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K懷舊店,,,專貼舊物品,,新舊亦可,歡迎來貼,,,你的收藏品 一齊分享

Lawrencetoo 2010-6-6 02:18

[quote]原帖由 [i]大隻西[/i] 於 6-6-2010 01:2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53401&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真定假:wondering:多谢杜兄先:handshake [/quote]隻處女豬?:lol

suewong 2010-6-6 19:28

[quote]原帖由 [i]大隻西[/i] 於 2010-6-5 19:4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50518&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最好有照片看  可以的讓我處理 修補文物我最拿手:lol [/quote]

thanks. :bow:

遲 d 貼上來. 家姐叫我丟左佢, 唔忿氣, 咁唔襟...

大隻西 2010-6-7 00:05

[quote]原帖由 [i]Lawrencetoo[/i] 於 2010-6-6 02:1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53967&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隻處女豬?:lol [/quote]

又玩我:funk:

大隻西 2010-6-7 00:08

[quote]原帖由 [i]suewong[/i] 於 2010-6-6 19:2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60631&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thanks. :bow:

遲 d 貼上來. 家姐叫我丟左佢, 唔忿氣, 咁唔襟... [/quote]

好的!希望救得番。

大隻西 2010-6-7 00:10

[quote]原帖由 [i]Lawrencetoo[/i] 於 2010-6-6 02:1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53967&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隻處女豬?:lol [/quote]

遲下佢地會同的按摩:)

[attach]1359476[/attach]

meijik622 2010-6-7 00:32

16號约了收野,
是“打仗”,一槍打:lol
B哥先至明白,昨晚用左心機學,天光先收手:loveliness:

大隻西 2010-6-7 00:57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7 00:3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63280&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16號约了收野,
是“打仗”,一槍打:lol
B哥先至明白,昨晚用左心機學,天光先收手:loveliness: [/quote]

一槍打:lol:lol

[attach]1359636[/attach]

meijik622 2010-6-7 01:02

仲有冇,,,,:hamsup:

大隻西 2010-6-7 01:04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7 01:0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63753&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仲有冇,,,,:hamsup: [/quote]

打住咁多先:lol

meijik622 2010-6-7 01:04

我去你處:loveliness:

meijik622 2010-6-7 22:56

舊物品石墨硯
大家點䏲:wondering: 品相如圖:handshake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7 23:02 編輯 [/i]]

大隻西 2010-6-7 23:13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7 22:56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73219&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舊物品石墨硯
大家點䏲:wondering: 品相如圖:handshake [/quote]

不識看這種玩意  我上去你剛走。

大隻西 2010-6-8 00:22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7 22:56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73219&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舊物品石墨硯
大家點䏲:wondering: 品相如圖:handshake [/quote]

望落都係屬於普通野:L

meijik622 2010-6-8 00:25

[quote]原帖由 [i]大隻西[/i] 於 2010-6-8 00:2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74160&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望落都係屬於普通野:L [/quote]


啱我外母用呀:)

meijik622 2010-6-8 19:32

法國原黑金石 古典三美女油彩畫石

屋企雜物房貨式(法國古舊品)
是1975年,约35年之藝術品手工,畫工,油彩,精細與無比
呎吋:30cm x29cmx1.3cm重约2磅半左右,保全良好 !
品相如圖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8 20:05 編輯 [/i]]

大隻西 2010-6-8 20:31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8 19:3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81694&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法國原黑金石 古典三美女油彩畫石

屋企雜物房貨式(法國古舊品)
是1975年,约35年之藝術品手工,畫工,油彩,精細與無比
呎吋:30cm x29cmx1.3cm重约2磅半左右,保全良好 !
品相如圖 [/quote]

K哥!這東西是你的還是想要拿的?

meijik622 2010-6-8 21:18

B哥
我架,在舊屋雜物房,揾到,包到實寫1975年法國原黑金石 
一拆,是呢個,:)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8 21:19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8 21:24

攞左返屋企,影一張比你睇
石版好重架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8 21:38 編輯 [/i]]

