聯。前者是以宗教信仰為重點的。其倡導者試圖通過理性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在這一時期,宗教信仰與政治理論一樣是對於自然哲學、道德觀念探索的部分。然而,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如伏爾泰和讓-雅克•盧梭則對現有的[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5%99%E4%BC%9A&variant=zh-tw][color=Blue]教會[/color][/url]制度提出質疑和抨擊。
18世紀,[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8F%E9%AA%8C%E4%B8%BB%E4%B9%89&variant=zh-tw][color=Blue]經驗主義[/color][/url]及其在政治[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8F%E6%B5%8E%E5%AD%A6&variant=zh-tw]經濟學[/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4%BF%E6%B2%BB%E5%AD%A6&variant=zh-tw][color=Blue]政治學[/color][/url]、以及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應用一直在延續。
學者認為,理性主義時期早於啟蒙運動,文藝復興時期和[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97%E6%95%99%E6%94%B9%E9%9D%A9&variant=zh-tw]宗教改革[/url]也早於啟蒙運動。而[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AA%E6%BC%AB%E4%B8%BB%E4%B9%89&variant=zh-tw]浪漫主義[/url]的出現則晚於啟蒙運動。
參見條目[list][*][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0%86%E6%80%A7%E4%B8%BB%E7%BE%A9&variant=zh-tw][color=Blue]理性主義[/color][/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95%E5%9C%8B%E5%A4%A7%E9%9D%A9%E5%91%BD&variant=zh-tw][color=Blue]法國大革命[/color][/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6%88%B0%E7%88%AD&variant=zh-tw][color=Blue]美國獨立戰爭[/color][/url][/list][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5%9F%E8%92%99%E6%99%82%E4%BB%A3][color=Blue]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5%9F%E8%92%99%E6%99%82%E4%BB%A3[/color][/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