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鐵人 2018-4-20 12:09
人格之一❰本性❱
人格之一❰本性❱
<文/陳衍中>
壹)人格:
是指人的性格,
人格整體由兩部分組成;
⒈是先天的本性,
⒉是後天的性格。
貳) 本性:
本→原本,
性→特性,
本性→生物與生俱來就有的特質。❨固有的❩
這些都刻在人及各種物種的遺傳基因裡,
屬先天就具備的,
亦會無意識形態下,
引領思想。
作用是滿足本能需求的慾望,因此實際上它只會為需求和慾望辦事。
叁) 用途:
本性主管理生理需求,
連結身體和意識部分,有幫維持生命及為作出行動指引。
肆) 行動指引:
它只為本體需求提供對應指引,包括三大範疇;
⒈維持生命:
對身體的條件反射,如;
倦就要休、
餓就想食、
缺氧揾氣。
⒉保存生命:
對環境的條件反射,如;
擇木而棲、
觀察四週、
危險就走。
⒊延續生命:
對生命與生命連繫,如;
團結合作、
愛的繁衍、
保護護幼。
伍) 性本善?性本惡?
本性只是提供基本指引,因此不會分辨"善惡、是非、好壞"等等觀念,誰分辨善惡?
答:"自我意識"分辨。
陸) 三種"我"的互動:
本我❨本性❩、自我❨性格❩、超我❨理性❩的合作
人在處事上,它們都順序出現,各有天職。
⒈本我→提供正確方向指引,
這必定是正確,絕對不會有錯,
如;餓就揾食物。
⒉超我→提供方法與條件,
主要是對應外來環境,從不停對環境學習,所得到的認知(知識技術) 。
當你知識、技術與世界觀越宏大,所擁有的方法技術越精確,因此有層次之分,
如;揾食可以;①買的、②煮的、③偷的、④借的、➄問的、⑥搶的和⑦換的!
⒊自我→衡量與選擇
是以自己為中心點的意識體系。包括;自身(感覺、價值、道德、性格)
得到指引後,它會因應超我的方法與條件,再作出衡量及選擇,如;
①何時應該食?
②應該食什麼?
③應該如何食?
④應該食多少?
★因此"自我"才有"道德、是非、錯對等觀念。
柒) 本性是否難移⁉
它屬先天當然不可能改變,
像電腦或手機的原廠設定。
人或物種的基本設定都一樣,
但隨著能力、條件不同,表現形式各異。
但,既然它只為"需求和慾望"辦事,
只要改變"需求和慾望"的問題就成。
捌) 需求與慾望:
需求與慾望每人都有,問題在每個人對其渴求度和敏感度有所不同,
為解人也人很敏感有些人不敏感?
答案就是<習慣>
玖) 習慣成貪:
人當習慣很快能滿足需求和慾望時,對其感覺的敏感度會增加,反之不立刻滿足,對其感覺敏感度會逐漸減少,例如;貪食,
一個人不是平時不愛吃,突然非常貪食,當中是由習慣演變出來。
過程是:當一個人習慣每餐都多吃少少,胃部習慣了飽的感覺,胃逐漸變大,變大了就會索取更多,久而久之養成貪食習慣,甚至依賴。
拾) 真正修行:
並不是叫人改變或禁止"本性",
因本性能改能禁就不是"本性",
這只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而是從不同的"處理經歷",
提升"超我"的層次,
使自己擁有更多更好的知識與技能❨智慧❩,
從而讓"自我"有更有利有效的選擇,
情緒自然更好更穩定。
★而行養知,而知養智,而智養心,心明養性。
拾壹) 比喻:
你是足球員,正輸1比0,臨完場前,你準備射龍門,對方球員故意踢倒你,你會如何?
你會憤怒嗎⁉
⒈如果我說:對手是日本隊,你會否更憤怒⁉
⒉或我說:這場只是示範不計分,你會憤怒嗎⁉
⒊我改說:這是慈善賽,勝方要捐巨款,你又會憤怒嗎⁉
你的個人本質與事情結果不變,
但你的觀念或目標改變,
態度情緒亦跟隨改變。
人格心理
beautiful 2018-4-29 05:15
亦會係由阿賴耶識蘊藏著過去無量世的善惡業[color=#444444][font=Arial, MingLiU, PMingLiU][size=14.6667px]或非善非惡[/size][/font][/color]業, 帶到今世來, 成為各人自己現世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