大隻西 2010-6-8 21:41

石板怎可以上螺絲  況且真是石塊  那勾勾夠力麼  看反光面感覺不舒服 我好像在廟街見過  要看清晰細圖才了解 。

meijik622 2010-6-8 21:43

今日叫師父鑽孔機做架,及我沫個來:burst:

大隻西 2010-6-8 21:43

K哥!不好意思 掃你的興  確實不對:handshake

meijik622 2010-6-8 21:46

打比我,有野問:handshake :quiet:

Lawrencetoo 2010-6-8 22:09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8-6-2010 21:2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82626&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攞左返屋企,影一張比你睇
石版好重架 [/quote]法国路易時代的肥美人,影到反光,看到頭暈:dizzy: :dizzy: :dizzy:

meijik622 2010-6-8 22:43

:$ 影得差少少,,,,,,,,,,,,,,,,,,:)

Lawrencetoo 2010-6-9 00:09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8-6-2010 22:43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83207&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 影得差少少,,,,,,,,,,,,,,,,,,:) [/quote]咁,識做啦。:givemefive:

meijik622 2010-6-9 00:29

今晚marsix又中三個字
你個第2次了:afraid:

meijik622 2010-6-9 23:41

[size=6]讀書加研究,,,眼到痛[/size]:dizzy: :dizzy: :dizzy: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清末新政[/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背景[/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清朝末年,由於義和團運動等野蠻的排外暴亂事件造成列強大舉入侵,釀成彌天大禍。加上列強的政治壓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變當前的無能狀態。當時的清政府和軍隊已經無法應付當時的政治局勢,財政上也出現了嚴重的虧空,這使清朝統治著感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已經開始動搖。因此,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成為統治者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於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佈實行“新政”。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佈上諭,命督撫以上大臣就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等問題詳細議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慶親王奕劻為首的“督辦政務處”,作為籌畫推行“新政”的專門機構,任李鴻章、榮祿、昆岡、王文韶、鹿傳霖為督辦政務大臣,劉坤一、張之洞(後又增加袁世凱)為參予政務大臣,總攬一切“新政”事宜。[/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連續頒佈了一系列“新政”上諭。[/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主要內容[/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第一,籌餉練兵。編練“新軍”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清政府對此投入了巨大財力,花費了很大力氣。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諭全國停止武科科舉考試;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兩江籌建武備學堂;9月12日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備軍”。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鋪開。為了在全國推行編練“新軍”計畫,清政府於1903年12月4日設立練兵處,任慶親王奕[/size][/font][font=SimSun][size=12.0pt]䜣[/size][/font][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襄同辦理。練兵處的實權為袁世凱所掌握。清政府還令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為各省領導編練“新軍”的機構。[/size][/font][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1904[/size][/font][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年9月,練兵處、兵部奏准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頒佈了《陸軍學堂辦法》。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為陸軍部,將練兵處併入其中,鐵良為尚書,統一指揮全國“新軍”。1907年8月,陸軍部制定了全國編練“新軍”36鎮的龐大計畫,擬於2—5年內,除近畿4鎮、四川3鎮外,其他各省各編練1—2鎮。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編成14鎮和18個混成協又4標及禁衛軍1鎮,約16萬人。清政府推行“新政”,編練“新軍”。而練兵需要巨額款項,因而籌餉就成為清末統治者的又一“要政”。為了籌餉,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從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徵收印花稅,在湖廣徵收房捐、鋪捐;1903年在吉林徵收燒窯捐、車輛捐;在其他地方徵收牛捐、馬捐、鹽商捐、紳富捐,還有戶口稅、丁稅等。同時,還亂提稅率,有由戶部決定在全國公開加收的,也有由各地任意增加稅率的,並允許地方官自籌稅收。如此“籌餉”,使財稅紊亂,貪污橫行,給廣大勞動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第二,振興商務,獎勵實業。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設立商部,宣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接著,頒佈了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如:欽定大清商法、商會章程、鐵路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礦務章程、公司註冊章程、試辦銀行章程等。