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50827 2009-8-7 23:24
牛頭角上村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西南風 2009-8-8 17:34
Hi!街坊,我住對面街的,都四拾几年了,你當然知是那兒了吧。不過就冇乜可以補充,恃回帖以示支持。
Ar 有冇 國慶 或 明豐酒樓D相丫?
tong50827 2009-8-9 01:27
回復 細四眼 的帖子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Evo8 2009-8-10 14:16
Thanks. I live in block 4 before.
chanjacky2006 2009-8-12 22:22
Hi!!!!!!
I was lived in Block 9 30 year ago.I missed 牛頭角上村 so much.
hkgalbert 2009-8-13 19:40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樂府詩集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指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年青人應當努力工作,貯得首期,然後買樓、不斷從面積小到大、從偏遠郊區至地鐵站市中心區,不斷買賣樓宇,不要做那六成寄生蟲,自己安居的樓房應當自己買,不要依賴別人施捨,否則永無出頭之日。港英時代最壞的政策就是公屋。它使六成人民固步自封,不思上進!
tiutiu111 2009-8-13 20:11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9-8-13 19:4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008753&ptid=281974][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樂府詩集 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指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年青人應當努力工作,貯得首期,然 ... [/quote]
[b][size=5][color=navy]albert 兄, 只是討論討論, 公[font=新細明體]屋不是也[font=Arial]出了甚多成功人士嗎 ? :loveliness: [/font][/font][/color][/size][/b]
[b][size=5][color=navy][/color][/size][/b]
hkgalbert 2009-8-13 21:44
然而那些「成功人士」皆不是在公屋裡安居至老,他們只是「過客」。安居至老的不是一群沒有兒女養(因為他們沒有培育兒女成材,兒女都跟自己是社會寄生蟲),又沒有積蓄(因為他們年青時,天天上茶樓,餐飲餐食餐餐清!),要靠綜合援助金渡日的社會廢物。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9-8-13 13:53 編輯 [/i]]
牛奶蛇 2009-8-14 06:16
galbert 老人所言, 雖不盡苟同, 但这段說話也不無道理.
<<安居至老的不是一群沒有兒女養(因為他們沒有培育兒女成材,兒女都跟自己是社會寄生蟲),又沒有積蓄(因為他們年青時,天天上茶樓,餐飲餐食餐餐清!)>>
我也曾经对我的子女講, 老豆沒有遺产给你, 但亦不会成為你們的負累, 我俩会自给自足. 在社會上自求多福, 是龙是蛇, 一切靠自己.
hkgalbert 2009-8-14 21:35
把牛頭角還原成竹林,總好過養寄生蟲!
1929年3月16日的香港《工商日報》,描述了牛頭角的原來面貌:竹林,把它綠化還原,,總好過養寄生蟲吧!
billy_1 2009-8-14 22:51
:verygood: :verygood: :verygood:
hkgalbert 2009-8-15 00:11
Billy 仔:那就快貯 $$$ 去買樓房了!那怕是 深水 Po 舊樓,有了第一幢,就很快能再搬第二幢、第三幢、……,越搬越大;越搬越正!買樓、賣樓、再買樓、再賣樓、……,自力更生,不作社會寄生蟲,這才是個盡責的公民!
西南風 2009-8-15 20:41
回復 6# 的帖子
老人家,小子在這裡承教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借問老人家讀了多少本呢?
hkgalbert 2009-8-15 23:03
假設一位 1942年出生,低學歷的勞動人,現年 67歲的退休人士。若果他不當寄生蟲,從15歲至30歲的15年工作生涯裡,平均每月貯HK$60,30歲時有HK$10,000積蓄並不困難。他與配偶或兄弟朋友合作購入附件般的洋樓。在1972年時,低收入人士最少亦有HK$800至HK$1,000工資,只要他們不要有每天上茶樓品茗、周末打牌的惡習,不過40歲已能成功購入人生的第一幢物業。
* 1972年時,就算中環亦只需 HK$100/平方呎,香港仔的500平方呎樓房只需約HK$25,000;新 Po Kong或官塘的400呎樓更低至HK$20,000。現年6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當年人人可買樓,只是麥督的寄生蟲計劃累事!
