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Web Hosting | 外賣系統 | Server colocation | Web Shop System | Makeup course |

查看完整版本: 南昌西漢古墓挖出黃金堆 數量驚人 (海昏侯墓)

tiramisu8888 2015-11-24 15:11

南昌西漢古墓挖出黃金堆 數量驚人 (海昏侯墓)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西側昨日出現數量驚人的金器堆,包括數十枚馬蹄金、兩盒金餅等。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說,這是目前在國內西漢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發現。

據《新浪》報道,此前,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之日,專家曾發掘出土兩枚馬蹄金,其底部刻有一個「上」字。當時專家分析稱,這個「上」字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代表「上幣」。因為在西漢時期,黃金屬於上幣,青銅鑄造的五銖錢屬於下幣。另一種可能是,「上」字代表這個馬蹄金是由上林苑三官鑄造的,而上林苑三官是漢武帝時期鑄造錢幣的機構。

至於昨日發掘到的黃金堆,張仲立認為,這批黃金的來源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性。他說,有文件記載,漢武帝曾鑄造了一批黃金,從目前觀測來看,南昌海昏候古墓目前出土的這一批黃金和記載裏的很相似。所以這些黃金很有可能都是當時朝廷贈予墓主的。

[url=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40/0/8/7/10400873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008739&mdate=1118134949]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40/0/8/7/10400873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008739&mdate=1118134949[/url]

[color=blue]西漢古墓能逃過2000年來的盜墓者,真係不幸中的大幸。[/color]

[[i] 本帖最後由 tiramisu8888 於 2016-1-20 12:59 編輯 [/i]]

tiramisu8888 2015-11-24 15:15

「豪宅」海昏侯墓,已解的和待解的七大謎團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階段性發掘成果一經公布,就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專家對出土文物的解讀,生動地勾勒了西漢王侯的奢華生活場景,但目前仍有多重謎團待解。

謎團一:為什麼說「漢墓十室九空」?

看過小說《鬼吹燈》的讀者,都知道「摸金校尉」的厲害。「摸金校尉」是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

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所設軍銜,依靠盜墓取財來貼補軍用;部隊打到哪兒就盜到哪兒,哪座隨葬品多就盜哪座。漢人一向講究「視死如視生」,加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盛世,經濟發展水準較高,貴族階級厚葬成風。這一時期的高等級墓葬也成為「摸金校尉」們的重點對象。因此,考古界人士常說「漢墓十室九空」。

謎團二:海昏侯墓為何保存完好?

海昏侯墓並非「完璧之身」,考古工作者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兩個盜洞。其中一個是2011年被村民發現的,深約14米,直通主槨室的中心位置。但萬幸的是,棺槨外層覆蓋了多層木頭保護,盜墓賊沒能打通,且主棺並不在槨室正中。另一個則在墓室的西北角,洞內留下一盞五代時期的燈具,考古專家據此判斷其為古代盜洞。但五代的盜墓賊也沒能進入主槨室,僅僅損壞了西北角的幾個漆箱。

據史料記載,東晉時期江西曾發生一場大地震。這為海昏侯墓提供了天然屏障。西元318年發生在豫章郡的大地震,使原來的海昏縣等豫章古縣淹沒到鄱陽湖中,也讓海昏侯墓墓室坍塌,被地下水淹沒。而當時人們不具備水下盜墓的條件,該墓得以倖免。

謎團三:1個墓園9座墓,如何確定海昏侯本人的墓?

海昏侯墓園中有兩座主墓、七座祔葬墓和一座車馬坑,那麼如何判斷哪座墓才是海昏侯本人呢?

記者瞭解到,侯和侯夫人兩座主墓佔據了墓園最高亢、中心的位置,有東、西兩座封土,西為侯,東為侯夫人,均呈覆鬥形。而土丘墳的形狀從戰國時起即以方形為貴,即覆鬥形。七座祔葬墓、一座車馬坑主要分布在墓園東南面、北面和西面。

其中,封土堆是最主要的判斷依據。海昏侯墓封土堆上覆蓋的雜草、灌木、荊棘非常濃密,從外觀上看,其封土堆比左側侯夫人墓顯得小一些。但考古專家們分析,漢代以右為尊,右側封土堆下的墓主人可能更尊貴。果然,當考古隊對兩個封土堆的地表進行清理後發現,西漢海昏侯墓的封土堆明顯要比侯夫人墓封土堆大,而且夯土、祭台等也都比左邊的大。

謎團四:海昏侯墓的槨室為什麼看著像「豪宅」?

