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o 2010-6-17 20:20
廟街
細個時好鍾意行廟街,好多野睇,有人賣藝,有人變魔術,有野食。而家,根本冇晒興趣。一來,樣樣規範化,個個檔口都畫一大小,全條街,只有某部分有野食,二來食物同以前差好遠,三來所賣既野已經今非昔比,周圍都有,上大陸仲平。
hkgalbert 2010-6-17 21:09
回復 1# 的帖子
全因港府(特區)管太多:沒有劏蛇表演、沒有粵劇!……失色的廟街!
bobbystar2100 2010-6-17 21:34
伯伯,聽講以前老廟有挖「貓眼酒」表演,有否聽聞?還有什麼獵奇?後輩願聞其詳!
上大人 2010-6-17 22:45
大傻賣頭腊已是逛廟街必圍觀之檔口
mygo 2010-6-18 03:22
[quote]原帖由 [i]bobbystar2100[/i] 於 2010-6-17 21:3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79132&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伯伯,聽講以前老廟有挖「貓眼酒」表演,有否聽聞?還有什麼獵奇?後輩願聞其詳! [/quote]「貓眼酒」?乜野黎呢?唔好話睇,聽都未聽過。以前有刀插美人,不過,未睇過,有個女仔走入個箱度,外面拮滿劍,一毫子埋去望一望,但冇錢,從未望過。翻新電池水,真係傻傻地,響舊舊電池底下拮個窿,用支棉花棒醮D翻新電池水塞入去,據說舊電明明點住個燈胆仔冇乜光,點完呢D水後即刻光晒,好似新電池咁樣。但點解話傻傻地呢?拮個窿響電池底,碳有毒物質走晒出黎,好易中毒,居然賣三毫子一支,後來讀書,阿SIR話係呃人既,搵鹽水就可做到呢個效果,但只限一次。晒相水,五毫子兩樽,先將第一支搽左落張紙度,再搽第二支,搽完在陰既地方等乾,再將張相底用玻璃及木夾夾住放響太陽下晒,晒一陣沖水洗淨,再掠乾就成為一張相,但相底咁大就係咁大,冇放大功能。
[[i] 本帖最後由 mygo 於 2010-6-18 10:30 編輯 [/i]]
mygo 2010-6-18 03:28
仲有一樣比較古怪,到今日仍係一個謎,有些好似一個一安士金幣咁大既圓形物體,淺金色或銀色,外面有個透明膠盒裝住,賣五毫子,幾次好奇,問人地係乜野,十次十次俾人鬧:細路仔,問呢D野黎做乜,唔好咁多事!
到底有冇師兄知呢D到底乜野?我懷疑係避孕套等物品,如果唔係唔會俾人鬧,但諗番,個時有呢D咁既野咩?
維圓阿伯 2010-6-18 15:22
回復 6# 的帖子
以前社會封閉保守
你說的金仔朱古力物體
如你所猜.... 正是避孕套
當年D小販大叔叫 '金袋'
我都莫明其妙以為是聖旦禮物
;P
mygo 2010-6-18 18:38
[quote]原帖由 [i]維圓阿伯[/i] 於 2010-6-18 15:2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6813&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以前社會封閉保守你說的金仔朱古力物體如你所猜.... 正是避孕套當年D小販大叔叫 '金袋'我都莫明其妙以為是聖旦禮物;P [/quote]
呵呵,多謝解答,原來那時已有避孕套,點解咁既形狀既?入面得一個定點?