以上只是指低教育低收入人士,若有中學畢業的白領,甚或大專及大學者,將會更快達標。
可惜麥督最敗筆之策的華富寄生蟲窩,有部分人被HK$60月租吸引,固步自封,把應當買樓的錢拿去每天上茶樓、周末打衛生牌、……種種不良惡習除了使其本人喪失求生意志外,亦傳染了給下一代,所以他的後代都沒有上過大學,承繼了父母的窩囊廢。
有了第一幢樓,只需5年以下就能換另一幢更大的。當年我的工資 100%用作買樓,黃臉婆的工資負責買菜及孩子的學費書簿。順帶一提,私家樓的鄰里較純,孩子鮮有被帶壞,尤其大女,我常在孫兒面前提及他媽不需本老爺供書教學,除了小學一年級上學期外,其它全部為她自已考的獎學金,連回祖家讀大學的飛機票皆為暑期工的工資。我與黃臉婆除了為她入讀女拔萃奔走過外,跟本從未勞心過呢!
私家樓!好處說不完!快去排隊買樓吧!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9-8-15 15:24 編輯 [/i]]
牛奶蛇 2009-8-16 07:18
回復 14# 的帖子
李+× 如見此帖, 一定:applause:
小女廾三歲做業主兼做第一任車主, 廾七歲细屋換大屋做第二任業主, 翌年由 Civic 換 Lexus, 小兒廾八歲做業主兼包租公, 今年由 Maxima 換 BMW, 两人应合乎老人法眼吧.
hkgalbert 2009-8-16 07:43
> 小女廾三歲做業主兼做第一任車主, 廾七歲细屋換大屋做第二任業主, 翌年由 Civic 換 Lexus, 小兒廾八歲做業主兼包租公, 今年由 Maxima 換 BMW, 两人应合乎老人法眼吧.
若然香港多些您的兒女:clap: ,則追上美國及英國成為真正的超級大都會就指日可待,可惜現時是開倒車!!!:funk:
對了!兄台有否考慮學習燊哥去開「分廠」,加個二奶、三奶、……,以便增多生產?老人本來亦有此念頭,可惜年青做工時,工資100%放在買賣樓房及搬屋,唯有靠吃黃臉婆的「軟飯」渡日,平日只能每月去看一齣電影,有兒女時,更要轉臺看動畫片或笑片,那些秦小梨、孟莉、狄娜、陳維瑛、丹娜、邵音音、凌黛、艾蒂、貝蒂、貝如花、………,只能退休後才一一補償!那有$$$去建廠,難道要向那隻母老虎說:「黃臉婆,能否讓我討一隻狐狸精回來嗎?」:'(:'(:'(
奇實對比20至30年代的南天皇陳濟棠管治下的廣州(或上海)及現在的平壤(或者:星嘉坡),就能看看出端倪,表面看似弱肉強食,貧富縣殊,人吃人的社會只會越來越富有及繁榮;反之福利社會只會表面繁榮,人民越來越對比其它地區來得一窮二白。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09-8-16 00:00 編輯 [/i]]
牛奶蛇 2009-8-16 08:01
回復 16# 的帖子
可能老人不知, 我全家身處美國已25年, 在美國的親友兒女中, 年紀輕輕, 又車又屋 (single family house), 比比皆是.
hkgalbert 2009-8-16 08:31
您們美國人常批評朝鮮奉行社會主義,奇實美國不也是一樣嗎?
tong50827 2009-8-16 10:25
回復 10# 的帖子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hkgalbert 2009-8-16 13:22
小朋友!一日未死,仍有機會。只怕自已固步自封也!
bobbystar2100 2009-8-17 00:44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9-8-16 13:2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035427&ptid=281974][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小朋友!一日未死,仍有機會。只怕自已固步自封也! [/quote]
伯伯,首先向你表達問候,因為屈指一算,因晚輩公務繁忙,所以接近年來無時間上黎,希望你老人家身體健康,老如松柏。
請恕晚輩斗膽表達一d睇法,我覺得社會階層各有不同,有人積極向上,有人崇尚享樂,我唸正正因為呢d原因,香港社會先會不斷演變,遁環不息。當然,選擇那種生活模式,將來你就會得到什麼結果,所謂「食得咸魚抵得渴」,但係公共屋村既作用,到左今時今日高地價到唔係任何人都可以負擔得起既程況下,我認為還是未必如老人家說般見得邪惡,起碼有個安居之所,才發憤向上都一樣可以早日「飛上支頭變鳳凰」吧。
牛奶蛇 2009-8-17 01:04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09-8-16 08:31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033953&ptid=281974][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您們美國人常批評朝鮮奉行社會主義,奇實美國不也是一樣嗎? [/quote]
說得不錯. 現今世界社會主義橫行, 欧;州是, 美國加拿大也是, 不同的只是五十與一百步而矣. 真正的萬惡資本主義(中共語)現在中國.