海昏侯墓結構呈居室化傾向,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使用漢代葬制的西漢列侯墓,之前發現的一些漢墓多沿用楚制。其槨室面積達400平方米,由甬道、東西車庫、回廊形藏閤、主槨室構成,布局完整,說其像一座地下「豪宅」一點也不誇張。

回廊的功能分區十分清晰:北回廊按功能區分為衣笥庫、錢庫、糧庫、樂器庫、酒具庫;西回廊按功能區分為武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東回廊按功能區分為廚具庫;南回廊甬道兩側為車馬庫;甬道按功能區分為樂車庫。此外,每個功能分區均發現有屬遣策一類的帶有文字的木牘和各式造型的青銅燈。其中木牘文字墨書,屬漢隸,在全國漢代考古中是最集中的一次發現,說明這位海昏侯不僅「豪」,而且很有文化。

謎團五:海昏侯墓和長沙馬王堆漢墓相比,誰的考古價值更高?

在此前發掘的西漢列侯等級墓葬中,以長沙馬王堆漢墓最受關注。

從墓葬的保存情況來看,海昏侯墓葬更勝一籌。國家文物局特派專家組對海昏侯墓葬的評價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但是,馬王堆漢墓的墓園沒有保存下來。

此外,馬王堆漢墓中丞相利蒼的墓在唐代就已被盜,其後又經多次盜掘,破壞極為嚴重,棺槨倒塌,大量文物被毀,墓主人的遺骸散亂不堪。而海昏侯墓則沒有古今盜墓賊得手過。

從出土文物數量上來看,馬王堆漢墓共出土3000餘件文物,海昏侯墓除主槨室外已出土萬餘件文物;從文物珍貴程度上來看,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女屍和大量帛書文獻震驚世界,而海昏侯墓也出土了青銅火鍋、鐵罄等首次發現的珍貴文物。最令人期待的主棺目前尚未打開。

謎團六:有沒有可能出土玉衣?

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是用玉片製成的玉衣。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而成,稱之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分別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記者瞭解到,1949年以來,大陸已發現玉衣逾20件,金縷玉衣僅5件。

列侯作為秦漢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等,地位僅次於皇帝和諸侯王。列侯下葬時是否身穿玉衣?如果穿,是什麼等級的玉衣?儘管目前多數專家認為,出土金縷玉衣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其當過27天的皇帝,會不會有例外呢?這些謎團,只能等待開棺定論。

謎團七:墓主人最可能是哪一代海昏侯?

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史料記載有4代。第一代海昏侯為漢廢帝劉賀,即第二代昌邑王;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劉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劉保世,新朝時一度被削藩貶為庶民;第四代是劉會邑。

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具傳奇性,一生經歷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漢武帝的孫子、第一代昌邑王劉髆的兒子,曾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目前,有多種跡象表明墓主很可能是劉賀,如,很多「昌邑款」的漆器,上有「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樣,據專家介紹,這些是漆器的製作時間,正好是劉賀當昌邑王的時期。

此外,還發現了書寫墓主給朝廷奏摺副本的木牘。但專家也表示,如果棺內能發現劉賀的印章或者有他名字作落款的木牘,方能成為認定墓主身份的關鍵性證據。

[url]http://www.storm.mg/article/74404[/url]

whm_8810307 2015-12-16 17:43

对历史的研究要以第一手资料为根据

tiramisu8888 2015-12-16 21:30

[quote]原帖由 [i]whm_8810307[/i] 於 2015-12-16 17:43 發表 [url=http://xocat2.com/f/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7137936&ptid=725106][img]http://xocat2.com/f/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对历史的研究要以第一手资料为根据 [/quote]

能有第一手資料自然最好,沒有的話也只能依靠二手資料了。

laiyatkwan20 2015-12-29 21:38

真的太驚人!

tiramisu8888 2015-12-30 22:35

惊人发现 汉废帝刘贺葬在新建

2013-03-04     北方网
本报昨独家获悉,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出了墎墩墓主身份,计划4月发掘主墓室