這些章程規定,允許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工商企業,鼓勵組織商會團體。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於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繁榮。[/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第三,廢科舉,育才興學。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廢科舉,辦學堂,派留學。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書院改成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改設中學堂,各縣改設小學堂,並多設蒙養學堂。12月5日,頒佈學堂科舉獎勵章程,規定學堂畢業生考試後可得進士、舉人、貢生等出身。1902年2月13日公佈推廣學堂辦法。8月15日頒佈《欽定學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頒佈《重訂學堂章程》,詳細規定了各級學堂章程及管理體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國推行。與普通學堂並行的還有專業教育,包括師範學堂及各類實業學堂,在學制上自成系統,一套完整的學校制度隨之建立。1905年9月2日,光緒皇帝詔准袁世凱、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興辦學堂的摺子,下令“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使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被最終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的脫鉤。12月6日,清廷下諭設立學部,為專管全國學堂事務的機構。清政府在推行“新政”過程中,把“獎遊學”與“改學堂,停科舉”並提,要求各省籌集經費選派學生出洋學習,講求專門學業。對畢業留學生,分別賞給進士、舉人等出身。對自備旅費出洋留學的,與派出學生同等對待。為統一管理留學生工作,清政府分別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總監督赴東洋和歐洲。[/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第四,改革官制,整頓吏治。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納”,對統治機構作了一些改變。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設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1902年2月24日裁河東河道總督,其事務改歸河南巡撫兼辦。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1903年9月7日設商部。1904年12月12日裁雲南、湖北兩省巡撫,由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兼管。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撫兼管;裁奉天府丞,改為東三省學政。10月8日設巡警部。12月6日設學部,裁國子監。除裁併增設行政機構外,清政府還下令“停捐納”、“裁陋規”、“定公費”。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佈停止報捐實官。1905年7月18日宣佈停止捐納武職。清政府推行“新政”,原想緩和國內矛盾,維持和鞏固其封建統治,適應帝國主義的侵略要求,拉攏上層資產階級分子。但實行的結果卻適得其反。首先,由於舉辦“新政”,清政府允許地方自行籌款,每年要向各省攤派2300萬兩,這些都以捐稅的名目直接或間接轉嫁到廣大人民群眾身上,人民不勝負擔,自發鬥爭更為廣泛。有的地方由“抗洋捐”、“反賠款”發展到武裝起義,使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其次,“新政”雖然裁撤了一些中央和地方的衙門,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現了新舊機構重迭,如軍機處和督辦政務處、戶部和財政處並存等。1905年7月的上諭也承認,實施新政“數年以來,規模雖俱,而實效未彰”。(《光緒朝東華錄》第5冊,第5364頁)再次,由於“新政”的目的與施行後出現的新生力量的發展要求背道而馳,引起了新舊勢力之間以及舊勢力內部對待新勢力不同態度的派系之間的種種紛爭。這就加劇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盲、激化了統治階級內部各政治派別之間的鬥爭。在“新政”推行期間,袁世凱抓住“練兵”、“籌餉”兩項要政,奏請撥款100萬兩,編成北洋六鎮。同時,還擔任參預政務、督辦關內鐵路等要職,羽翼遍佈朝廷內外,死黨分據要津,成為聲勢顯赫,左右朝政,繼曾國藩、李鴻章而起的又一權臣。但清末“新政”在政治上增設了一些適應近代化的機構,修改了《大清刑律》,廢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原則;在經濟上,允許和獎勵私人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承擔保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責任,提高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在文化教育上,給西學以合法地位,允許學習和傳播資本主義的自然科學和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在軍事上,採用西方資本主義建軍理論和原則,使古老的封建專制制度發生了一些變革,促進了中國社會近代化的進程。總的來看,清末“新政”屬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當時民主革命的高潮已經到來,而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觀上有利於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傳播(如興學堂),或客觀上有利於民族資本的發展(如獎勵工商),因而也有利於辛亥革命的到來,加速了清王朝的最終覆滅。[/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size][/font][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編輯本段][/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清末新政的評價[/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最大成就是經濟自由[/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竊以為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經濟自由。