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儒法管治

大鐵人 2015-6-15 23:35

儒法管治

儒法管治
先秦諸子百家中"儒家與法家"的都提出相反的管治理論。
法家提倡以法治國,(代表人物,管仲、韓非子,
儒家提倡以仁治國。(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律人sv律己
心理上
儒家的起初與法家都認為,人之初性本惡,"惡就要管",但管理上各走極端,
法家管的是別人,認為必須用制度制衡別人行為,
儒家管的是自己,認為必須而自修自律自己行為。

單向sv雙向
人與人關係上
法→水流去,意指上下關係,
法家認為,萬物皆有序,如水,必是由上而下。
人的能力、地位和需求,都有層次之分,如「君傳臣,父傳子」。
人與人關係上都應以階級單向發展,只要上者有權,下者有責,萬事都能順利進行。

仁→兩個人,意指平等關係。
儒家認為,人出生本質無異,內心發展都相同,遇善則善,遇惡反之。
如要關係良好,自己應先以仁為本以禮相待。
*仁→同理心,能處處以對方立場和感受出發。
*麻木不仁→只關心自己,不關注別人。

治身sv治心
治國上
法家認為君主愛民或重情義,只會使人民恃寵生驕,會帶來管治危機,只有用嚴刑峻法,才會安定。
因此國以法行先,法理下,人人平等。

儒家認為靠法律管治不是一種理想政治,強權只會帶來人心惶惶或物極必反。
自願總比強迫好,法制上應而道德教化為本,仁政德治。
因此反對一切刑罰和殺戮以鎮壓人民的提動。

單靠道德與法律都難以治國,所以兩者兼用,自己可外儒內法,管治可先法後儒,才得其精要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儒法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