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heng 2007-4-26 13:05
[野史乱弹]孔雀胆,一个蒙古公主的末世哀愁
南国何年桂女笺,
蕊黄金粉斗芳妍。
风流应自锦江传。
佛幌烟煤犹自馥,
蛮方文物也堪怜,
为君重染古苔篇。
——(明)杨慎《浣溪沙》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文学家,状元及第的杨慎因“大礼仪”事件被贬云南,这是杨慎政治生命的大不幸,但对他的学术、文学生命来说却开启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壮阔之门,对云南文化更是一件幸事。杨慎在云南考察山川名胜,探访风土人情,收集南诏和大理的遗存典籍,先后编写了《云南山川志》、《滇载记》《滇行记》《滇候记》等书,是研究云南地方史志的重要资料。
杨慎的这首《浣溪沙》,“咏蒙段时遗笺,伪公主桂所制,上有印记。”词里写的彩笺,是云南蒙段时期的一位公主所制,到了明代,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袭,依然蕊黄金粉,精美如旧。从彩笺的制作上看,明显受到了蜀中汉文化的影响。汉家文化加上南蛮风韵,为其蒙上了一层奇丽而迷离的色彩。词小序提到的“蒙段”,似乎是指唐代南诏时期,我开始一看到“蒙段”,却立刻想起的是元末的云南,那时蒙古和段氏家族分庭抗礼,也正是“蒙”“段”共同执掌云南的时候。而且元末云南的蒙古公主美丽多才,同样是身兼几个民族文明的优长。
公元1253年,忽必烈亲征云南,攻灭大理国,将云南全境纳入元朝版图,从此结束了云南与中原若即若离的局面。而大理皇族段氏却并没有因此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安抚云南各民族的情绪,元朝赐大理末代君主段兴智为“摩诃罗嵯”,家族世袭大理总管,还掌握着一支以白族和彝族为主的军队。元朝末年,各地兵荒马乱,云南也受到波及。以梁王为首的蒙古宗王尔虞我诈,自相残杀,削弱了蒙古在云南的统治。此消彼长中,大理段氏势力则得以攀升。云南因此形成了以中庆(昆明)为中心的蒙古梁王和以大理为中心的段氏家族对抗局面,双方武攻文斗不息,虽然梁王处于主动地位,但也始终不能消灭段氏。“蒙”“段”都对对方无可奈何,段氏势力终蒙元一朝,始终活跃在滇西。
就在中国境内的蒙元政权大厦将倾的时候,云南的蒙古梁王和段氏家族之间却突然停止争斗,进入了不寻常的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