這樣說的不言而喻的前提,是傳統或中世紀中國沒有現代意義的自由。[/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中國人獲取自由是由經濟領域開始的。就傳統經濟領域而言,中國人當然可以經營農業、商業和手工業。可是,有個障礙迎面而來:財產所有權的限制。《大清律》承襲傳統,明確規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孫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一百。若居父母喪而兄弟別立戶籍,分異財產者杖八十。”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孫不得私財,禮也。居喪則兄弟猶侍乎親也,若遂別立戶籍,分異財產,均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仍令合籍共財。”[iv]這是嚴重壓抑經營積極性的規定。更為嚴重的是清政府為新經濟的發展設置了種種障礙。突出的表現是辦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事業,一律實行批准制,往往相應設置壟斷特權,不准民間資本自由進入。[/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例如,19世紀國際貿易的主導商品是紡織品。它和鴉片是19世紀中國外貿入超的主要因素。為與外商爭利,70年代開始,朝野有關人士就著手籌辦紡織廠。1890年上海機器織布局開車生產,這是中國人自己辦的第一個棉紡織廠。從1876年李鴻章批准籌辦起算,幾經折騰,整整歷時14年。1880年,為辦這麼一個廠,李鴻章特地上奏,並經皇帝批准,給予該局十年專利,“十年之內只准華商附股搭辦,不准另行設局”。[v]1888年張之洞在廣東籌設織布官局,不得不致電李鴻章協商:“閱《申報》載,上海佈局經尊處奏准:‘十年之內,不准另行設局’;是否專指上海而言?粵設官局本與商局有別;且進口布多消旺,斷非滬局所能遍給,粵給粵用,猶恐不給;當不至侵滬局之利。望速電複。”[vi]李鴻章的答覆是:“粵設官局,距滬較遠,似無妨。”[vii]照“不准另行設局”的規定,雙方的說辭都經不起推敲。李鴻章和張之洞是當時權勢最大的兩位總督,在人治社會官場文化的氛圍中,矛盾順利化解了。[/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但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其他人辦企業,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郭嵩燾是大清帝國第一位駐外使節,二品大員。黯然回國退休後,他在給李鴻章的信中說到這麼一件事:“輪船之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愚劣如湘人,亦習焉而知其利。是以十年以前,阻難在士紳;十年以來,阻難專在官。凡三次呈請……獨不准百姓置造”,第三次是郭嵩燾出面籌辦的,已籌集資本兩萬餘,這個航運公司還是辦不成![viii]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這兩個例子帶有普遍性。說到底,這是制度問題:傳統中國沒有經濟自由。因此,各行各業要辦點當時的新經濟,無不碰到官方批准這一難關。[/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這個障礙是怎樣打破的?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發了一道上諭:“疊據中外臣工條陳時務……如修鐵路、鑄鈔幣、造機器、開各礦、折南漕、減兵額、創郵政、練陸軍、整海軍、立學堂;大約以籌餉練兵為急務;以恤商惠工為本源。此應及時舉辦。”[ix]以這一聖旨為標誌,清政府的經濟政策從壓制私人資本即剝奪國民的經濟活動自由,轉變為“恤工惠商”即力求保護和扶植私人資本。阻力和困難仍然不少,但大體是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的。[/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如果從1865年辯論要不要學西方借法自強算起,清政府內部整整爭論了30年,才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更主要的是鴉片戰爭以來歷經6次內外戰爭,特別是甲午戰爭失敗,內外交困,迫使清政府的經濟政策不能不作出重大調整。用當時一篇得到朝廷首肯並轉發而流傳甚廣的奏章的話來說是:“今日即孔孟複生,舍富強外亦無治國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無致富強之術。”[x]換句話說,生死存亡迫使這個專制政府不能不放鬆控制,讓老百姓得到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不過,這一權利的法制化,是1904年初接連頒佈《奏定商會簡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後的事。其中規定“凡設立公司赴商部註冊者,務須將創辦公司之合同、規條、章程等一概呈報商部存案。”[xi]與國際慣例一樣,辦企業僅須登記註冊即可。 [/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與此同時,現代財產所有權亦相應逐步確立。《大清民事刑事訴訟法》在“判案後查封產物”一節中規定:“凡封票紙查封被告本人之產物,如產物系一家之公物,則封本人名下應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連。”“凡左列各項不在查封備抵之列:一,本人妻所有之物。二,本人父母兄弟姐妹及各戚屬家人之物。三,本人子孫所自得之物。”[xii]這表明財產所有權已從家庭甚至家族所有轉變為以個人為本位。儘管這一規定要不僅在打官司時管用,並要成為全社會的習慣仍須假以時日,但這些法律條文的出現,就意味著主流文化開始承認個人財產權的正當性。[/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這一變革的影響極其深遠。[/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首要的是為經濟發展奠立了良好的制度基礎。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制度。良好的制度是人才迅速成長和資金積聚的強大推動器;反之,則資金消散、人才流失。從1901至民國建立,有很多制約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強勢和享有特權的外國資本;厘金和其他苛捐雜稅;由於政治制度改革滯後帶來的政府官員腐敗;日俄戰爭及其他突發事件引起的社會不安和動盪;等等。但民族經濟仍有不俗的表現。1895——1913年間,民族資本工業發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無暇東顧期間的發展速度還略高一點。[xiii]其他經濟事業發展也比較順暢。主要的一條是政府不再愚蠢地堅持以官辦或官督商辦的壟斷經濟為路向,扶植和獎勵私人資本,建立自由的市場經濟制度;加上工資和原料低廉;市場廣闊;這些有利因素足以抵消其他制度性缺陷帶來的不利因素(如貪污腐敗和政府效率奇低等)的影響。[/size][/font]


