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四大平喉天后] 小明星, 徐柳仙, 張月兒, 張惠芳

suewong 2009-10-21 00:59

[四大平喉天后] 小明星, 徐柳仙, 張月兒, 張惠芳

網上說此為 張惠芳.

請問當真? 據說她甚低調...

hkgalbert 2009-10-21 10:55

此張惠芳不是那位歌伶,只是同名。
正如梁淑卿、黎明等老翻。

dw194711 2009-10-21 14:10

[quote]原帖由 [i]suewong[/i] 於 2009-10-21 00:59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692013&ptid=30018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網上說此為 張惠芳.

請問當真? 據說她甚低調... [/quote]

[color=DarkRed][size=4]SUE大姐您好。此絕非張惠芳,亦非同名同姓者。(因並無藝人與張氏同名姓)只是唱片封套設計而已。
蓋張氏於四大平喉中最為美艷,成名後旋即嫁入名門,嚴守家規,不復露面人前,遑論賣唱。後張氏唱片大行其道,與其家族深交之唱片公司力邀張氏復出,張夫礙於情面,無奈應允,然聲明只灌唱片,不可露面宣傳。故張氏數次灌錄唱片,始終不曾以名露面。之後再無其音訊矣。此不才之所知也。


[/size][/color][size=24px][size=18px]
[/size][/size][align=center][size=24px][size=18px]
[/size]
[/size][/align]

