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bert 2008-10-1 16:50
寶雲道:除了「姻緣石」外,還有「蘭谷」
以下是中華民國 39年(1950年)初版,華僑日報的「香港九龍新界旅行手冊」裡,吳霸陵先生的文章:
「蘭谷,是寶雲道一個最足流連的地方,它雖然經過人工的點綴,但是,仍不失天然的面目。遊寶雲道的,應該在這裡歇一下。我們到了寶雲道,東行不久,便見到一座長凡數丈的三眼石橋,橋的右方,有一個面積不很大的峽谷,橋的兩端,都有一條小路蜿蜒進去,這裡,但見古木扶疏,飛泉激湍,頑石嵯峨,流水湲潺,聽說,從前的九老團就是以此為消閒滌暑結社吟聯的地方,築亭臺,蒔花木,闢徑鋪階,引泉積石,經此一番點綴,更具林泉之勝。惜乎日本人佔領時代,林木都給砍光,大煞風景,幸而這幾年來又長得綠葉婆娑,再經遊人整治,已漸漸恢復它的幽雅舊觀了。從右邊小路入谷,先見雲石所刻葉恭綽寫的「聽泉」二字,又有陳鑑坡寫的「活水」二字,刻在另一雲石。此外又見癸子仲秋海天逸叟寫的「滌塵」兩字石刻。又有「清泉」兩字,其下就是一個長方形的蓄水池。蘭谷第一個好處是近便,假如你住在中環,花三四十分鐘便可到達,要是居住稍遠,坐兩毛錢電車巴士也沒有問題。在晨光熹微的時候,漫步上去,這時旭日初昇,海風拂面,山花野樹,散發芬芳,在峽谷內和寶雲道一帶,你可以見到若干人在此作種種運動,你如不作這些運動,你可以沿著山花盛放的小徑,散步一回,看看山光水色,或在草坪上曬一回太陽,呼吸新鮮空氣。」
現時就算已被消滅,現在是甚麼地方,有遺跡可尋嗎?有朋友有當年的照片嗎?
dynmv 2008-10-1 19:51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1 16:5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59472&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遊寶雲道的,應該在這裡歇一下 ... 現時就算已被消滅,現在是甚麼地方,有遺跡可尋嗎?有朋友有當年的照片嗎?[/quote]
[align=left][size=3][color=black]在灣仔合和中心 17/F 路面地段往西行片刻[font=新細明體],[/font][/color][/size][/align][align=left][size=3][color=black]即可見 " Bowen Drive " 寶雲道入口[font=新細明體],[/font][/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black][size=3]往上行可到 [/size][size=3][font=新細明體][font=新細明體][size=12pt]「聽泉」[font=新細明體][size=12pt]、[/size][/font]「活水」處[/size][/font]。之後[/font][font=新細明體]沿[/font]寶雲道[font=新細明體]往東行。[/font][/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size=3]
[/size][/color] [/align][align=left][color=black][size=3][font=新細明體][attach]814613[/attach][/font][/size][/color][/align]
hkgalbert 2008-10-2 14:32
謝謝!那麼那「滌塵」及「清泉」,三眼橋等已灰飛煙消嗎?已建甚麼樓房?
老搜 2008-10-3 23:54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2 14:3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64728&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謝謝!那麼那「滌塵」及「清泉」,三眼橋等已灰飛煙消嗎?已建甚麼樓房? [/quote]
舊圖片可沒有, 只有最新近况圖片,
寳雲道西起自馬己仙峽道, 東至司徒拔道廣安醫院附近, 全程地勢平坦, 空氣清新, 風景幽雅, 來回步行時間約一小時卅分, 起點處有二小時之泊車咪錶, 誠意推薦老中青孩童及情侶於早上或黃昏時間漫步於此.
全程寳雲道設有公園兩個, 中途為灣仔峽道所橫貫, 而姻緣石则在中段路途, 此處其他細緻之描敍, 可見於上帖.
西段公園旁之楠樺居自從暴光後, 風水大師陳x聰索性搬離原居, 在今天走經, 巳見人去樓空, 家居內部開始進行間格拆缷.
[聽泉},{活水}等石刻仍見於公園內, 而{滌塵}, {清泉}等石刻仍有待找尋. 如一口氣登上姻緣石都幾覺氣喘, 但 卻很快又被眼前的神石所吸引着. 如果不想步足全程, 姻緣石附近有捷徑約需十餘分鐘便可步落灣仔.
