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s 2010-3-28 13:11
神道教
[color=black][b]神道[/b],日本的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color]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神道起初沒有正式的名稱,一直到公元5世紀至8世紀,汉传佛教經朝鲜半岛傳入日本,漸漸被日本人接受,為了與「佛法」一詞分庭抗禮,創造了「神道」一詞來區分日本固有的神道與外國傳入的佛法。是以在《日本書紀》〈用明天皇紀〉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現了「神道」這個稱呼。「神道」二字虽源自汉字,但实际上对此词的概念在汉语与日语中有所不同。汉字传入日本后,「神」字被用来表示日语中的「かみ」([i]kami[/i])。當時的日本人称已逝的人之亡灵为「かみ」,亦将认为值得敬拜的山神及树木、狐狸等动植物的灵魂称为「かみ」。「かみ」还包括一些令人骇闻的凶神恶煞。其後,人物神的歷任天皇、幕府將軍、功臣、武士等也漸漸被作為膜拜對象,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color]
[color=black]佛教初傳入日本時,神道信徒甚為反對。由中國渡來的有力氏族,例如蘇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擁護神道,反對佛教。佛教僧侶具有中國先進的知識,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時神道失勢,然至8世紀末,佛教僧兵的權力亢進,天皇欲制佛教的勢力,因而神道再度得勢,兩種宗教逐漸互相混合。至明治時期,百姓等信仰兩宗教。於是佛教寺院和神道的神社,兩者渾然。例外的是伊勢神宮,供奉天皇的祖先,屬於古神社。至江戶時代末期,國粹的神道理論家宣稱,兩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興「廢佛毀釋運動」。神道成為國家的宗教。雖明治政府承認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成為統治國民的手段。當時在日語中稱為「國家神道」。[/color]
[color=black]在日本国内約有1億600萬人信仰此教,佔日本人口比例近85%。[/color]
[color=black]神道大致有三種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個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創始人;民俗神道無嚴密組織,是農民自己祭祀農事和路神。明治維新後,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將神社神道定為國教,即國家神道,由政府出資資助。古來神道的祭祀神職人員、神主(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級神職人員一般都是世襲。明治政府不採傳統的制度,廢止世襲職。設置內務省中一部局來管轄全國神社,而神職皆成內務省的職員。又將古社中多數小者,由政府統籌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經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主流。[/color]
[color=black]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至100天內,都會被父母帶領參拜神社,在3、5、7歲的11月15日所謂三五七節要參拜神社,升學、結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時求籤,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禮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個神社門前有一個叫做“鳥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門楣上掛一鈴鐺,懸一粗繩,參拜者先要拉動粗繩,再大聲鼓掌以驚動神靈,然後雙手合一默默祈禱。一般不用下跪,但進入殿內須脫鞋。因日本大學升學競爭相當激烈,每年高考時,都有大批學生到神社祈禱。[/color]
[color=black]神社不設立靈牌。有一些具有重要任務的神社稱為神宮。[/color]
[color=black]比較重要的神道神社有:[/color]
[list][*][color=black]伊势神宫 [/color][*][color=black]明治神宫 [/color][*][color=black]热田神宫 [/color][*][color=black]日光東照宮 [/color][*][color=black]出雲大社 [/color][*][color=black]严岛神社 [/color][*][color=black]靖国神社[/color][/list]
wongengineer711 2010-4-6 19:00
謝謝大大提供 thanks !
swazsx 2010-4-15 04:12
【 謝謝合作;!!!!!】
[[i] 本帖最後由 victory999 於 2010-4-15 23:43 編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