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馬可秘傳福音 — 正典的缺塊 (赤身逃走的少年)

khadafy 2010-1-3 08:34

馬可秘傳福音 — 正典的缺塊 (赤身逃走的少年)

[size=3][color=black]馬可秘傳福音 — 正典的缺塊 引自《馬可福音》:[/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14:51 有一個少年人、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
[/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14:52 他卻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這段經文兩千年來叫聖經學者摸不著頭腦,到底誰是「赤身的少年人」呢?他為什麼要跟著耶穌?他為什麼是赤著身子?前文後理都沒有交代。

再看一節經文:[/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10:46 到了耶利哥 [。] 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     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 [/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10:46 亦是一直極受學者們爭論的經文,怎麼經文要交代「到了耶利哥」?     那「到了耶利哥」發生過什麼而離開?中間好像失去了些什麼。

[/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在1958年,一位名叫摩頓史密夫 (Morton Smith) 的考古文學家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修道院裡發現了教父克利門 (Clement of Alexandria) 在第二世紀的一封護教書信 — 馬沙巴之信 (Mar Saba letter) ,對抗當時主張解放肉慾的卡珀奎提斯 (Carpocrates) 。[/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卡珀奎提斯流傳著《馬可福音》的第三個版本,當中僅存可知的一句為「裸男對裸男」,教父克利門辯斥卡珀奎提斯的添加,並引述自己所持的資深版的經文方為正確的版本,在信中他提到《馬可福音》的層次性:對於平信徒來說,他們只能閱讀簡約版《馬可福音》(類近今日的《馬可福音》),而屬靈資深的信徒則可閱讀資深版的《馬可秘傳福音》(Secret Mark)。[/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信中清楚引述了《馬可福音》10:34,10:35 和 10:46 中間資深信徒才可閱讀的章節,故事乃緊接在《馬可福音》10:34後:
[/color][/size]

[indent][size=3][color=black]耶穌和門徒來到了伯大尼,這時女子的弟弟已經離世。
她跪在耶穌前對祂說:「大衛之子,求你憐憫我。」
門徒卻在譴責她。
耶穌因著門徒的態度而感到憤怒,
他與女子進了墳墓所在的園子,
有著吵鬧的聲音從墳墓裡而來。
耶穌前來移開了墳墓入口的石頭,
到達少年人所在處,以手抓緊他,叫他起來。
少年人仰望耶穌,愛著祂,他要求與耶穌在一起。
他們離開了墳墓往少年人家裡去,
那是相當富有的家。
六天後耶穌給了他一指令,
當黑夜來臨,少年人來到耶穌那裡,
僅披著麻布,與耶穌過了一夜,
耶穌就在這夜裡將神國度的奧祕傳授了這少年人。
之後耶穌起來返回約旦河的另一邊去。[/color][/size][/indent]
[size=3][color=black]在此接回 10:35 的「西庇太的兒子雅各、 約翰進前來 ......」;在 10:46 的「到了耶利哥。」和「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一節中間,有著這樣一句簡約版刪去的經文:
[/color][/size]
[indent][size=3][color=black]耶穌愛著的少年人和他姊姊、母親和撒羅米一起來到 [耶利哥],但耶穌拒絕接見他們。[/color][/size][/indent]
[size=3][color=black]《馬可福音》14:51 裡「僅披著麻布」的少年人,就是《馬可秘傳福音》中那位從死裡復活過來並給傳授了神國度的奧祕的富家少年人,因愛著耶穌才鍥而不捨的跟蹤著祂,並落得連麻布都丟下,一絲不掛地慌忙逃去。[/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對照一下《約翰福音》11章,便能發現這個耶穌將之從死裡復活的少年人名叫拉撒路,按《約翰福音》11:2,他是抹大拉瑪利亞的弟弟,《馬可秘傳福音》的記載與11:5 中「耶穌素來愛馬大和他妹子並拉撒路」亦是互相呼應,彰顯著拉撒路和抹大拉瑪利亞被耶穌特別鍾愛的超然地位,他們中間的一位大有可能就是以「耶穌最愛的門徒」匿名的《約翰福音》作者。[/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color][/size]
[size=3][color=black]               綜合斐羅(Philo of Alexandria) 和約瑟夫 (Flavius Josephus) 兩位猶太哲學史學家的史學作品中描述當時猶太支派厄賽派的傳統文化,便可得知變賣家產和身穿麻布乃是加入厄賽派的獨有和重要之環節,這一點足夠證明耶穌乃是屬於苦行厄賽派的導師。

從《馬可秘傳福音》可見,早期教會著重口傳教導,並將聖經分為普通信徒可讀版和屬靈資深版,我們今天已無法推斷到底還有多少像《馬可秘傳福音》正典福音書裡的章節因著這些原因而失傳了,這樣誰又能斷言今天我們看到的聖經是完整無誤呢?[/color][/size]

[[i]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10-1-3 08:36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馬可秘傳福音 — 正典的缺塊 (赤身逃走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