聞說寳雲道除叫姻緣道外, 又叫二馬路, 不知是否當年之荷李活道為第一條馬路, 而寶雲道次之.
再誠意推薦各位有空不妨到此一行.
[[i] 本帖最後由 老搜 於 2008-10-3 23:59 編輯 [/i]]
老搜 2008-10-4 00:06
寳雲進道圖片
[[i] 本帖最後由 老搜 於 2008-10-4 00:09 編輯 [/i]]
老搜 2008-10-4 00:16
寳雲道圖片, 圖中石刻活水及聽泉是位於西段之公園内
[[i] 本帖最後由 老搜 於 2008-10-4 02:02 編輯 [/i]]
hollywoodground 2008-10-4 03:30
港島人慣稱皇后大道(包括东, 中, 西) 為大马路, 堅尼地道為2马路, 宝云道為3马路.
hollywoodground 2008-10-4 03:34
還有, 住在东區的人去中上環叫 "上環" ,
"上" 是動詞, 去声, 如 "上車" , "上茶樓" 等...
60年代尚聽到這个說法.
dynmv 2008-10-4 05:47
[quote]原帖由 [i]hollywoodground[/i] 於 2008-10-4 03:3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74414&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港島人慣稱皇后大道(包括东, 中, 西) 為大马路, 堅尼地道為2马路, 宝云道為3马路. [/quote]
咁姻緣石當年是否叫 "虫禽" 蜍石?
hollywoodground 2008-10-4 06:40
[quote]原帖由 [i]dynmv[/i] 於 2008-10-4 05:4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74634&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咁姻緣石當年是否叫 "虫禽" 蜍石? [/quote]
非也, 姻緣石有雄性特徵, 有傳續香火之寓意, 原始社会盛行的膜拜對象,在印度,尼泊尔,韓国等地亦有類似情形.
蠄蜍石是指它每年会爬上一粒米高, 上到太平山頂就game over的傳說吧, 但這石是否存在都存疑呢.
老搜 2008-10-4 09:14
[quote]原帖由 [i]hollywoodground[/i] 於 2008-10-4 03:3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74414&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港島人慣稱皇后大道(包括东, 中, 西) 為大马路, 堅尼地道為2马路, 宝云道為3马路. [/quote]
原來這樣, 謝謝hollywoodground 兄.
hkgalbert 2008-10-4 12:48
老搜君: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寶雲道(Bowen Road)是「三馬路」,不是「二馬路」;「二馬路」乃堅尼地道(Kennedy Road);「大馬路」則指皇后大道(Queen's Road)。因為當年從九龍坐在火船到達香港島最先見到「大馬路」(皇后大道Queen's Road),住上爬才到「二馬路」(堅尼地道 Kennedy Road),後來政府把半山的溪水渠(寶雲渠 Bowen Canal)加上混凝土上蓋變成寶雲道,民眾就乾脆稱它為「三馬路」;司徒拔道(Stubbs Road)就是四馬路。
在星嘉坡,「大坡大馬路」指現在的余東璇街(Eu Tong Sen Street ),因為當年的戲院集中此街,例如當年老馬南遊,帶來香港的梁醒波及文覺非的起源地「天演大舞臺」(現在的大華城購物中心),又有樓高四層附有高級睹館的「南天大旅社」(現在的共匪裕華國貨公司),它的橫街更是中國南北各省煙花及鴉片煙館重鎮,連街尾亦稱為「番寨尾」(真是諷刺地現在的新加坡佛牙寺清朖地),當年為慾海饑民供應西班牙、葡國及波蘭等歐洲各國野味。「大坡二馬路」指當年銀行、商行、海味鋪林立的橋南律(South Bridge Road)。在河北的小坡,橋北律(North Bridge Road) 就是「小坡大馬路」;維多利亞街(Victoria Street) 是「小坡二馬路」;奎因街(Queen Street)是「小坡三馬路」;現時的國立圖書館所在的滑鐵盧街(Waterloo Street )是「小坡四馬路」;偷情旅館林立的明古連街(Bencooen Street) 乃「小坡五馬路」;布連實街(Prinsep Street) 為「小坡六馬路」;而實里基律(Selegie Road) 就是「小坡七馬路」。在小坡從三馬路到七馬路一直延伸到大坡,只因隔了個福康寧山(聖山Fort Canning Hill)。小坡的中心地區帶為密駝律(Middle Road),從前英國時代這裡附近的克街(Bugis Street) ,當年有許多變性人作街頭表演,又是水果及大牌檔的美食天堂,吸引了許多觀光客,附近四馬路及五馬路都遍布偷情旅館供人娛樂小憩,可惜現時己面目全非!大坡與小坡之間,還有一個「水仙門」,現在橋北律的「福南中心」(Funan Centre)一帶,以諧街(High Street) 最為繁華,當年烏節律(OrchidRoad) 還是渺無人煙的郊野,只有今天仍在的暹羅國領士館及一些財主佬的別墅,今天人流不絕的義安城(Ngee Ann City)購物商場,當年是潮州墳場。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8-10-4 12:53 編輯 [/i]]
老搜 2008-10-4 14:22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4 12:4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76093&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老搜君:
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寶雲道(Bowen Road)是「三馬路」,不是「二馬路」;「二馬路」乃堅尼地道(Kennedy Road);「大馬路」則指皇后大道(Queen's Road)。因為當年從九龍坐在火船到達香港島最先見到「 ... [/quote]
謝謝資料的提供 !