我大左後曾經諗過,會唔會係花士苓之類既潤滑劑添。
meijik622 2010-6-18 19:24
[size=6]廟街(Temple Street)[/size]
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街道南北走向,連接文明里及佐敦道。曾有不少電影以廟街取景。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
名稱由來
清朝時期,廟街的中段建有一座天后廟,即油麻地天后廟,廟街因而得名。另一方面,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的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為主,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香港年輕一輩,多以「老廟」作為廟街的俗稱。
歷史
1950年的廟街。
廟街早於1887年的九龍地圖上已有紀錄。當時廟街分為兩段,以油麻地天后廟為界,以北一段被稱為「廟北街」,以南一段則稱為「廟南街」[1]。由1920年代開始,天后廟對出的廣場(俗稱「榕樹頭」),開始發展成大笪地式的休憩場地,帶動了廟街附近不少販賣雜物及小食攤檔的存在。廣場對出一帶的街道眾坊街(英文為 PUBLIC SQUARE 以前曾譯為「公眾四方街」),也是由這個廣場得名的。
1968年,香港政府擬在天后廟的廣場的附近興建梁顯利社區服務中心,引起該處經營的200多個流動小販對搬遷安排的不滿。在油麻地街坊會及香港警方協調後,政府決定在廟街及上海街近榕樹頭一帶劃出面積3呎乖4呎的攤位作安置之用,但須經過抽籤分配。
1975年3月,當時的香港市政局在廟街劃出「小販認可區」,使廟街原有的小販得到有系統的管理。廟街的小販認可區包括文明里至眾坊街一段,以及甘肅街至南京街一段,共有近600多個劃定位置供小販擺賣。攤位本來在傍晚開始營業,1998年中部份的營業時間更改由中午開始。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8 19:49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18 19:26
特色
用來做特色煲仔飯的炭爐
每天從傍晚時份開始,廟街路邊的攤檔便會陸續開始營業。攤檔售賣的物品相當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裝、手工藝品、茶具、玉器、古董、廉價電子產品,以至是成人用品(condum)都有。而在天后廟外有不少看相算命的攤檔,有時候附近還會有傳統粵劇表演。早年更曾有一些武師在此表演賣藝及賣藥。
除此之外,廟街內也有不少富有香港本土特色小食的攤檔,包括海鮮、煲仔飯及各類麵食等等。由於價錢大眾化,而且口碑不俗,深受居民以及外地遊客歡迎。
廟街亦開設有一些麻雀館,部份已有數十年歷史,甚有傳統文化特色,光顧多屬老一輩人士
對媒體的影響
廟街在不少香港電影和一些有香港作為場景的外地電影均會出現,通常被描寫成為一個龍蛇混雜、充滿犯罪行為的地方。此外,無綫電視的電視劇集《廟街·媽·兄弟》,也以該條街道作為故事場景香港有一些歌手在廟街特別受歡迎,其中包括尹光和夏金城。他們唱作出廟街的地道文化和庶民心聲。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8 19:31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18 19:32
[size=7]將於明年五月落成的廟街牌樓,設計古色古香。[/size]
[size=7]區議會設計圖片[/size]
【SUN特搜小組記者朱先儒、李嘉怡報道】在金融海嘯和豬流感雙重夾擊下,訪港旅客首當其衝下跌,以夜市聞名、為本港一大旅遊景點的油麻地廟街,商販生意暴跌六成。政府無力救市,廟街惟有自救。油尖旺區議會為重振廟街聲威,撥款逾三百萬元,破天荒為廟街興建永久地標——逾十米高的中式牌樓,預計明年五月落成。連串活動亦強勢出擊,包括年底舉行的廟街節及出版介紹廟街的旅遊天書,而玉器市場更會搬入廟街,務求將廟街打造成全球首屈一指的夜市。