2011年3月的一天,沉睡了2000多年的墎墩古墓被“惊醒”,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来自全国的考古人员和江西考古工作人员携手发掘,欲共同揭开这座古墓的神秘面纱。新建县墎墩墓考古发掘不仅是我省今年文化工作要点之一,更要冲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昨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随着墎墩墓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墓主人的身份也得到了初步的推断。据介绍,该墓埋葬的可能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这对于了解神秘的海昏侯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规格墓葬全国罕见

在新建县大塘坪观西村,有一座被村民称为“墎墩山”的山包,著名的墎墩古墓就埋在这座面积大却不高的山包下。这座被发掘了两年之久的古墓,其东北面为铁河乡的汉代紫金城遗址,所以这座墓葬在发现之初就受到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两年来,全国最顶尖的考古发掘人员陆续参与该墓的挖掘工作。

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记者,古墓的单体面积虽然不是很大,但随着发掘的展开,周边又发现了更大的墓葬区域。“它是一个大型的地下陵墓,陪葬规格非常之高,这种高规格的古墓在长江以南地区几乎没有发现过。”但正是由于墓葬规格太高,发掘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被列为“机密”。

据了解,2011年10月27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阎亚林,陕西省考古研究员焦南峰来到新建县大塘坪考察墎墩古墓考古发掘工作。前来考察的文物专家认为:铁河紫金城遗址为汉海昏侯都城,铁河古墓群,墎墩墓为汉代海昏侯的陵墓区,该地区是研究西汉侯国历史最典型的地方。阎亚林实地视察后说,海昏侯国都城城址、陵园遗址保存完整,轮廓清晰,为江南地区首见,全国罕见。

墓主可能是汉废帝刘贺

昨日下午,记者在南昌历史文化丛书《岁月峥嵘成古今——南昌历史风云》中找到了一些历史线索:凝结了西汉一段历史的昌邑古城,位于今新建县北部昌邑乡游塘村附近、鄱阳湖西岸,距县城约80公里。考古专家说,曾震惊一时的江南规模最大的汉代古墓群——铁河汉代雷氏家族墓葬群也是在新建县被发现的。

据悉,墎墩古墓埋藏在面积广而不高的小山包上,这与汉代堆土为冢的墓葬形式极为相似,墓东北面又是汉代紫金城遗址。对于外界一直猜测的墓主身份,在记者多次采访之下,考古工作人员终于松口向记者透露,通过对墓本身的埋葬形式以及陪葬品等的研究,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座汉墓。“从该墓发掘出的陪葬品和五辆马车来看,加上对墓葬规模面积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初步推断有可能是仅仅做了27天皇帝的汉废帝刘贺之墓。”至于出土哪些文物和墓地的种种细节,考古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机密”,不便透露。

计划4月发掘主墓室

据史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是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岁月峥嵘成古今——南昌历史风云》上记载,被贬江西的刘贺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病死于生活了4年的昌邑城。

“刘贺的身份极为复杂,既当过皇帝又当过王和侯,在历史上比较少见,所以墓葬有可能是按照皇帝级别的规格下葬的。”考古人员介绍,由于主墓室还没有进行发掘,所以这一切都只是初步的推断,“如果墓主人真是刘贺的话,那么附近城池的遗址应该就是海昏侯都城的遗址。”

如果墓主人身份推断正确,且根据刘贺当时的特殊身份,则有可能按帝陵形式下葬,那么出土文物中也可能会有汉帝陵常见的陪葬品汉俑和兵马仪仗?对于记者的提问,樊昌生说,该墓的一切都得等官方消息出炉,一切都需要等主墓室发掘后才能知道。

目前,整个墓区的发掘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如果顺利的话,4月左右会对主墓室进行发掘。

落魄废帝南昌郁郁而终

汉代历史上悲剧性人物刘贺,是封建社会皇室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汉朝早已谢幕,历史的沧桑把属于刘贺的一切都融进了泥土之中,但墎墩墓的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进行和推断,让我们再一次注意到这位在南昌郁郁而终的汉废帝。

