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dog 2009-7-11 20:06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逝世 享年98歲
[font=Times New Roman][size=3][color=#000000]
2009[font=新細明體]年[/font]07[font=新細明體]月[/font]11[font=新細明體]日[/font] 12:20:33
[font=新細明體]來源:新華網[/font]
[/color][/size][/font]
[font=SimSun][font=新細明體][/font][/font]
[size=3][color=#000000][font=SimSun][font=新細明體][size=4][color=blue][b]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李江濤)[/b][/color][/size][/font][/font][/color][/size]
[size=3][color=#000000][font=SimSun][font=新細明體][size=4][color=blue][/color][/size][/font][/font][/color][/size]
[size=3][color=#000000][font=SimSun][font=新細明體][size=4][color=blue][b]我國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301醫院辭世,享年98歲。[/b][/color][/size][/font][/font]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00]
[/color][/size]
[size=3][color=#000000][font=SimSun][/font][/color][/size]
blackdog 2009-7-11 20:13
[size=4][color=blue][/color][/size]
[size=4][color=blue][/color][/size]
[size=4][color=blue][b]季羨林,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季羨林自1946年從德國回國,受聘北京大學,創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 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獲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曾在濟南三合街小學、濟南一中、山東大學就學。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厘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同年秋,經陳寅恪推薦,季羨林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建東方語文系,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 [/b][/color][/size]
[size=4][color=blue][/color][/size]
[size=3][color=#000000][font=Times New Roman][size=4][color=blue][b]1984[/b][/color][/size][/font][font=新細明體][size=4][color=blue][b]年研究所分設,改任北京大學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他先後擔[/b][/color][/size][size=4][b][color=blue][font=新細明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font][font=Times New Roman]24[/font][font=新細明體]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葉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color][/b][/size]
[font=Times New Roman][size=4][color=blue][/color][/size][/font]
[size=4][b][color=blue][font=新細明體]季羨林認為,[/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新細明體]文化交流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人類必須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不斷前進,而人類進步的最終目標必然是某一種形式的大同之域[/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新細明體]。季羨林近[/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新細明體]年來積極參與國內東西方文化問題的討論,也貫徹著這一思想。季羨林將人類文化分為四個體系: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自古希臘、羅馬至今的歐美文化體系,而前三者共同組成東方文化體系,後一者為西方文化體系。季羨林為東方民族的振興和東方文化的復興呐喊,提出東西方文化的變遷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新細明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新細明體],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季羨林表達的是一種歷史的、宏觀的看法,也是對長期以來統治世界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新細明體]歐洲中心主義[/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新細明體]的積極反撥。[/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color][/b][/size]
[font=Times New Roman][size=4][color=blue][/color][/size][/font]
[size=4][b][color=blue][font=新細明體]季羨林自[/font][font=Times New Roman]1946[/font][font=新細明體]年從德國回國,受聘北京大學,創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獲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中國東方學有季羨林這樣一位學術大師,實為中國東方學之福祉。[/font][/color][/b][/size]
[/font][/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blackdog 於 2009-7-11 20:15 編輯 [/i]]
khadafy 2009-7-23 09:14
向季超級大師致敬...:bow:
講開古文字....
小弟知道....吐火羅...
其民族...
處於青海,新疆一帶,
信仰佛教..
吐火羅文字共分為A,B及C...三種,其字形態,有如科斗,
眼看直似是外星文字....
現今世上,季大師仙游後..
都應該無人認識了!:Q
據 季大師個師父認為,
其屬於北歐類別,最接近於日耳曼文化...
[[i]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23 09:16 編輯 [/i]]
load 2009-8-8 14:20
向季先生致敬:bow: :bow: :bow:
誠意推薦季先生兩部著作:「談人生」及「談佛」,三聯,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