[font=王漢宗顏楷體繁][size=12.0pt]
[/size][/font]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9 23:43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9 23:43

太多文字用六小時了成本資料,而家功夫约一成:burst:到唔夠:dizzy: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9 23:45 編輯 [/i]]

大隻西 2010-6-10 23:37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9 23:43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094246&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太多文字用六小時了成本資料,而家功夫约一成:burst:到唔夠:dizzy: [/quote]

你是優良的人種  求知態度可見。

meijik622 2010-6-11 02:26

跟B哥學野 啫!:handshake
真是想心樂事:givemefive:

學術研究好高:clap: ,唔係3,4天學得曬:$
而家行行下街,:loveeyes: 見到舊物,到會留意,是新還是舊物,開門定不開:shutup: 今天晚上試自己眼光在其他網內
睇物品,用2頁睇40篇主題,40件舊物品,约得四成中,開門:afraid: ,约六成睇輸左,要下功夫了:L

:verygood:
點到好,真心講一句
B哥,多謝你,指導細佬,及很,:bow: 教受呢方面專業知識:verygood: :verygood: :verygood:

meijik622 2010-6-13 23:47

b哥
點睇 呢定舊银
古董 滙號紋銀一錠.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6 21:44 編輯 [/i]]

大隻西 2010-6-14 01:32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3 23:4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35477&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b哥
點睇 呢定舊银
古董 珍寶陳記 滙號紋銀一錠. [/quote]

看就不識了 但舊銀錠很少造假  因為價值不大  只比材料價高些  K哥可以下山未:handshake

大隻西 2010-6-14 02:27

K哥知道這塊霉鐵是什麼?總之不理什麼價也要搶到手的!!

[attach]1366571[/attach]

meijik622 2010-6-14 12:16

[quote]原帖由 [i]大隻西[/i] 於 2010-6-14 01:3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36791&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看就不識了 但舊銀錠很少造假  因為價值不大  只比材料價高些  K哥可以下山未:handshake [/quote]


:L上山容意,下山難
有排學野

meijik622 2010-6-14 12:18

[quote]原帖由 [i]大隻西[/i] 於 2010-6-14 02:2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37397&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K哥知道這塊霉鐵是什麼?總之不理什麼價也要搶到手的!!