曾被旅遊天書選為全球最佳市集之一的油麻地廟街,受金融海嘯和豬流感打擊,顧客銳減,約二百三十檔商販生意暴跌六成。為重振昔日風光,油尖旺區議會今年撥款三百零八萬元,為廟街南北兩端入口,各建一個牌樓,成為全港首個地標式的建築物。
受金融海嘯和豬流感打擊,廟街商販生意暴跌六成。 朱先儒攝
牌樓高十點五米、闊八點九米,分別建於甘肅街和佐敦道與廟街的交界,將於下月中動工,預計明年五月落成。牌樓採中式設計,有中式青瓦、龍鳳形捲尾飛簷,飛簷下方鋪有「龍鳳呈祥」和「松鶴延年」之意的特製花板磚,古意盎然。至於「廟街」兩字,則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的書法老師戚谷華所題。
廟街布滿不少睇相、占卜的檔口,成為一大特色。 資料圖片
玉器市場遷入添吸引力
「好多遊客去到廟街,想搵個地標影張相都冇,牌樓落成後,對遊客有吸引力。」油尖旺區議會推動本土經濟及旅遊業工作小組主席葉傲冬指出,廟街是本港最有本土特色的地方,興建牌樓只是推廣廟街的第一步,區議會還有很多計劃配合,例如聖誕節將推出油尖旺區旅遊天書,重點介紹廟街,預計印刷四萬二千本,免費向旅客派發。
此外,政府為配合中九龍幹線工程,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會在明年收地拆卸,在重建之後,玉器市場將會搬到上址,有關工程預計二○一四至一五年完成。葉說:「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將廟街南北分開,拆卸後成條廟街將更加連貫,玉器市場搬埋入嚟,令廟街更豐富。」
復辦廟街節主打懷舊Feel
停辦四年的廟街節亦將在今年十二月復辦,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表示,商會已向區議會申請撥款十萬元,計劃在今年十二月一日至三日在行人專用區舉行廟街節,現正待審批。他說,廟街當年與大笪地並稱「平民夜總會」,六、七十年代的榕樹頭唱曲、講古、睇相、賣武、賣藥、鬥蟋蟀、馳名的「大傻髮蠟」、特色小食等,都令人難忘,今年廟街節亦以懷舊為主題,重現當年風貌。
陳錦榮坦言,去年金融海嘯已令訪港旅客大減,今年又有豬流感,令主力做歐美旅客生意的商販「冇啖好食」。「內地個人遊客覺得廟街貨品內地都有得賣,根本唔會幫襯;以前東南亞或非洲商務客,會去廟街入貨,但佢哋依家可自由進出內地,已經唔會再嚟廟街;歐美遊客係廟街最大客源,商販都寄望牌樓落成及連串活動帶旺廟街。」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8 19:49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18 19:34
廟街所以得名,是因為該處有一座天后古廟,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相傳為了讓善信有樹蔭乘涼,廟前空地種了多棵榕樹,後來人群漸多,開始有人在榕樹頭賣唱、玩樂器、講古、睇相、賣武等,小販也來擺賣食物、藥油、衣服等,平民夜總會式的「榕樹頭」逐漸形成,並向兩旁街道擴展,成為廟街。
五十年代末已在廟街榕樹頭擺檔的甘錦良,是廟街販商商會會長,可謂是最老資格的「廟街人」,見證了廟街興衰變遷。良哥表示:「五、六十年代最興旺,當時正值電台啟播初期,我賣原子粒收音機,三十蚊一部,係高檔貨,買得起好架勢o架!」
說起最膾炙人口的廟街事物,良哥不假思索:「『大傻髮蠟』好出名,係山寨廠做嘅,好多住新界嘅人都會特登出嚟買;仲有『花天七心口碎大石』,睇到人嘩嘩聲o架!」炒蜆、煎蠔餅、炒粉麵等小食,亦令人回味無窮。
八十年代的廟街十分熱鬧。 黑白資料圖片
meijik622 2010-6-18 19:38
廟街煲仔飯,蠔餅
原來現在的煲仔飯賣得好鬼平,一個窩蛋牛肉飯都係18元,一個臘腸雞飯都係25元正,加個20元細蠔餅,每位40元有找,食得又飽,感覺份外滿足!