据介绍,被废后的刘贺,一直被朝廷猜忌。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刘贺被贬斥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县一带做了海昏侯,海昏属豫章郡。刘贺为了抵御强盗侵扰和阻挡鄱阳湖的洪水,在海昏侯国封地上建起了一座高高的土城,同治《新建县志》上称其居所为石姑宫(又作石姥宫)。土城仍按照刘贺原来昌邑王的封号,命名为昌邑城(在今新建县北部的昌邑乡游塘村附近)。

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贺在南昌的生活是非常抑郁的,尽管奉诏移居,朝廷并未放松对刘贺的戒备。生活的入不敷出加上又曾受到强盗的侵扰,刘贺身心伤害极大,4年后就病死在了昌邑城。”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雍正《江西通治》卷一百一十记载,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种种迹象看来,这个墎墩墓主是刘贺的可能性极高。”

轉自:[url]http://www.chnmuseum.cn/Default.aspx?TabId=138&InfoID=88796&frtid=40&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url]

tiramisu8888 2016-1-20 12:58

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发布时间:2016-01-12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    点击率:529

  2011年3月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和新建区文博单位,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北约500米的墎墩山上,发掘了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园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占地共约4万平方米,由园墙、门、门阙、两座主墓和7座祔葬墓、寝、祠堂及园寺吏舍等建筑构成,其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侯和侯夫人两座主墓同茔异穴,占据了墓园最高亢、中心的位置,两墓共用一座寝和祠堂。其东、北两侧为祔葬的家族成员墓,每座祔葬墓前均有祠堂。

  海昏侯墓西侧有一个车马陪葬坑,出土实用高等级安车5辆、马20匹。侯墓规模宏大,上有高达7米的覆斗形封土,下有“甲”字形墓穴,墓穴内建有面积达400平方米的方形木结构椁室。椁室设计严密、布局清晰,由主椁室、过道、回廊形藏閤和甬道构成。椁室中央为主椁室,周围环绕回廊形藏閤,在主椁室与藏閤之间辟有过道,将主椁室与藏閤隔开。甬道位于椁室南部中央,其南、北两端有门与主椁室和墓道相通。其中主椁室高约3.4米,高出其周围回廊形藏閤约0.4~0.5米,面积约60平方米,由东、西室两部分构成,东室比西室大一倍,棺柩位于东室东北部。藏閤按功能区分,北藏閤自西向东分为衣笥库、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西藏閤从北往南分为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东藏閤主要为厨具库(“食官”库);甬道主要为乐车库;甬道东、西两侧的南藏閤为车马库。

  通过对海昏侯墓周边5平方公里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发现了以紫金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结合文献记载,基本确认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紫金城址即为汉代海昏侯都城,紫金城址西面和南面为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贵族和平民墓地。

  5年来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勘探面积共约1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土金器、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简牍等珍贵文物约1万余件。

  在海昏侯墓发掘和保护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参与了文物保护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地理信息系统、航空拍摄、三维扫描、延时摄影、数据库建设等数字化采集和记录技术,在整个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价值。该墓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其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明确,是西汉中晚期列侯等级墓葬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西汉列侯等级的墓葬制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迄今出土的1万余件遗物,形象地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以紫金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的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遗址,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海昏侯墓地处文献记载的西汉昌邑王(海昏侯)刘贺的封地。车马陪葬坑内出土了精美的鎏金、错银青铜车马器,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相似。在墓园内还发现了多处等级很高的礼制性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带有“食官”、“脯酹”、“籍田”、“海”、“南昌”、“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造”、“昌邑十一年造”、“元康三年十月”、“元康四年六月”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根据迄今的考古发现推测,墓主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可能性最大。

(文章由考古杂志社提供)

轉載自中國考古網:[url=http://www.kaogu.cn/zixun/kaogux]http://www.kaogu.cn/zixun/kaogux ... 20160113/52742.html[/url]

[[i] 本帖最後由 tiramisu8888 於 2016-1-20 13:01 編輯 [/i]]

tiramisu8888 2016-9-19 21:25

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

[youtube]NY8zpNomWBc[/youtube]
[youtube]aauWhvRckfM[/youtube]
[youtube]QHDZOcpyuYY[/youtube]

[[i] 本帖最後由 tiramisu8888 於 2016-9-19 21:27 編輯 [/i]]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昌西漢古墓挖出黃金堆 數量驚人 (海昏侯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