1366571 [/quote]

等一眼像刀抦中間個件鐵:loveliness:
請指導B老師:L

大隻西 2010-6-15 00:49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4 12:1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40242&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等一眼像刀抦中間個件鐵:loveliness:
請指導B老師:L [/quote]

那裡是老師:L鐵鐔即是劍格 這是我見過最古的日本鐔  一般所見都是江戶[清朝]以後的  這塊鏽鐵是奈良飛鳥時期  相等於中國的唐代  著名的日本刀便是這時期  由中國傳到日本開始發展。

hkgalbert 2010-6-15 01:03

老人貼些舊電臺錄音帶吧!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4月8日(星期一)晚上訪問香港艷星丁瑩(季景鈺)。

第一段講述丁瑩(季景鈺)如何進入香港的銀色世界。
[youtube]5zz6Iar2SAw[/youtube]

第二段講述丁瑩(季景鈺) 初到臺灣省復興基地拍片的經歷,《日月潭之戀》(1956年)、《馬車伕之戀》(1956年) 、七彩電影《甘蔗姑娘》(1958年) ;隨《小野貓》(1958年) 到南洋及暹羅登臺;首次演出粵語片《三女性》(1960年),與南朝鮮合拍香港首部伊士曼彩色特藝綜合體闊銀幕電影《火燄山》(1962年)。
[youtube]MmJykdvGWOI[/youtube]

meijik622 2010-6-15 01:10

hkgalbert 師兄
好動聽:loveliness:
:verygood: :verygood: :verygood: 仲有無其他,拜託:handshake

meijik622 2010-6-15 01:12

[quote]原帖由 [i]大隻西[/i] 於 2010-6-15 00:49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46899&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那裡是老師:L鐵鐔即是劍格 這是我見過最古的日本鐔  一般所見都是江戶[清朝]以後的  這塊鏽鐵是奈良飛鳥時期  相等於中國的唐代  著名的日本刀便是這時期  由中國傳到日本開始發展。 [/quote]


:L 好彩無估錯,b老師係咪收左你件正野:loveliness:

meijik622 2010-6-15 01:17

16號收野,先比各位看看是慧箭一套2支:loveliness: 吃了仙丹;P
付圖供參考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5 16:45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16 01:03

童玩之物,岀前一丁電車仔:loveliness:

大隻西 2010-6-16 01:06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5 01:1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47250&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16號收野,先比各位看看是慧箭一套2支:loveliness: 吃了仙丹;P
付圖供參考 [/quote]

啊!好靚百佳墨水筆真品  正百佳 :lol

大隻西 2010-6-16 01:11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4 12:1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40242&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等一眼像刀抦中間個件鐵:loveliness:
請指導B老師:L [/quote]

訓左教 冇必:dizzy::Q

大隻西 2010-6-16 01:15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6 01:03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58376&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童玩之物,岀前一丁電車仔:loveliness: [/quote]

O下[size=5]![/size][size=3]K哥玩出前  一丁[/size];P

大隻西 2010-6-16 02:24

中古將官用筆  價錢很貴不敢買  K哥請給意見:handshake

[attach]1368645[/attach]

[attach]1368646[/attach]

meijik622 2010-6-16 13:14

HERO 英雄? SHEAFFER犀非利 ?
有無多一張圖:loveliness:

meijik622 2010-6-16 13:16

肖羊圖騰方石 (有一眼)
床下底貨式:lol


在北京胡同古董店購買
1995约15年左右
呎吋:46mm 直徑
品石如圖藝術價值較高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6 13:20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16 13:17

龍鳳圖騰黑圓石 (有一眼)
床下底貨式:loveliness:

在北京胡同古董店購買
1995约15年左右
呎吋:48mm 直徑,品石如圖藝術價值較高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6 13:20 編輯 [/i]]

大隻西 2010-6-16 13:30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6 13:1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63684&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HERO 英雄? SHEAFFER犀非利 ?
有無多一張圖:loveliness: [/quote]

共產黨貨  最後兩張  點睇?1500人仔。

大隻西 2010-6-16 13:35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6 13:16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63705&ptid=342090][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肖羊圖騰方石 (有一眼)
床下底貨式:lol


在北京胡同古董店購買
1995约15年左右
呎吋:46mm 直徑
品石如圖藝術價值較高 [/quote]

第一件 緬甸玉玻璃種  舊工:verygood:  

第二件 看圖不清:dizzy:
頁: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K懷舊店,,,專貼舊物品,,新舊亦可,歡迎來貼,,,你的收藏品 一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