在早來的冬天,係廟街露天被寒風吹到口水鼻涕流,兩條傻佬對住個熱辣辣的煲仔飯,筷子篤住蠔飯,湯匙括著飯蕉,大口大口吃下去,「一句點滴在心頭」,都咪話唔過癮。
超級好味就未至於,總算貨得對辦吧,28元個的季節食品,每年至少吃一次就唔好太多要求囉,風味行先!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8 19:39 編輯 [/i]]
meijik622 2010-6-18 19:41
吳松街熟食市場---大牌檔
[[i] 本帖最後由 meijik622 於 2010-6-18 19:44 編輯 [/i]]
mygo 2010-6-18 19:44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8 19:26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9134&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特色用來做特色煲仔飯的炭爐每天從傍晚時份開始,廟街路邊的攤檔便會陸續開始營業。攤檔售賣的物品相當多元化,包括男性服裝、手工藝品、茶具、玉器、古董、廉價電子產品,以至是成人用品(condum)都有。而在天 ... [/quote]
多謝資料。
以前廟街仲有太多太多和現在唔同的地方。
廟街分南北,以榕樹頭為界,現在北面街檔仍有飲食熟食之類,而南面則已沒有食的攤檔了,代之而起的是兩面的街舖才作飲食。
廟街以往五時多開檔,落雨一定冇人開檔,冇人爭位,個個擺檔理所當然,亦唔使霸位,有一條不成文的規例,不知何時開始,要劃位管理欏牌。
最初的廟街除了街道馬路兩旁擺滿攤檔外,中間馬路都一樣有攤檔,甚至行人路近馬路邊,一樣有攤檔。而行人路邊攤檔多是售賣手表、唱片及訂造洋服等。
時至今日,廟街似已失去了原有特色,很多攤檔行業都冇左,最少見的,就是度身訂造洋服或恤衫西褲了。其他變魔術、賣武等更是絕跡。
所謂特色冇左原因之一是管得緊,其次是這類的認可區在港九已有不少,再加上大陸開放,所賣的各類物品格亦不便宜,很多人都會到大陸購買,本地人買之甚少,代之的是外來遊客為主要銷售對象。
meijik622 2010-6-18 19:46
单眼佬凉茶鋪:loveliness: :loveliness:
meijik622 2010-6-18 19:47
资料,,,爆貼,,,完了:victory:
meijik622 2010-6-18 19:51
[quote]原帖由 [i]mygo[/i] 於 2010-6-18 19:4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9284&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多謝資料。
以前廟街仲有太多太多和現在唔同的地方。
廟街分南北,以榕樹頭為界,現在北面街檔仍有飲食熟食之類,而南面則已沒有食的攤檔了,代之而起的是兩面的街舖才作飲食。
廟街以往五時多開檔,落雨一 ... [/quote]
:loveliness: 唔好客氣 !
hkgalbert 2010-6-18 21:18
[quote]原帖由 [i]bobbystar2100[/i] 於 2010-6-17 01:34 PM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hk/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79132&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hk/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伯伯,聽講以前老廟有挖「貓眼酒」表演,有否聽聞?還有什麼獵奇?後輩願聞其詳! [/quote]
你指生劏雄貓取其腦槳及一雙「虎眼」來浸眼睛孖蒸,醫治遠年癆疾的表演嗎?
如前所述連人見人憎的「蛇」;97後都不能生劏取其「蛇膽」來浸燒酒,何況是寵物貓!
mygo 2010-6-19 03:27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8 19:2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9120&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廟街(Temple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街道南北走向,連接文明里及佐敦道。曾有不少電影以廟街取景。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 ... [/quote]
師兄張相有相當年份了,大發麻雀館已不在多時了!雖未入過麻雀館,也懷念中。
[[i] 本帖最後由 mygo 於 2010-6-19 03:30 編輯 [/i]]
mygo 2010-6-19 03:35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8 19:3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9235&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廟街煲仔飯,蠔餅原來現在的煲仔飯賣得好鬼平,一個窩蛋牛肉飯都係18元,一個臘腸雞飯都係25元正,加個20元細蠔餅,每位40元有找,食得又飽,感覺份外滿足!在早來的冬天,係廟街露天被寒風吹到口水鼻涕流,兩條 ... [/quote]
蠔餅睇見好想食。
以前一毫子一碟烚蜆,靚仔時成日企響車仔檔度食,小販用一個鍋煮了一鍋醬汁,橙紅色,酸酸甜甜,食時每個人拿蜆自己去鍋中醮醬汁而食,風味猶勝現今之炒蜆,唔知有冇師兄試過?
mygo 2010-6-19 03:38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8 19:3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9199&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廟街所以得名,是因為該處有一座天后古廟,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相傳為了讓善信有樹蔭乘涼,廟前空地種了多棵榕樹,後來人群漸多,開始有人在榕樹頭賣唱、玩樂器、講古、睇相、賣武等,小販也來擺賣食物、藥油、衣服 ... [/quote]
師兄張相,影者應站在廣智戲院及恭和堂間的馬路拍攝,懷舊,實至名歸!