hkgalbert 2008-10-5 14:29
老搜君:
大坡:即星嘉坡河的南岸,大坡大馬路(即:余東璇街 Er Tong Sen Street) 及大坡二馬路(即:橋南律South Bridge Road)兩條大道的周邊位置。現在的「牛車水」為最繁華的地段。現在的珊頓大道(Shenton Way) 是戰後填海而成的,戰前臨海的「紅燈碼頭Collyer Quay」,當年先輩們從唐山到南洋,不會選擇「實理達機場」或「加冷機場」的航空設施,就使用廉價火船在這個渡頭登陸,附近還有「老巴剎」菜市場,現在則是個騙鬼佬觀光客的貴價大牌檔。大坡只能開至二馬路,沒有三、四馬路,因為有座珍珠山(Pearl Hill) 阻擋,山腳的珍珠差館,當年日寇南侵,據長者說,每天把唐人及馬拉番各剎一個頭,然後把死人頭放在差館的左右兩根石門柱,作為威嚇市民的手段,令到鄰近一帶都成為著名的猛鬼地域,沒有人肯住,戰後只能建成珍珠山公園。吉寧街(Cross Street)及海山街(Upper Cross Street)是大坡的中心點,從前的日本肅清檢証局現在是組屋(公共房屋)。附近還有許多橫街,摩士街(Mosque Street) 因詹美回教堂得名;廣合源街(正名:寶塔街 Pagoda Street) 在戰前是「豬仔館」(販賣人口的黑社會堂口),廣合源是佼佼者;現在的鄧波街(幼時稱為:登婆街Temple Street) 亦是因馬里安曼興都印度廟而得名;現在的密斯街(幼時稱為戲院街或士敏街 Smith Street),現時戲院全無,北平共匪開的男同性戀色情按摩小店倒是開滿街?!還有死人街(正名:碩莪街Sago Street) ,世紀初時是小型殯儀館集中地,我聽過一些前輩說,垂危的病人被架到店前,坐在面向中國大陸的椅上等死,然後由店員負責把屍首入棺,送至現在的購物中心區烏節律的荒地埋葬;直到戰前又轉型為下價妓寨,為慾海饑民提供各式老耦充饑,諷刺的是現時附近居然新建了一座宏偉的佛牙寺,又變成一處清靜的道場。說起妓寨,在戰前,小坡的馬來街(Malay Street) 及馬拉巴街(Malabar Street) 附近是著名的東洋雞場,遍布日本、朝鮮及臺灣省的姑娘作老舉,豐儉由人任君選擇;現在物轉星移,建成一棟五星級的洲際飯店(Continental Hotel) 及國立圖書館,日本、大韓民國及臺灣省的姑娘來星不再作貨腰生涯,而是來血拼(Shopping)?!此外,小坡的褔康寧山南麓,不知是不是風水問題,還是甚麼,印象裡,所有建築物都是爛尾收場的,例如為慶祝星嘉坡立國而花巨額公帑禮聘澳洲人建成的國家劇場(National Theatre),不足幾年壽命就因結構性問題被逼拆卸,成為國際大笑話;再建成笵克禮簇水池(Van Kleef Aquarium),使用十多年,又關門大吉,雖然沒有公報真實原因,現時路過發現連左鄰的里峇峇律遊泳場(River Valley Road Swimming Pool) 亦被移為平地,這十年來隨它生草長樹。這遊泳場應當是個男同性戀者集中地,剛出來打工時,到過一次游泳,在尿尿時,一位男青年竟然站在我身旁打手槍給我看,當時我仍是懵佬一名,亦不敢多說話,只靜俏俏地滾蛋;後來中年時,又去過一次,竟然發現泳客跟年青時所見的都是同一群人,只是大家都老了,我還跟那位打槍大哥聊了幾句,原來他是不會講廣府話的,連自已的廈門話都不靈光,現在泳池已拆卸,只留下野草樹叢。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8-10-5 14:48 編輯 [/i]]
老搜 2008-10-5 16:47
[quote]原帖由 [i]dynmv[/i] 於 2008-10-1 19:51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60257&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在灣仔合和中心 17/F 路面地段往西行片刻,即可見 " Bowen Drive " 寶雲道入口,往上行可到 「聽泉」、「活水」處。之後沿寶雲道往東行。
dynmv 兄所指嘅路口係寳雲徑, 汽車向入單程, 與寳雲道接壤處之公園正是兄台述及之 "聽泉" 及 "活水" 所在地.
dynmv 2008-10-5 22:46
