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史前超精細金屬微絲物件

khadafy 2009-8-4 10:38

史前超精細金屬微絲物件

[size=4]                         1991年至1993年間,在俄羅斯烏拉爾山脈東側的納亞達(NARADA)小河畔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物件,其中許多呈螺旋狀。這些物件的尺寸從3厘米(1.2英吋)到0.003毫米,1萬分之一英吋![/size]
[size=4]                     至今天,這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古器物在納亞達河,可芝木(KOZHIM)河,波伴域(BALBANYU)河及名叫Vtvisty和Lapkhevozh的兩個小溪旁的成千個地方已被發現,絕大多數處於3到12米的深度。 [/size]

[size=4]                  極度幸運的是這些發現是在官方的探測過程中取得的。探險隊的任務是想在該地區開採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地質學和礦物學的分析設備也帶上了。此工作是受莫斯科貴金屬和有色金屬地質和探礦中央科學研究所( Cent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Geology and Prospecting for Precious and Non-Ferrous Metals - ZNIGRI)資助,此研究所從屬於俄羅斯礦物地質和開發聯邦委員會。[/size]
[size=4][/size]
[size=4]                         螺旋狀物件由不同的金屬組成,圖中大一些的由銅組成,小一些和更小的由稀有金屬鎢和鉬組成。金屬鎢重而密度非常大,熔點在3410C (6100F),主要是在特殊鋼中起硬化作用,及以非合金的形式用於做燈泡的燈絲。[/size][size=4]鉬也具有很大的密度,熔點也較高,2650C (4740F),也用於在鋼中起強化作用及提高鋼的抗腐蝕性能,多用於承受高應力的武器部件及車輛的裝甲。[/size]
[size=4][/size]
[size=4]               目前,俄羅斯科學院在塞克體夫卡(Syktyvka,前蘇聯KOMI共和國首府),莫斯科及聖匹茲堡的科學家們以及芬蘭赫爾辛基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這些超神秘的物件。[/size]
[size=4][/size]
[size=4]                   通過對這些包括許多微觀尺寸的物件的精確測量發現這些螺旋物尺寸滿足黃金分割比例! 此外,這些物件很明顯是一種無法解釋及非常發達的科技產物,它們與現代最新納米技術 - 納米機器人的微型器件所採用的化學元素控制極度相似。[/size]
[size=4][/size]
[size=4]                 該技術目前對我們仍處於剛剛起步階段。 這些物件到底是作什麼用的呢?迄今進行的檢驗表明這些物件年齡在2萬年至31.8萬年之間 -- 往往取決於物件發現的深度和地點。即使它們年齡只有只有2千或2萬年,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在世界上所有的人中,是誰在那時有能力製造如此超精細的微絲物件?其中有些我們現代科技發展到今天才剛開始能夠達到。[/size]
[size=4][/size]
[img]http://big5.zhengjian.org/news_images/Screw_0115_1.jpg[/img]

[[i]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8-4 10:40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前超精細金屬微絲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