mygo 2010-6-19 10:34
[quote]原帖由 [i]meijik622[/i] 於 2010-6-18 19:32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89183&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將於明年五月落成的廟街牌樓,設計古色古香。區議會設計圖片【SUN特搜小組記者朱先儒、李嘉怡報道】在金融海嘯和豬流感雙重夾擊下,訪港旅客首當其衝下跌,以夜市聞名、為本港一大旅遊景點的油麻地廟街,商販 ... [/quote]
唉,其實真係好難做得番以前相似架啦。
有好多行業,式微就式微,冇再復活,唔通大傻賣頭臘,仲會有人買?
講番其他,賣武、講古都好難有搵到人黎做了。
pantyjoe 2010-6-19 17:14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suewong 2010-6-19 17:31
[quote]原帖由 [i]pantyjoe[/i] 於 2010-6-19 17:1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99774&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記得細個 (80年代初),老豆老母耐不耐就帶我地一家五口去 "老廟" 食野,細路仔好開心。蠔餅隔離以前好似有檔賣鹹書;另外有一檔係食 "豬紅蘿蔔",係由一對老公公老婆婆主理,推車仔,車仔上有支氣燈,好好味。大果仔 ... [/quote]
男女大不同, 唔只爸媽冇帶我去, 20 多歲時, 聽到 [url=http://forum.timway.com/f/thread-369852-1-1.html][color=#0000ff]廟街[/color][/url] d "蛇更" 好味. 亞哥都唔肯陪我去. 話品流複雜....:L
mygo 2010-6-19 18:53
[quote]原帖由 [i]suewong[/i] 於 2010-6-19 17:31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99919&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男女大不同, 唔只爸媽冇帶我去, 20 多歲時, 聽到 廟街 d "蛇更" 好味. 亞哥都唔肯陪我去. 話品流複雜....:L [/quote]
呵呵,我五六歳就響廟街蒲,十歲未夠,問老媽子欏兩毫子自己走去廣智戲院睇黃飛鴻了。
mygo 2010-6-19 19:00
[quote]原帖由 [i]pantyjoe[/i] 於 2010-6-19 17:14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99774&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記得細個 (80年代初),老豆老母耐不耐就帶我地一家五口去 "老廟" 食野,細路仔好開心。蠔餅隔離以前好似有檔賣鹹書;另外有一檔係食 "豬紅蘿蔔",係由一對老公公老婆婆主理,推車仔,車仔上有支氣燈,好好味。大果仔 ... [/quote]
呵呵,整完好新淨架,但聽聞話會整壞隻表既喎。
講起公公婆婆。廟街以前有一對公公婆婆,推車仔賣玩具,一般都係一元以下的玩具而已。靚仔時冇錢買,公公婆婆就搞D「潛籌」D野出黎,所謂「潛籌」,就係抽獎,開出既牌仔對到號碼就可欏到個份獎品。
「潛籌」如果抽唔到冇晒。「豆零」就咁冇左。細路仔好可憐。一般「潛籌」既都係咁。但呢對公公婆婆好好人,一樣收「豆零」潛唔到都俾番一粒糖,當你儲夠四粒糖,又可番去抽多次。
呢對公公婆婆十分慈祥,只能在記憶中回憶佢地笑容。
manxcat 2010-6-19 22:57
上年上油麻地停車場影廟街,兩間麻雀館都摺埋,
昔日兩個大招牌變得暗淡無光,好冇癮。:'(
bobbystar2100 2010-6-20 04:44
[quote]原帖由 [i]hkgalbert[/i] 於 2010-6-18 21:18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190137&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指生劏雄貓取其腦槳及一雙「虎眼」來浸眼睛孖蒸,醫治遠年癆疾的表演嗎?
如前所述連人見人憎的「蛇」;97後都不能生劏取其「蛇膽」來浸燒酒,何況是寵物貓! [/quote]
伯伯,這是聽我家父回憶的事情來的…
聽講老廟的確曾有人生殺貓公,即場用貓眼浸酒給客人享用,聽講可以明目…
且有取老貓作「龍虎鳳」野味,未知伯伯可有親聞?