andy880 2009-10-21 17:18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85/4030972993_da5bb9315b.jpg[/img][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41/4030972979_39e7ba9eb0.jpg[/img][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88/4030972971_28b9484b42.jpg[/img][/font][/b][/size][/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轉貼)[/font][/b][/size][/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中國幅員廣闊,各地有著不同的地方戲曲.廣東與廣西南部的梧州一帶,流行的當然是廣東戲曲.[/font][/b][b][/b][/size][/size]
[size=130%][size=4][font=新細明體]  一般來說,地方戲曲是很傳統的,劇情全都採自中國的稗官野史故事.但流行於廣東與廣西南部的廣東戲曲,可能因為地域接近外洋關係,竟然打破傳統,把外國的電影故事改編過來,成為廣東大戲的劇目.這種情況,是別種地方戲曲所沒有的.[/font][/size][/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  記憶所及,廣東大戲在所謂[/font][/b][b][font=新細明體]「薛馬爭雄」那個時代,紅伶薛覺先曾經把外國影片《璇宮艷史》改編為《白金龍》,搬上舞台演出;另一位紅伶馬師曾,也把另一部外國電影《盧宮秘史》改編為《賊王子》,成為他的首本戲. [/font][/b][/size][/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他們還把西洋樂器的小提琴、曲形喇叭、電吉他,甚至爵士鼓,加入了音樂拍和的行列.使到廣東大戲的伴奏音樂,更加多采多姿.[/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除了在舞台上演出的大戲,還有在歌壇唱出的粵曲,也有從外國影片中擷取精彩的情節撰成歌詞.不過,這種例子似乎不多,記憶中好像就只有歌伶徐柳仙所唱的一闕《魂斷藍橋》而巳.[/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魂斷藍橋》是早期美國的一部黑白電影,原名是Waterloo Bridge ,男主角是有“影壇第一美男子”之稱的羅拔泰萊Robert Taylor,女主角是曾經以《亂世佳人》和《慾望街車》榮獲兩屆奧斯卡金像影后的英國女星慧雲李Vivien Leigh.這部影片的中文譯名就叫做《魂斷藍橋》.[/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故事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慧雲李是一個美麗活潑的芭蕾舞團員,羅拔泰萊是一個即將開赴前線的英國軍官.他們躲避德機轟炸時,在防空洞中邂逅.兩人一見鍾情,便打算結婚.惟是軍紀規定,軍人結婚必須先得到上司批准.羅拔泰萊倉促之間找不到上司,以致無法如願.[/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開拔前夕,兩人在一間小餐館中話別.由於依依不捨,慧雲李延誤了回去登台的時間,便被舞團開除.同團的一個好友為她說情,亦被一齊格退.[/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兩人同時失業,生活頓成問題.最不幸的,慧雲李竟在此時生起病來.好友為了生活迫人,也為了要賺錢給慧雲李看病,只好墮入風塵,淪為神女.[/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慧雲李每天扶病去看前線的傷亡佈告,赫然見到羅拔泰萊的名字列於死亡名單上,不禁萬念俱灰.她病癒後,不忍同伴獨力支撐生活開支,便也參加了街頭賣笑的行列.[/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大戰結朿,軍人紛紛歸來.慧雲李到火車站上兜攬生意,赫然看見羅拔泰萊從火車上走下來,才知道愛郎的死訊是誤傳.羅拔泰萊看見慧雲李,以為她是來接自己凱旋歸來,大喜若狂,將佳人擁抱入懷.慧雲李此時郤是悲喜交集,有苦說不出來.[/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羅拔泰萊是貴族世家,父母得見愛子立功榮歸,大排筵席招待親友,以示慶祝.羅拔泰萊攜慧雲李往見父母,并向親友宣稱即將與慧雲李結婚.席間有人認得慧雲李曾經做過流鶯,蜚言立即流傳,使到羅拔泰萊的父母感到大失面子.[/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慧雲李自慚形穢,痛泣出走.羅拔泰萊遍尋不獲.原來慧雲竟走到著名的滑鐵盧橋上墮海自盡.及至羅拔泰萊聞訊趕來,慧雲李巳經香消玉殞了.[/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魂斷藍橋》雖然只是一部黑白影片,由於故事感人腑肺,慧雲李和羅拔泰萊又演得出色.這部影片被列為荷里活有史以來十大愛情片中的榜首,多年來仍未被其他影片所取代.[/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魂斷藍橋》是在一九四零年拍製的,大約幾年後才在亞洲各地區放映.當時是盛況空前,許多人都一看再看,更有不少人每次觀看時都流下熱淚.[/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這部影片除了情節感人之外,片中的插曲As Time Goes By的旋律十分優美.影片中,在羅拔泰萊啟程的前夕,與慧雲李相聚於一間小餐店裏.餐店巳經打烊,兩人仍然依依不捨,相擁共舞.一個樂師就在他們身邊拉奏小提琴,奏的就是這首樂曲.[/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雖然事隔多年,影片中的情景仍然深留腦海.銀幕上,見到店伴把椅子倒置在桌上,還將墻上的燭光逐盞熄滅.光線逐漸黯淡下來,只能看見兩人共舞的身影,而優美的小提琴聲縈迴於耳邊.心裏不期然想到中國的一句詩詞:“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巳矣!”[/size][/font][/b][/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  這首動人的樂曲,後來也被填上中文,歌名叫做《驪歌》.有些學校在舉行畢業禮時,也以這首歌曲來表達道別的心聲.我也唱過這首歌,由於年代久遠,歌詞巳記不起來了,只依稀記得大意是:「今日分手,不知相會何時,只能叮囑一聲珍重.」有些學生唱這首歌時,感動[/font][/b][b][font=新細明體]得眼眶充滿了熱淚.[/font][/b][b][/b][/size][/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粵曲《魂斷藍橋》開頭的一段,便是用上了這段樂曲.歌詞是:“魂斷聽鳥驚喧,似啼哀怨,恨更添.歸燕,春風笑添,故燕不見,又令腸斷.”[/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最初唱出這首粵曲的是徐柳仙,她是當時極負盛名的歌伶,與小明星、蕙芳、月兒,併稱為歌壇的四大天王.徐柳仙把這首歌唱得幽怨動人,真可說是唱到家傳戶曉.[/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幾十年來,這首粵曲仍然風靡一時.