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天水的清真寺很值得一游

HANS4591 2006-11-22 16:41

甘肃天水的清真寺很值得一游

国宝甘肃天水清真寺
作者: 绿化中华 来源: 子陵论坛 [url]http://bbs.ziling.com/[/url]今年6月,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秦州区的后街清真寺赫然在列,今年后半年中亚五国共同进行的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正式启动后,国家文物局评审初步推选32处景点作为现存的主要代表性遗产,后街清真寺又名列其中。www.2muslim.com }_|!s)f2A#x
  接踵而来的荣誉令人目不暇接,后街清真寺从未这样引人注目过。伊斯兰,穆斯林,islam,muslim,jamatkK#zM7Ut@)z
  初冬的一个上午,记者披着一身细碎的阳光走进这座小院时,并没有想象中的喧闹,这座跨越了600多年沧桑历史的寺院宠辱不惊地看待着这一切。
L2@ { a OruG~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  几个正在修缮干活的师傅打破了小院那份应有的静谧,在接待室记者见到了寺管会主任杨继生,就着一杯清茶,我们谈起了这座寺院不寻常的过去,也谈起了它注定更不寻常的今后……
({5Z%wZ?f^Ms伊斯兰,穆斯林,islam,muslim,jamat惯看历史600年
&u*f@bB8P#VD伊斯兰是我们的信仰  跟悠久浩瀚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相比,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寺院是微不足道的,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不是和杨继生主任这样细细谈论一番,我不会想到这座寺院会蕴藏着这样富足的“宝藏”。
i!iA#W^jS  后街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人民西路,占地面积1731平方米。创建于元代至正三年(1343),经明、清、民国多次扩建重修。该寺坐东朝西,面积1731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米。全寺建筑集中对称,其格局采用古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原则,以中国官式的木结构形式为主,其细部带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的装饰风格。由礼拜殿、宣礼楼、讲堂、碑亭、影壁、沐浴室等组成。?现存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顶礼拜大殿,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明成化四年(1468)再次扩建。建筑风格独异,由卷棚外廊、前殿5间、后殿3间组成,面阔19.3米,进深22.3米,总面积430平方米。殿面积较大,宽敞明亮。建殿内有两根粗大的明柱,系元代“移柱减柱造”遗风,有效地增加了使用面积。大殿上覆琉璃碧瓦,正脊为传统的莲花缠枝图案,拱桥上置火珠宝瓶;两端却严格遵循伊斯兰不崇拜偶像。
;GrR
wQV:J$N A?伊斯兰,穆斯林,islam,muslim,jamat  后街清真寺内寺内藏明清以来的石碑、匾额、楹联、手书经卷等文物。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阿拉伯文和汉文对刻的《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是甘肃境内最早的阿拉伯文碑刻,真实反映了天水地区的回民形成史和伊斯兰教传播史。清代《督宪禁止永不在寺装粮碑》是研究清代少数民族政策、伊斯兰教和回民社会地位的珍贵文献。穆斯林论坛[#Y|-M"\!\L9X*r;`H
  后街清真寺是甘肃境内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伊斯兰教建筑、为数不多的明代清真寺和历史上著名的西北回民文化中心。许多历史名人和伊斯兰学者往来其间,清代康熙皇帝曾为清真寺山门题写“清真古教”的匾额,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副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曾在此与当时哲赫忍耶学派先贤马元超唔谈,并题写了“兴教建国”匾额(这两块匾额均毁于文革时期)。天水后街清真寺也是中国伊斯兰哲赫忍耶学派穆斯林比较罕有的汉式风格清真寺,早在清代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761∼1765),中国哲赫忍耶派第一代穆勒什德(导师)马明心就曾在此传播苏菲派教理,并拥有一批信众。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第七代穆勒什德马元章、先贤马元超及多位教长长期在此讲学游坊并进行社会活动,为结束哲赫忍耶派自清代同治西北回民起义失败以来的半地下状态,赢得主流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迎来第三次振兴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天水后街清真寺在国际上也拥有一定影响,常有国际友人慕名来访。1998年马来西亚侨民刘宝军先生访问该寺,在马来西亚出版了大型英文画册《中国穆斯林一瞥》,将后街清真寺列为中国著名清真寺之一。穆斯林论坛
d"QA*x#`"L
  说起清真寺的建院选址,还颇有一点神秘之处。据考证,北宋年间天水境内,曾天降陨石,百姓认为,陨石降落之处是吉祥之地,后寺院选址理所当然就选在了陨石落处。这块陨石现就保存在寺院,它重逾千斤,呈朱砂色,俗称“牛心石”。
lsd"W
DQwww.2muslim.com  杨继生还给记者展示了一幅建于明嘉靖十三年,造型优美的四层木结构塔楼照片,名叫“姆拉楼”,可惜已毁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现仅存一块直径七十公分的大柱石,同时被毁的包括塔楼前的两棵千年香柏。
^_F1N5[?cU8V伊斯兰,穆斯林,islam,muslim,jamat伊斯兰是我们的信仰@.j,Q        HI-s1e
  “国宝”亟待保护
"Z8G
Z7U*_{$FMR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  在清真寺大殿走廊上,陈列着一幅《文革前寺貌全景模型图》,杨继生介绍,之所以要将它摆放于此,是全体教民都有一心愿,想通过各方的努力,将这座古寺恢复至历史上最鼎盛面貌,这其中,包括重建已被拆毁的“姆拉楼”。
;l0[0`~-\TM伊斯兰是我们的信仰  从一定角度来看,摆放在寺内的《模型图》,目前还只能是一个蓝图,但对杨继生及他所领导的寺管会来说,目前手头亟待处理的事还真不少。穆斯林论坛!YlA}k%t$qf2IO
  自从被公布为国保单位后,后街清真寺每天都会来一些参观的游客,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如按国家级文物保护规定去要求,后街清真寺在消防、防盗、保护等方面都还不具备开放的条件,寺管会成员都是义务兼职的,不拿一分报酬,平时寺里除了教长及几名学生外,日常管理的,就只有一名老王师傅,他可谓是“全才”,看门、扫院、做饭、烧水等全兼,这难免挂一漏万,杨继生介绍,就在前段时间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牛心石”不知被何人用凿子凿掉了两块,寺里发现后赶快凑了几千元钱请工匠给陨石做一个保护罩。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i
?:q"pA9bs;O~
但这只是小的,最让杨继生等揪心的是,大殿屋面出现了漏水,最麻烦的是,大殿的6个翼角都出现了问题,请古建修复专家来看了,毛病还挺大挺急,如不赶快修复,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但12万多预算做下来,杨继生等傻了眼,如果只靠教民捐款肯定是不现实的。
/Fi1rY+VJT6C伊斯兰,穆斯林,islam,muslim,jamat  石碑是寺院发展和变迁的“活化石”,特别是清康熙年间立的《重建清真寺碑记》,极具研究参考价值,但这块石碑一直没见天日,据寺坊老人回忆,这块石碑并未毁坏,文革时被回填垫高寺院时埋于地下旧水井口处,80年代又在上面盖了一幢小楼,很显然,这块石碑的价值远远高于这幢156平方米的小楼,但要“解放”这块石碑,就得拆除这幢小楼,这靠寺里力量明显是办不到的。 [url]www.2muslim.com-O%y&B)n[/url] o"@1M
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RG8Og3mA2N.UAk*\