(小弟本是愛貓之人,罪過罪過)
hkgalbert 2010-6-20 09:54
回復 29# 的帖子
九龍城的「三六」(黑狗肉)較合老人口味;不過都是當年廣州市的較惹味!
「龍處鳳」指「飯剷頭毒蛇、老貓、烏雞」,當眾劏之,剁成幼絲,滾成一煲,成火山孝子的補藥湯也。當年老人尚算年青,黃臉婆亦比那些廟街阿姑省鏡,老人當然沒有幫趁過,所以不能答您是甚麼味,不過蛇肉與雞肉都是甜的,那種湯應當也是鮮甜的。順帶一提,「龍處鳳」與「貓眼酒」、「蛇膽酒」皆是同一幫人做也,絕不浪費。特區政府若真想推廣觀光事業,就發出容許在廟街制造「龍處鳳」、「貓眼酒」、「蛇膽酒」、「三六」的牌照吧!:lol
再發些「廟街阿姑」牌,讓那些雙失的 MM,有「工」可返,更要作21世紀大革新,新發「廟街姑爺」牌,讓一眾年青力壯的學生哥遁合法手段賺取零用,發洩「精」力,實行趁暹羅病,擺佢命,盡搶它的觀光客!
[youtube]2jo4MRyV40w[/youtube]
[youtube]rysUspSUetY[/youtube]
[youtube]CW9S6Kz82bA[/youtube]
[[i] 本帖最後由 hkgalbert 於 2010-6-20 02:05 編輯 [/i]]
suewong 2010-6-20 17:13
[quote]原帖由 [i]mygo[/i] 於 2010-6-19 19:00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00737&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呵呵,整完好新淨架,但聽聞話會整壞隻表既喎。
講起公公婆婆。廟街以前有一對公公婆婆,推車仔賣玩具,一般都係一元以下的玩具而已。靚仔時冇錢買,公公婆婆就搞D「潛籌」D野出黎,所謂「潛籌」,就係抽獎,開 ... [/quote]
1 向覺得 mygo 粵語片知識豐富. 而家知道係因為你記性好...
mygo 2010-6-20 18:22
[quote]原帖由 [i]suewong[/i] 於 2010-6-20 17:13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10715&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1 向覺得 mygo 粵語片知識豐富. 而家知道係因為你記性好... [/quote]
哈哈, Sue姐過獎了,不過細個D 野真記得好清楚。:loveliness:
36D 2010-6-21 12:38
最鐘意去老廟做"校服褲"。仲有一條麻甩佬坐在地上,身旁放個喼仔賣春藥。又有一個講故佬,成日話爆明星秘聞,講到緊張處,唔該幫襯買粒和順欖先啦!:lol :lol :lol
ces 2010-6-21 16:40
..................
ces 2010-6-21 16:41
.....................
ces 2010-6-21 16:42
....................
mygo 2010-6-21 23:27
Ces兄:謝謝資料。第二張廟街 1974真的是 1974年嗎?望告知。背景看到有南園酒家,此酒家應於1970年前已拆卸,即是說圖片應比1974年還要早拍。南園酒家現為廟街及吳松街間的熟食市場。 上面一張彩圖,有幾個穿白衣女人合照的,相信是那時的理髮店的洗頭/修甲員工,後面的應是廣利理髮店。再後一點,有間森陰可怖的店舖,是花轎./死人燈籠/抬亭的租賃店,樓底十分高,好黑,有點陰森,兒時很怕經過那裡。
[[i] 本帖最後由 mygo 於 2010-6-21 23:29 編輯 [/i]]
ces 2010-6-22 01:57
回復 37# 的帖子
第二張廟街 1974真的是 1974年嗎?
Sorry not sure. Photo found in the internet
mygo 2010-6-23 19:56
[quote]原帖由 [i]ces[/i] 於 2010-6-22 01:57 發表 [url=http://forum.timway.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1227176&ptid=369852][img]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第二張廟街 1974真的是 1974年嗎?Sorry not sure. Photo found in the internet [/quote]
謝謝,這些料已很難得了。
u540 2010-7-2 11:59
http://forum.timway.com/f/images/smilies/default/loveliness.gif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