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5th 2008-4-18 12:08
[資訊] 我上網 我才存在→網路成癮症
如果上網後,就不想離開,離開電腦才沒幾分鐘,卻又急著想再度上網
,最好找精神科專科醫師徹底診斷,確認是否罹患了網路成癮症。
根據最新統計,高達15%網友罹患這種精神官能症,患者整天想的、做的,
無非是上網,若不及早治療改善,後果堪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王仁邦警告,
成天打電動、逛網站、與人聊天或談情說愛,不僅耗費大量時間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
,且會忽略現實生活中該負的責任與人際關係。
不久前,多位國內精神科醫師架設網站針對網友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發現15%受訪網友出現不等程度的網路成癮症。這些網友以男性居多
,年齡大都是20歲上下的年輕人,他們通常擁有大學以上的高學歷,
每天上網時間長達3至5小時。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志剛指出,13到19歲是自認同危機的高峰期,
這些年輕人需要對象協助人格成長,他們最常倣同的對象是爸爸媽媽,
但爸媽往往忙於工作,沒空理他們,迫使得他們只好轉而向同學、
朋友或偶像團體尋求心靈慰藉。
當同學、朋友或偶像團體都無法讓他們如願,自我認同危機就開始浮現,
不用面對面接觸的網路世界就可能取而代之。陳志剛說,
在上網玩線上遊戲或賭博時,大腦會大量分泌多巴胺及腦內啡,
讓他們有種飄飄欲仙的滿足快感,終至沈陷其中,無法自拔。
王仁邦表示,網路成癮症可分網路性成癮、網路人際關係成癮、網路強迫症、
電腦成癮症及資訊缺乏恐慌症等五種,出現這些病態的網友,
上網尋找的往往不是資訊,而是社會支持、性滿足,甚至在網路上創造一個全新的人格。
最讓王仁邦擔心的是,部分網路成癮症患者合併有焦慮、強迫症、
社交畏懼症及失眠等精神症狀,如果不儘速就醫接受專業治療,
日常生活很可能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對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面對成天上網的孩子,陳志剛建議家長別放任不管,也不要動不動就生氣打人,
應給予更多的愛與關懷也不妨陪他們一起上網,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再和孩子訂下約定,協助他們逐漸脫離網路的控制。
missballball 2008-4-18 23:02
其實好多野都係病黎架啦, 根本個個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