[quote]原帖由 [i]老搜[/i] 於 2008-10-5 16:4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83166&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quote]原帖由 dynmv 於 2008-10-1 19:51 發表 [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
在灣仔合和中心 17/F 路面地段往西行片刻,即可見 " Bowen Drive " 寶雲道入口,往上行可到 「聽泉」、「活水 ... [/quote]
如前文介紹「蘭谷」內的三眼石橋,「滌塵」兩字石刻...有機會亦望能一一發掘.:verygood:
老搜 2008-10-5 23:16
[quote]原帖由 [i]dynmv[/i] 於 2008-10-5 22:46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384735&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如前文介紹「蘭谷」內的三眼石橋,「滌塵」兩字石刻...有機會亦望能一一發掘.:verygood: [/quote]
沿着寳雲道每有山溪橫越其下, 每有拱形橋躉眼, 但多為單眼形, 有覺當年裝工真是一絲不苟, 匠心獨運, 只可惜沿途每橋眼處之外圍多是峭壁斜坡, 雜草聚生, 較難拍攝, 希望天氣轉佳後, 能到蘭谷一遊.
dynmv 2008-10-11 02:28
圖片刊於 華僑日報 1965年3月18日
[attach]823033[/attach]
[attach]823501[/attach]
[[i] 本帖最後由 dynmv 於 2008-10-11 14:20 編輯 [/i]]
hkgalbert 2008-10-11 09:44
dvnmv君::verygood: 你的剪報真精彩!謝謝!:loveeyes:
老搜 2008-10-12 13:14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11 09:4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13382&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dvnmv君::verygood: 你的剪報真精彩!謝謝!:loveeyes: [/quote]
[size=4]老搜亦甚欣償dynmv兄之圖片, 資料搜集, 快而準. [/size]
[size=4]而上帖述及有關寳雲道之"聽泉" ,"活水", "清泉", "滌塵" 等地標, 其中"滌塵"至今尚未確實其位置 ? [/size]
[size=4]而蘭谷可能是指灣仔峽道與寶雲道交界之公園位置, 而蘭谷之凉亭是指現今之灣坊亭.[/size]
hkgalbert 2008-10-12 13:48
老搜君:由你們的貼圖看,活水及聽泉題字旁皆有公務局的黃油位置標記,"清泉", "滌塵" 等地標應當是修建斜坡防土牆時被毀。正如為建築「畢架山峰」私人住宅區,而要毀壞「小西湖」。「小西湖」的較北湖應當還在,只是被蓋上混凝土上蓋;較南湖則被毀堤放水,以免水壓毀斜坡防土牆,來個水淹「畢架山峰」私人住宅區。現時已長滿樹林。
老搜 2008-10-13 00:07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12 13:4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19917&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老搜君:由你們的貼圖看,活水及聽泉題字旁皆有公務局的黃油位置標記,"清泉", "滌塵" 等地標應當是修建斜坡防土牆時被毀。正如為建築「畢架山峰」私人住宅區,而要毀壞「小西湖」。「小西湖」的較北湖應當還在,只是 ... [/quote]
相信盡是如此,
此景只待成追憶 ! :L
老搜 2008-10-13 16:10
Albert 兄:
先後閱讀過兄台對星桇坡, 無論在名勝, 歷史, 文化, 經濟等多方面的詳述, 使老搜對這南洋遠土, 加深了認識. 獲益良多.
