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精 明 炒 家 的 報 章 解 讀 術 ( 1 )

rickiekkwong 2008-9-10 23:43

精 明 炒 家 的 報 章 解 讀 術 ( 1 )

[font=新細明體][size=10pt]筆者朋友近一年投資地產使其財富增加八倍,其秘訣是透過傳媒取得快而準的訊息,以便對大市有準確的估計。然而他指出,如果不懂得正確地解讀地產新聞,則可能出現反效果,使投資損失金錢。

他解釋,透過傳媒去解讀資料是需要技巧的,因以地產新聞為主的報章的大部分廣告來源是發展商和代理,雖然傳媒未必敢指鹿為馬,但玩弄文字技巧卻時常見,例如,我們常讀一些文章的標題是新盤睇樓量如何高,其實如是反應好應該是講賣樓數字,只提及睇樓量,可見該盤成績差,畢竟半數參觀者是被經紀哀求出來睇樓,以滿足上司的要求,而這類睇樓量的數據和圖片便甚容易使投資者以為大市回春,利好發展商及經紀。

另常見報紙標題謂上週六日某大型新盤銷售成績理想,售出單位一百多,而全港新盤期間又合共賣出共一百五十個單位。其實香港經紀行分行數百間,涉及代理逾萬人,他們每人整天打出逾五十個電話捉人去睇新樓,加上發展商斥巨資做電視和報紙全版廣告,才賣百多個單位,是否成功呢?再者,可能某大盤推出單位逾千個,售出的僅一百個,這又是否成功呢?除著眼賣樓數字,我們更要注意訂價及付款方法,如訂價比市場預期或同區二手樓低,賣得好不足為奇,數期長更可吸引炒家,這兩個因素令銷售成績佳都不應視作利好市場的因素。

日前一新盤稿標題是「某某盤銷售四百伙」,筆者朋友大吃一驚,以為大市反彈,細讀內文才知是累積銷售數字,且內文沒有提及究竟累積了多久。

二手樓報導亦有不少誤導情況,除睇樓量增的文章,一些成交增加的數據亦宜小心解讀,例如某經紀說某屋苑交投激增一倍,而內文指成交僅四宗,而對上一個月是兩宗,而該屋苑的過往週六日成交是二十宗,這種成交驟增便算不上好消息了,所以我們讀報時切忌單看標題便倉卒作一個投資決定。

除要讀畢全文,還要思考,因為當中會有不少謬誤,例如近日一篇講文章標題是「業主擴濶議價幅度,屋苑睇樓量升」,內文又謂,樓價回落令租金回報吸引,將吸引收租客入市。筆者朋友的解讀是,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文章巧妙地用擴濶議價幅度代替「減價」字眼,之後又謂睇樓量升,這減少了讀者對現樓價正在下跌中的印象,又說租金回報升,其實此刻售價落,租金不變,回報無疑是升了,但下一刻租金跌,回報不是又跌嗎?還有,樓價回落所涉及的金錢是半年租金也彌補不到的。

所以我們讀報時要不忘思考,切忌人云亦云。畢竟專業地產報章的財政收入是發展商與代理,一篇寫得花團錦簇的一手盤報道文章,其實可能是一篇純綷的賣樓告,一篇二手樓市的錦繡文章,經代理在文字語句上的刻意修飾,隱惡揚善,便是一篇吸引市民買樓的廣告。

http://whomsblog.spaces.live.com/
[/size][/font]

COO 2008-9-11 11:59

[quote]原帖由 [i]rickiekkwong[/i] 於 2008-9-10 23:43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249954&ptid=215441][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font=新細明體][size=2]筆者朋友近一年投資地產使其財富增加八倍,其秘訣是透過傳媒取得快而準的訊息,以便對大市有準確的估計。然而他指出,如果[color=red]不懂得正確地解讀地產新聞,則可能出現反效果,[/color]使投資損失金錢。

他解釋,透過傳媒去解讀資料是需要技巧的,因以地產新聞為主的報章的大部分廣告來源是發展商和代理,雖然傳媒未必敢指鹿為馬,但[color=red]玩弄文字[/color]技巧卻時常見,例如,我們常讀一些文章的標題是新盤睇樓量如何高,其實如是反應好應該是講賣樓數字,[color=red]只提及睇樓量[/color],可見該盤成績差,畢竟半數參觀者是被經紀哀求出來睇樓,以滿足上司的要求,而這類睇樓量的數據和圖片便甚容易使投資者以為大市回春,利好發展商及經紀。

另常見報紙標題謂上週六日某大型新盤銷售成績理想,[color=red]售出單位一百多[/color],而全港新盤期間又合共賣出共一百五十個單位。其實香港經紀行分行數百間,[color=red]涉及[/color][color=red]代理逾萬人[/color],他們每人整天打出逾五十個電話捉人去睇新樓,加上發展商斥巨資做電視和報紙全版廣告,才賣百多個單位,是否成功呢?再者,可能某大盤推出單位逾千個,售出的僅一百個,這又是否成功呢?除著眼賣樓數字,我們更要注意訂價及付款方法,如訂價比市場預期或同區二手樓低,賣得好不足為奇,數期長更可吸引炒家,這兩個因素令銷售成績佳都不應視作利好市場的因素。

日前一新盤稿標題是「某某盤銷售四百伙」,筆者朋友大吃一驚,以為大市反彈,細讀內文才知是[color=red]累積銷售數字[/color],且內文沒有提及究竟[color=red]累積了多久[/color]。

二手樓報導亦有不少誤導情況,除睇樓量增的文章,一些成交增加的數據亦宜小心解讀,例如某經紀說某屋苑[color=red]交投激增一倍,而內文指成交僅四宗,而對上一個月是兩宗[/color],而該屋苑的過往週六日成交是二十宗,這種成交驟增便算不上好消息了,所以我們讀報時切忌單看標題便倉卒作一個投資決定。

除要讀畢全文,還要思考,因為當中會有不少謬誤,例如近日一篇講文章標題是「業主擴濶議價幅度,屋苑睇樓量升」,內文又謂,樓價回落令租金回報吸引,將吸引收租客入市。筆者朋友的解讀是,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文章巧妙地用擴濶議價幅度代替「減價」字眼,之後又謂睇樓量升,這減少了讀者對現樓價正在下跌中的印象,又說租金回報升,其實此刻[color=red]售價落,租金不變,回報無疑是升了,但下一刻租金跌,回報不是又跌嗎[/color]?還有,樓價回落所涉及的金錢是半年租金也彌補不到的。

所以我們讀報時要[color=red]不忘思考,切忌人云亦云[/color]。畢竟專業地產報章的財政收入是發展商與代理,一篇寫得花團錦簇的一手盤報道文章,其實可能是一篇純綷的賣樓告,一篇二手樓市的錦繡文章,經代理在文字語句上的刻意修飾,隱惡揚善,便是一篇吸引市民買樓的廣告。 [/size][/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2][/size][/font]
[/quote]

分析得很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verygood: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 明 炒 家 的 報 章 解 讀 術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