CY
]2E1?2p,Q3gl0`:vu        p |;iq9r(z
  看着院中细碎的阳光,杨继生的心情怎么也灿烂不起来,现在他及寺管会的成员整天都盼望着修复大殿翼角的报告能被有关部门尽快批复下来。别的事情,只能缓一步再说了。
^x'Z/DoiL        @;B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但并不是没有让杨继生欣慰的事情,采访中,寺里的几个人告诉记者,后街清真寺历尽沧桑,能保存目前这个现状,得益于党和政府对民族宗教文化的重视,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被公布为“省保”、“国保”单位以来,更是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f)T&K}%?`1i.gh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  就在今年被公布为“国保”单位后不久,国家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亲临寺院,对清真寺文物及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
h*Nf!E&R穆斯林网络社区(JAMAT)  一个更为全面、完整的后街清真寺保护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鐵血將軍巴頓 2006-11-22 21:42

好多亂碼:oh::oh:

alia 2006-11-23 01:36

亂碼部份應該是圖片吧...???:soldier:

芝華士女朋友kay 2006-11-23 12:57

[quote]原帖由 [i]鐵血將軍巴頓[/i] 於 2006-11-22 21:42 發表
好多亂碼:oh::oh: [/quote]
好多亂碼 x 1000:oh::dizzy:

whererufrom 2006-11-29 20:25

very very good

player5354 2006-12-2 00:02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天水的清真寺很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