百年來p斷的潛移默化, 要p是在此生活過, 能有所感受及入微之觀察, 始能對當地各物有所見地表達.
老搜在星架坡只是個經常過客, 並沒有機會作深入的探索,
自從80年尾, 發哥高調介紹馬前爾夫為世外桃園旅遊點後, 其後老搜經常要到這裡協助當地土著及投資者處理島上一些海水化淡和潛水設施等事宜. 由香港到 Maldive, 多是選擇 Garuda 航空, 但必停經可倫坡, 在試遇過塔米爾之虎生事後, 那就改乘搭星航了, 而星航每次回程返港, 又例必停經星架坡作短暫逗流, 直至90年中為止, 老搜已沒有踏足星架坡了.
兄台如仍現居獅國, 有機會當會領教.
hkgalbert 2008-10-13 18:58
「小西湖」的較北湖應當還在,只是被混凝土蓋了上蓋,並建了水務置的泵房,較南湖則為了畢架山峰私人住宅第斜坡牆的安全,約在2004左右被毀堤移平,現時已生滿雜樹叢。
當年大英帝國時代,港星馬一家親。「國泰」、「嶺光」等香港電影公司的老闆都是星架坡人;TVB的第一代總經理余經緯就是大坡大馬路(正名:余東璇街 Er Tong Sen Street)的起名人余東璇先生的公子,「歡樂今宵」電視節目的發起人蔡和平先生;馮寶寶當年亦在現在屬馬來西亞之婆羅州的山打根埠出生,因此才能有馬來西亞國籍;粵劇丑生梁醒波及文國非先生亦原屬星洲文武生、余麗珍小姐是在南洋走埠演大劇、我們港星馬的人民本來都屬大英帝國的子民,是一家人,只是歷史變遷才顯得生疏。
我當然不是居住在星嘉坡!太窮太落後,只是有數不清的窮親友住在那裡,每次小遊都要買大批榮華月餅及燒鵝接濟飢荒的親友;另外Chi兒亦無力承擔香港的飯店,雖要寄住草蘆,連「八達通」都要贊助,才能完成他一見林 Feng及 Ng Chak Heng先生的美夢。
老搜 2008-10-13 21:05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13 18:5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26292&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小西湖」的較北湖應當還在,只是被混凝土蓋了上蓋,並建了水務置的泵房,較南湖則為了畢架山峰私人住宅第斜坡牆的安全,約在2004左右被毀堤移平,現時已生滿雜樹叢。
當年大英帝國時代,港星馬一家親。「國泰」 ... [/quote]
原來這樣, 當年幾許知名能幹之藝人均來自彼邦.
choihung 2008-10-14 01:19
[quote]原帖由 [i]老搜[/i] 於 2008-10-13 04:10 PM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25477&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Albert 兄:
先後閱讀過兄台對星桇坡, 無論在名勝, 歷史, 文化, 經濟等多方面的詳述, 使老搜對這南洋遠土, 加深了認識. 獲益良多.
百年來猤斷的潛移默化, 要猤是在此生活過, 能有所感受及入微之觀察, 始能對當 ... [/quote]
前輩,有空請開新題講講Maldives的見聞,我又去擔櫈仔!
