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拔萃女書院

hkgalbert 2008-9-28 11:28

拔萃女書院

中華民國 27年(1938年) 的九龍半島地圖
1) 現在的香港鐵路,東鐵線,旺角東站,當年被稱為「油麻地車站」,在半島只有它、紅磡站(現在的暢運道)和尖沙嘴總站

2) 現時的培正道以北及公主道以西為「印度人墳場」。

3) 現時的大角嘴奧海中心一帶,當年是煤油池。

4) 現時的旺角家樂商場、油尖旺康體會及羅裕積小學,當年為一個新建的菜市場。

5) 當年尖沙嘴的訊號山被稱為打旗山。

6) 當時的拔萃女書院在加士居道及佐敦道之間有一個『紀念碑』,現時是該校的樓房。有朋友知道那是甚麼樣的『紀念碑』嗎?

7) 現時的京士柏運動場及伊利沙伯醫院,當年全部屬「皇圃」公眾遊園地。

8) 現時彌敦道號的增祥及澤豐大廈一帶,當年竟然是廟宇?!有朋友知道那是甚麼廟宇嗎?道觀?佛寺?現時又搬到甚麼地方去?

antoine90 2008-9-28 16:28

"當時的拔萃女書院在加士居道及佐敦道之間有一個『紀念碑』,現時是該校的樓房。有朋友知道那是甚麼樣的『紀念碑』嗎?"

很多年前我曾經看過一份資料,是指某次風災,有1-2名老外死於該處,故立碑紀念。(只憑記憶,抱歉未能提供更準確資料!)

antoine90 2008-9-28 16:48

找到了,師兄有講過:
[size=3][color=#000000][b][font=新細明體]pashwawa[/font][/b][font=新細明體] 2008-2-27 [/font][font=新細明體]18:23[/font][font=新細明體][/font][/color][/size]
[font=新細明體][size=14pt][color=#000000]多謝[/color][color=#000000]cooolman的資料。
還有一點我尚感混淆﹐望cooolman 兄繼續指點。記念馬禮遜牧師的那塊碑原本是在天樂里口(禮頓道/摩里臣山道交界)還是在皇后大道東/黃泥涌道交界呢﹖



我認為﹕
1. 馬禮遜紀念碑位於【大道東】與【黃泥涌道】交界
2. 海員紀念碑﹐原本位於【大道東】與 【灣仔道】交界﹐記念 1855 年殉難的海員﹐1930年代被移往【禮頓道】與【摩里臣山道】交界
3. 加士居道記念碑 - 紀念1906年沉沒的法國軍艦﹐在加士居道(請見下圖)

我翻查舊報紙﹐此三塊碑連在加士居道的另一石碑在六十年代都被移到香港墳場。


[IMG=700,250]http://i116.photobucket.com/albums/o17/pashwawa/Zbei.jpg[/IMG][/color][/size][/font]
[font=Times New Roman][size=3][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

antoine90 2008-9-28 22:19

以前仲係巴士站:
值得一提,10號這個編號,已是第三次使用,第一代10號線為戰前市區路線,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九巴營辦,往來油麻地碼頭至牛池灣,1933年延長至佐敦道碼頭至牛池灣,因二次大戰而停駛。第二代10號線即戰前的5號線,往來尖沙咀碼頭至紀念碑(即今加士居道與佐敦道交界),因六七暴動而停駛,之前沒有重投服務,後由2C號線取代,現在再重用。
[url=http://www.681busterminal.com/kn-10.html]http://www.681busterminal.com/kn-10.html[/url]

hkgalbert 2008-9-30 13:25

6) 當時的拔萃女書院在加士居道及佐敦道之間有一個『紀念碑』,現時是該校的樓房。有朋友知道那是甚麼樣的『紀念碑』嗎?

答:它是我們英國公民社群捐建,以紀念法國魚雷艇 fronde的5名法籍船員在1906年9月18日颱風襲港時,因協助拯救平民而犧牲。奇怪的是政府以須擴闊馬路為借口,而把它移到跑馬地墳場,然而馬路未有被擴闊一分,現在拔萃女書院卻連這數平方呎地都霸佔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拔萃女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