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鐵人 2015-7-13 00:39
空論不空²
空論不空²
佛學空論
與西方空論有截然不同的概念,
西方空論概念主要是如何運用空間,
佛學空論概念主要是如何保留空間。
佛學是心物二元論,
所以空論分為;
1,唯物的空間有限論,2,唯心空色不異論。
1,空間有限論
A,容量:空間限制
是指實體中所預留的可放置空間,如碟上或杯中可存放的空間。同等質量的的物品容量可不一樣。
B,放空:騰出空間
任何物品的存放量與承受力有限,這是本質問題,不能改變。
同時,如空間放置物品越多,相對能儲存量越少。
空間用了就無法放置新物品,
如要,你就先把不用的物品棄置。
觀念一樣,人不丟掉舊有觀察,就無法接受新事物。
(內心超出負荷是痛苦的源頭)
2,色空不異論
沿自《心經》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中;
空→無物的空間,(虛無)
色→有物的空間。(實存)
A色虛空實:
他們認為在「現實世界」中雖然"空"是虛無,但"空"一直存在不動,所以真實存在。
反而物質雖然有實體,但一直流動著,所謂存在只是假象。
你意為擁有,其實只是大家相交的緣。
B為何不異?
他們認為人的心態直接影響虛實,
正如,事物在看前,但你不在乎,這實也是虛。(色即是空)
反之,物而緣盡,但你一直記掛,這虛也是實。(空即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