hkgalbert 2008-10-14 10:23
許瑩英小姐,著名的猢狸精及播音演員雖然是香港人,然而她早年被星嘉坡愛情騙子玩弄,生了兩位千金後被拋棄,一位單親媽媽為了獨力育兒,自已返回較發達的香港掘金,把一雙女兒留在窮困的星洲,因為生活費較低,另一原因也許是星洲獨立後,人民不能再自由赴港營生。所以若留意她的電影,早期一批她會以衣著端莊小姐閨秀形象;後期改為著性感衣裳的壞女人、猢狸精等較不正面形象的角式,晚年更變成丑角。原因也許為了有多些工作機會來賺奶粉錢給星洲的一對孤燕。她甚至連幕後的配音工作都搶造,許多日本、菲律賓、泰國片的粵語配音都會發現她的嬌嬈聲調當女主角。
通常單親家庭長大的都不太好,也許天主感動,許小姐的一雙孤燕都能在星洲大學畢業,眼看老母在香港當丑角,萬分痛心,聯袖逼她返星退休。許小姐終於提早退休離開香港返星與女兒們生活。
不知道是否不適應星洲生活(自獨立後迄今,星洲的生活文化已跟香港相差很大,例如:人民由說粵語為主及閱讀中文變成 Singlish、由於貧窮變得自私、由於西化及天氣炎熱年青一輩變成衣著性感,在星洲的海浴場及遊泳池,可發現不少 50,60歲的星洲女泳客穿三點式比堅尼遊水衫,男泳客的泳褲則是布料比香港人的內褲更小的性感的三角小褲,我甚至見過有比我更老的歐巴桑穿丁字褲大模樣地烘太陽?!由於貧窮,廣東式飲茶變成鳳毛麟角,只有滿街的大牌檔)。還是新加坡廣播局的職員厲害,打動了她在星洲拍電視劇,有一年新年南遊小休,在飯店睡眠,電視正播放一群藝員的賀年說話,特然一把似曾相識的女聲溫柔地以爛國語及流利純正英語說話,正感與 Singlish不同,張眼一看,原來是許小姐身穿端莊旗袍並有彼肩。相信她在新廣局拍的電視劇都是貴婦形象的片子吧!後來聽聞伊人已逝。
另一位是吳君麗小姐,著名的刀馬旦,TVB在下週一(20th October)會播出她在香港的第二齣電視劇「畢打自已人」,我在想,既然 ATV總是外購節目,為甚麼不向星洲購買大麗姐在星洲第五波道拍的 40集處境英語笑片,那時一雞兩賣。
hkgalbert 2008-10-14 16:30
老搜君:
老人今早已訪問過三馬路,並拍照拍片,整理後就能公布。
蘭谷現時被稱為「寶雲道花園」(Bowen Garden),"聽泉" 、活水"及"清泉"等石均在花園後,如dvmv君的照片所示,然而"滌塵" 則遍尋不獲,相信已凶多吉少!
灣仔峽道與寶雲道交界之「寶雲道公園」(Bowen Park)位置,亦有一座由龍門酒家贊助的灣坊亭,屬 1961年的建築,並非蘭谷之物。 Anyway,稍後會公布今天的考察成果。老人要睡了,今天真的好累!
hkgalbert 2008-10-14 16:34
此外,政府地圖測繪處在 2004年8月出版的極小地圖(最精細的分區地圖,連山路小徑都能看見的一種)仍聲稱小西湖的位置上的兩湖是實際在的,也許是全加上上蓋而以,若有年青人陪老人,我真的其望去看看!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8-10-14 16:36 編輯 [/i]]
老搜 2008-10-14 21:20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14 16:3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30519&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老搜君:
老人今早已訪問過三馬路,並拍照拍片,整理後就能公布。
蘭谷現時被稱為「寶雲道花園」(Bowen Garden),"聽泉" 、活水"及"清泉"等石均在花園後,如dvmv君的照片所示,然而"滌塵" 則遍尋不獲,相信已凶多 ... [/quote]
是日老搜於黃昏時份亦在現場聽泉, 可惜緣慳一面, 這是本月來第四次漫遊於此. 相信第五次可有時間走畢全程了. 但p會忘記留氣登上那中途有160級之姻緣石
老搜 2008-10-14 22:06
[quote]原帖由 [i]choihung[/i] 於 2008-10-14 01:19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28281&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前輩,有空請開新題講講Maldives的見聞,我又去擔櫈仔! [/quote]
有機會樂意談論吓, 相信很多朋友對 Maldives 都很熟悉, 亦會有很多資料提供呢 !
choihung 2008-10-14 22:09
[quote]原帖由 [i]老搜[/i] 於 2008-10-14 10:06 PM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31753&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有機會樂意談論吓, 相信很多朋友對 Maldives 都很熟悉, 亦會有很多資料提供呢 ! [/quote]
前輩和牛奶蛇師兄的遊記最益智!非常感謝你們對本論壇的貢獻!!