如今一些優秀的歌者,如香港的劉鳳、周雅頌,廣州的梁玉嶸、陳玲玉等,都以這首歌作為首本名曲.[/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翻查過上述各位歌者的歌譜,都找不到這首歌是何人所撰.因為歌詞寫得那麼好,配曲也那麼美妙,本該把他的大名向讀者介紹,可惜事與願違,真是十分遺憾.但願一些熟悉粵曲的前輩能夠告訴大家,不致使到這位出色撰曲人的名字被湮沒.[/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近來廣州撰曲人王君如,以《魂斷藍橋》的情節,再撰寫了一首新曲《藍橋夢》.亦有不少歌者唱出,也成為近來較熱門的一首粵曲.[/size][/font][/b][/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  《魂斷藍橋》這部西片巳經有許多年沒有重映了,相信許多人沒有看過這部影片.由於在粵曲歌迷中,喜歡聽和喜歡唱《魂斷藍橋》和《藍橋夢》的人越來越多,倘若能夠知道這首歌曲的來歷,與及影片中的動人情節,這些唱曲和聽曲的人,感情上便更能[/font][/b][b][font=新細明體]共鳴了.[/font][/b][b][/b][/size][/size]
[size=130%][b][size=4][/size][/b][/size]
[size=130%][b][size=4][/size][/b][/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      [/font][/b][font=新細明體]     [/font][b][font=新細明體]小明星的情史 [/font][/b][font=新細明體] .燕青.[/font][/size][/size]
[size=130%][size=4][font=新細明體]               [/font][font=新細明體](刊登於香港新報)[/font][/size][/size]
[size=130%][size=4][font=新細明體]  [/font][b][font=新細明體]“一曲秋墳成絕唱,可憐七月落薇花.”這兩句淒艷的曲詞,是悼念歌伶小明星的一首輓歌《七月落薇花》開頭的兩句.因為她另有一個名字叫做鄧曼薇,那晚正在歌壇演唱一首粵曲《秋墳》,由於身體不適,唱到中途不支倒地,翌日便香消玉殞了.這天是一九四二年農曆的七月十三日.[/font][/b][/size][/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  [/font][/b][b][font=新細明體]小明星原名叫做小蓮,廣東三水人[/font][/b][b][font=新細明體].父親早死,依靠母親做女傭來維持生活.她只讀過幾年小學,[/font][/b][b][font=新細明體]可是她很聰明,而且有著歌唱的天才.[/font][/b][b][/b][/size][/size]
[size=130%][size=4][b][font=新細明體]  小蓮小時候,聽到賣飛機杬的小販沿街高唱[/font][/b][b][font=新細明體]《發瘋佬自嘆》、《賭仔嘆五更》這類的諧[/font][/b][b][font=新細明體]曲,很快便學會了,而且唱得很好.恰巧同居有一個退休伶人,看見她喜歡唱粵曲,閒來便教她唱曲來打發時光.[/font][/b][/size][/size]
[size=130%][size=4][font=新細明體]  當時廣州巳有歌壇,做歌伶有很不錯的收入.有人看見小蓮頗有歌唱天份,便慫恿蓮媽把她栽培做歌伶.於是,蓮媽請了一位姓周的師傅正式教她唱曲.幾年後,小蓮巳經十五歲了,便由周師傅介紹到歌壇唱曲.還替她改了個藝名,叫做小明星.[/font][/size][/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小明星初登台時,本來是唱大喉,後來有人認為她的體質太弱,便建議她改唱平喉.她改唱平喉以後,果然表現不凡,大受聽眾歡迎.[/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那時候,廣州以詠觴茶樓歌壇最旺,小明星在詠觴演唱時,很想自己能唱獨有的歌曲.恰巧遇到撰曲人王心帆,便請他替自己撰寫新曲.王心帆很欣賞小明星的唱腔,便一口荅應下來.第一首《痴雲》,由於曲詞優美,而小明星唱來更是婉轉幽怨,使到聽客如痴如醉,於是聲名鵲起.[/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王心帆再替小明星撰作新曲《悼鵑紅》,亦大受歡迎.以後,王心帆幾乎是專心替她撰寫新曲,前後一共撰寫了30多首.至今仍流傳下來的,有《痴雲》、《悼 鵑紅》、《前情如夢》、《長恨歌》、《秋墳》、《故國夢重歸》、《大江東去》等多首名曲.由小明星唱出王心帆所撰的歌曲,更被稱譽為《星韻心曲》.[/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後來,留聲機面世,小明星此時巳是當紅的歌伶,當然被邀請灌錄唱片.由於王心帆所撰的都是長曲,超越了唱片所能灌錄的時間,而且當時聽眾喜歡歌中加插小曲,這郤不是王心帆所長.於是,唱片公司便邀請了吳一嘯和胡文森來替小明星撰曲,這就使到她的歌曲更加豐富了.[/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小明星的歌曲悅耳動聽,而她的愛情故事也很淒楚動人.她曾與一位大學生山盟海誓,但因對方是閥閱門第,父母不許兒子娶歌伶為妻.小明星受到挫折而萬念俱灰,竟然仰葯殉情.幸而及早發覺,才救回了性命.[/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後來又有一位姓雷的大學生追求小明星.這位大學生會撰曲,曾經撰寫了幾首歌曲送給她,借用曲詞來表達情意,其中一首《知音何處》也流傳下來.可惜小明星早逝,使到他終身抱憾,直到八十四歲辭世時仍是孑然一身.[/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小明星灌錄唱片時,認識了一位青年音樂家蔡保羅,兩人相戀起來.但因使君有婦,只好黯然分手.蔡保羅撰寫了一首《孔雀東南飛》送給她作為紀念.[/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情場不斷的失意,小明星懷疑自己與年紀相當的年青人沒有緣份,便轉移目標到年紀比她大上十七歲的王心帆身上,因為王心帆的才華是她最欽佩的,曼薇這個名 字也是王心帆替她改的,她甚至主動開口說要嫁給王心帆.可是,王心帆自忖是個文人,戔戔的稿費收入難以養妻活兒,不敢接受她的美意.其實王心帆是很愛她 的,小明星去世後,他活到八十多歲,郤是終身不娶.[/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香港淪陷後,小明星母女得到紅伶小燕飛的幫助離開香港,回到廣州避難.此時小明星巳患上嚴重的肺病,適逢吳一嘯在廣州添南茶樓開設歌壇,力邀她登台演唱 以廣號召.在盛情難郤之下,她只好扶病登台演唱.就在登台的第二晚,她正在唱出首本名曲《秋墳》時,病發無法支持,唱了一半便在歌壇昏倒.雖然立即被送往 醫院搶救,但延至翌日終告不治,終年才是29歲.[/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小明星的墓地在廣州小北的馬鋪氈崗,佔地頗廣闊.墓碑高約8尺,碑上有一顆大紅星,刻著“南國藝人小明星鄧曼薇女士之墳墓”.每逢七月她的忌辰,有不少歌迷去掃墓.王心帆在生時,更是每年必到.[/size][/font][/b][/size]
[size=130%][b][font=新細明體][size=4]  小明星生前愛情雖不美滿,但因為她的歌藝得到眾多後人的欣賞,死後郤不寂寞.[/size][/font][/b][/size]

