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目鬼魁 2008-4-1 19:01
美國專家評中印導彈差距:印度落後四十年
印度自主製造的首枚K-15潛射彈道導彈上月從水下浮筒中發射“成功”,但這枚被寄予厚望的“爭氣彈”竟然不知所蹤,迄今仍未能找到蹤跡。針對印度軍方的導彈技術水準,有美國軍事專家近日指出,“印度的技術要比中國落後40年。”
《星島日報》海外版報道,印度軍方此次用浮筒發射的潛射彈道導彈K-15長6.5米,直徑約1米,射程為700公里,原定目的地是在孟加拉灣偏南靠近印度安達曼群島一側。但等候在那裏的印度海軍部隊當天卻遲遲沒有監測到飛來的導彈,最終等來的倒是搜索失蹤導彈的命令。
印度的導彈水準也因此再度遭到質疑。美國克萊蒙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林長盛說,“單就火箭發動機技術而言,印度目前比較先進的‘烈火-3’相當於中國當初的‘東風-4’,‘東風-4’在1960年代就開始研製,到1970年代成功。所以說,印度技術要和中國相差40年。”
林長盛認為,從衛星發射技術來看,美俄第一,西歐第二,中日第三,而印度則要在第四甚至更後。不過,印度已發射升空的軍事衛星偵測技術可能要比中國好。
其實,這已經不是印度軍方第一次弄丟導彈了,2006年印度試射“烈火-3”型導彈,導彈升空後卻犯了“方向性錯誤”,在中途墜落于孟加拉灣。雖然沒有造成任何損失,但如此大的偏差卻讓人不得不擔心:萬一導彈“砸”中居民區怎麼辦?導彈的爆炸威力自不必說,其攜帶的燃料等也含有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至於導致試射失敗的因素,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始終沒有給出明確說法,只是承認在目標海域蒐集情報的船艦“未能掌握導彈的飛行軌跡”。考慮到印度陸軍的“烈火”導彈此前也曾有過脫軌墜毀的記錄,制導系統失靈或第一級火箭分離失敗應當是最可能的原因。
按照慣例,失去控制的導彈通常都會啟動自毀程式,同時借助無線電信號向地面通報自身的墜毀地點。然而印度此次卻遲遲未能公佈相關資訊,令分析人士十分不解。
眾所週知,強大的保障能力是確保導彈空間飛行順利實施的關鍵。在這方面,美蘇等傳統強國自不必多言,就連中國,也能在1970年代末派遣包括“遠望”航太測量船在內的龐大艦隊遠赴南太平洋,精確跟蹤並測定遠端導彈的飛行軌跡。相比之下,印度官方對於自家導彈去向“一問三不知”的狀況,只能說明其在基礎領域所做的“功課”還有很大不足。
百目鬼魁 2008-4-1 19:03
我認為係有差距,但很定冇40年咁多:reading:
morikanekkk 2008-4-9 18:34
how to prove that?
暗黑騎士 2008-4-9 20:26
沒甘誇張, 印度可以入口美俄歐技術, 要追上黎唔難, 反而中國乜都要靠自己..進步會慢0的........
nzee 2008-4-17 22:16
心比心,你想買就可以買到唔好咁天真,
美國最好想你兩敗俱傷
辛原 2008-4-22 17:11
但這枚被寄予厚望的“爭氣彈”竟然不知所蹤,迄今仍未能找到蹤跡。------這種武器才可怕!不知如何防範!!~~~~
jigokunojuunin 2008-5-30 06:09
thank fo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