老搜 2008-10-14 22:55
[quote]原帖由 [i]choihung[/i] 於 2008-10-14 22:09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31761&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前輩和牛奶蛇師兄的遊記最益智!非常感謝你們對本論壇的貢獻!! [/quote]
Choihung 姐過獎了 ! :hamsup:
ccooww 2008-10-15 00:26
感謝hkgalbert前輩同老搜前輩的寶貴資料及圖片:loveliness:
兩位前輩考察當日,有沒有發"現維多利亞城界石"呢?
老搜 2008-10-15 06:49
[quote]原帖由 [i]ccooww[/i] 於 2008-10-15 00:26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32497&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感謝hkgalbert前輩同老搜前輩的寶貴資料及圖片:loveliness:
兩位前輩考察當日,有沒有發"現維多利亞城界石"呢? [/quote]
望能鶚i有關資料 !:applause:
hkgalbert 2008-10-15 13:10
請看昨日拍攝的蘭谷影片:
[url]http://uk.youtube.com/watch?v=cnOMHXKZBTU[/url]
另外,DYNMV君,您的圖片刊於 華僑日報 1965年3月18日,那一 Page?
老搜 2008-10-15 21:31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8-10-15 13:1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34360&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請看昨日拍攝的蘭谷影片:
[url=http://uk.youtube.com/watch?v=cnOMHXKZBTU]http://uk.youtube.com/watch?v=cnOMHXKZBTU[/url]
另外,DYNMV君,您的圖片刊於 華僑日報 1965年3月18日,那一 Page? [/quote]
多謝上載, 拍攝活水位置外圍多青苔路滑, 宜小心.
該處在上午拍攝活水, 陽光會從正面投射進鏡頭做成 " Fog" 鏡, 下午較佳.
ccooww 2008-10-15 23:04
回復 35# 的帖子
老搜前輩
界石原本有七塊,分別座落港島七處不同地方,
可惜馬己仙峽道的一塊於去年7月神秘失蹤,下落不明了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1&variant=zh-hk]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1&variant=zh-hk[/url]
[img]http://www.hk-place.com/database/i007004.jpg[/img]
老搜 2008-10-16 02:08
[quote]原帖由 [i]ccooww[/i] 於 2008-10-15 23:0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36746&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老搜前輩
界石原本有七塊,分別座落港島七處不同地方,
可惜馬己仙峽道的一塊於去年7月神秘失蹤,下落不明了
[url=http://zh.wikipedia.org/w/index.]http://zh.wikipedia.org/w/index.[/url] ... 1&variant=zh-hk
[url=http://www.hk-place.com/database/i]http://www.hk-place.com/database/i[/url] ... [/quote]
ccooww兄,
謝謝圖片分享, 真是難得一見.
hkgalbert 2008-10-16 09:08
當年皇室廣場有八像,除HK Bank Jason像外,及維園女皇外,其它六像呢?
hkgalbert 2008-10-16 13:16
老搜君:
> 但會忘記留氣登上那中途有160級之姻緣石
想再有一段情?
本老人已沒有情愛,只鍾情於吃,老耦、嫩雞、老雞、乳豬、鮑魚、甚至司華力腸。均難逃老人的口。是典型的香港人:『好食一代男』。
普通香港人乙名 2008-10-16 23:48
本版討論氣氛一向良好, 請各位繼續保持 !
中文用字就是太深奧, 每個用字用詞, 很多時有許多相關不同解法, 一些字句看落是平平無奇, 但亦會語帶相關 ! 因此祈望各位會員討論時盡量用些平實字句, 方便大家了解, 免出誤會爭拗誤解 !
謝謝各位會員
choihung 2008-10-17 15:32
[quote]原帖由 [i]普通香港人乙名[/i] 於 2008-10-16 11:48 PM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441554&ptid=21874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本版討論氣氛一向良好, 請各位繼續保持 !
中文用字就是太深奧, 每個用字用詞, 很多時有許多相關不同解法, 一些字句看落是平平無奇, 但亦會語帶相關 ! 因此祈望各位會員討論時盡量用些平實字句, 方便大家了解, ... [/quote]
版主,不如鎖埋這個帖。如果版友要再談論其他有關的内容,定會自行開新題。
謝謝版主。
普通香港人乙名 2008-10-17 17:32
此話題暫不討論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