suewong 2009-10-24 17:45

[quote]原帖由 [i]dw194711[/i] 於 2009-10-21 14:1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695259&ptid=30018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SUE大姐您好。此絕非張惠芳,亦非同名同姓者。(因並無藝人與張氏同名姓)只是唱片封套設計而已。
蓋張氏於四大平喉中最為美艷,成名後旋即嫁入名門,嚴守家規,不復露面人前,遑論賣唱。後張氏唱片大行其道,與 ... [/quote]

多謝. 此論壇諸君博學多聞, 佩服, 佩服.

作為女性, 深覺四大天王, 此姝福澤最厚.

suewong 2009-10-24 17:50

[quote]原帖由 [i]andy880[/i] 於 2009-10-21 17:1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696441&ptid=30018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85/4030972993_da5bb9315b.jpg%3Ca%20href=[/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41/4030972979_39e7ba9eb0.jpg[img]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788/4030972971_28b9484b42.jpg[/img]" border="0">
(轉貼)
中國幅員 ... [/quote]

多謝指教.
小明星, 徐柳仙 - 都是可憐人. 似乎當時的伶人, 都不得善終. 身後蕭條...

kc1230 2009-11-14 10:50

鄧芬曾授徐柳仙所作之<<夢覺紅樓>>,徐於煙館數月獲鄧授<<夢>>曲唱法,冇記錯的話

suewong 2009-11-14 20:18

[quote]原帖由 [i]kc1230[/i] 於 2009-11-14 10:5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932994&ptid=30018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鄧芬曾授徐柳仙所作之,徐於煙館數月獲鄧授曲唱法,冇記錯的話 [/quote]

是否即鄧渡徐柳仙"升仙"?  

家兄曾說徐晚境坎坷, 沈迷毒海, 不無關係...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大平喉天后] 小明星, 徐柳仙, 張月兒, 張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