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有效與健全

花之慶次 2008-10-5 11:48

轉貼:有效與健全

[size=15px]研究邏輯可以使我們的思維更清晰,同時也能更有條理地表達思想與觀點。除此之外,還可以幫助我們相對輕易地發現他人思想的謬誤,並且也能合理性地指出來。總而言之,它培養理性思考的習慣,而非情緒化地對事物反應。這亦是科學精神所不能或缺的特質。[/size]
[size=15px]我曾經說過,如今強調:演繹邏輯(deduction)是一種具有必然性的推論或論證。換言之,如果結論可能出現例外,有關論證則不是演繹論證。比如說,[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254&t=http://www.celcom.com.my/cep/xresources/CelcomCORP/promotions/celcom/network-bundle/index.html][color=red][u]小[/u][/color][/url]華每星期二都來上班,明天是星期二,小華明天會來上班。這不屬於演繹論証,而是歸納邏輯(inductive logic), 因為前面兩個前提不能保証小華明天“一定”會來上班,它至[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351&t=http://www.tmsme.biz][color=red][u]多[/u][/color][/url]表示從經驗歸納,小華明來來上班的可能性非常[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253&t=http://www.celcom.com.my/cep/xresources/CelcomCORP/promotions/celcom/network-bundle/index.html][color=red][u]大[/u][/color][/url]。因為萬一他星期一晚上發生[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293&t=http://www.kad-mesra.com.my/index.cfm%3far=184%26sc=48][color=red][u]車[/u][/color][/url]禍喪生,第二天就不可能來上班了,雖然這可能性看起來不大,但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但如果A是B,B是C,那A肯定是C,這就是邏繹邏輯。[/size]
[size=15px]在邏輯學上,特別是演譯邏輯,論證(argument)是不以“對”(true)或“錯”(false)形容的。命題(proposition)可以對或錯形容,但論證則以有效(valid)或無效(invalid),或健[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347&t=http://www.tmsme.biz][color=red][u]全[/u][/color][/url](sound)與不健全(unsound)區[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345&t=http://www.tmsme.biz][color=red][u]分[/u][/color][/url]。[/size]
[size=15px]一個論證是否有效,與前提或結論中的命題是否正確或錯誤(true or false)是沒有關係的。如下例(一):[/size]
[size=15px]前提一:所有的哲學家是數學邏輯學家;前提二:羅素是哲學家;結論:羅素是數學邏輯學家。[/size]
[size=15px]上述是一個有效的論證,卻不是事實或真理(truth)。因為不是所有的哲學家都是數學邏輯學家,這是一個不正確的命題,至[url=http://203.142.6.171/sci/c.php?c=1352&t=http://www.tmsme.biz][color=red][u]少[/u][/color][/url]著名的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就不是數學邏輯學家。不過,它的結論沒有違反論證形式,所以有效。[/size]
[size=15px]至於論證無效,也不代表結論完全錯誤。如下例(二):[/size]
[size=15px]前提一:有一些非常聰明的哲學家已經逝世,著作非常艱澀難懂,但談吐卻異常幽默風趣;前提二:康德是非常聰明的哲學家,他已逝世;結論:康德的著作非常艱澀難懂,但談吐卻異常幽默風趣。[/size]
[size=15px]上述例子的二大前提正確,結論也正確,都符合事實,但不是一個有效的論証。原因很簡單,因為前提不能必然地導引出有關結論,蓋前提一指“有一些哲學家是……”,換言之,有一些哲學家可能不是,康德可能屬於前者,亦有可能屬於後者。職是之故,是不可能必然的推導出有關結論的。[/size]
[size=15px]一個健全的論證,不只符合論證形式,即必須論証有效,同時其命題也必須正確。由是觀之,例(一)與(二)都不是健全論証。這亦說明,如何鑑定論証健全,不能只懂邏輯形式,還必須對現實世界有所認識。如例一之所以不健全,無關論証,而是因為我們知道有一些哲學家不是數學邏輯家。換言之,如果缺乏對哲學界的認識,我們無從知道例(一)是否健全。[/size]


[size=15px][url=http://www.sinchew.com.my/node/84472?tid=26]http://www.sinchew.com.my/node/84472?tid=26[/url][/size]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有效與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