近二三十年, 美國黑人和拉美裔人口暴漲, 白人生育下降, 在劣幣驱走良幣的大勢下, 美國前景不敢樂觀. 講句 politically incorrect 的話, 美國黑人是來討債的 (遠多过他們祖先做黑奴時所付出的), 拉美裔是來揾着數的, 伊斯林是來搗乱的. 奧巴馬的萬億医改, 受益人绝大部分是那些討債的, 揾着數的, 搗乱的, 受害却是廣大勤力工作的人羣和眾多美國企業. 全民医保聽來很好, 實際是把全國医療劣質化. 現在雖然話有四千萬人冇保險, 他們並不是無医生睇, 無医院收, 他們可以像香港人一樣, 去公立医院求医, 差不多医藥全免, , 只需要輪候而矣.
[[i] 本帖最後由 牛奶蛇 於 2009-8-17 06:49 編輯 [/i]]
tiutiu111 2009-8-17 12:47
[quote]原帖由 [i]牛奶蛇[/i] 於 2009-8-17 01:0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041262&ptid=281974][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說得不錯. 現今世界社會主義橫行, 欧;州是, 美國加拿大也是, 不同的只是五十與一百步而矣. 真正的萬惡資本主義(中共語)現在中國.
近二三十年, 美國黑人和拉美裔人口暴漲, 白人生育下降, 在劣幣驱 ... [/quote]
[size=5][color=navy][b]請問牛兄美國醫療保險是否很貴 ? 一般來說有大病要入院做手術又無保險是否很大濟 ?! 你不支持 obama 的醫改 ? [/b][/color][/size]
牛奶蛇 2009-8-18 18:29
[quote]原帖由 [i]tiutiu111[/i] 於 2009-8-17 12:4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045143&ptid=281974][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請問牛兄美國醫療保險是否很貴 ? 一般來說有大病要入院做手術又無保險是否很大濟 ?! 你不支持 obama 的醫改 ? [/quote]
美國的醫療保險確是貴到攞命, 一家三口計閒閒地每月过千美刀. 不过大多數人的保費都由顧主支付, 自已只須付二三百左右. 無保險入院做手術確是大濟, 我老襟入院医cancer做 chemo, 埋條單為三十萬美刀, 他只付幾千, 其餘保險公司埋尾. 如果冇保險又如何呀 ? 長命債長命还, 每月还少少, 医院不能賣你間屋, 不能賣你部車, 不能碰你的任何東西, 包括銀行戶口, 不能上門追債, 晚上八點後不能电話「苏」擾. 以上情形指私家医院. 如果是公立医院, 通常無人俾錢, 個個報窮, 医院懶得調查. 現在美國的公立医院除黑人拉美人外, 还多了班大陸人, 無証無居留, 一樣照医.
我不支持obama医改. 本來富人入山頂,養和. 窮人去賽馬会東華, 各得其所. 医改後, 硬將山頂養和平民化, 本來去東華的都跑去山頂養和, 令本來優質及即時的医療服務劣化和拖慢. 加拿大是全民保險, 但很多人 complain 輪候時間太長, 小病等到变大病, 寕願走过去美國睇私家医生, 就是这個原因.
牛奶蛇 2009-8-18 18:54
还有一個問题, 医改使到全民保險, 第一, 錢從那裹來 ? 还不是我們这些勤力工作養家活兒的納稅人身上來. 第二, 全民化後, 顧主还会為顧員買保險嗎 ? 不会. 本來我等普通人有病可以到私家医院接受及時和週到的一流服務的, 現在要輪大隊, 接受次等服務, 與那些大食懶同一待遇.
全民化後, 我肯定医院多多牀位 (美國医院多為两人一房, 沒有香港的大房) 都不夠那些大食懶往, 一日三餐, 空調冷氣, 私人电視, 私人厠所浴室, 好过往酒店.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