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汽槍 | 軍服 | 直升機 | War Game | 軍用品 | 軍事模型 |

發新話題
打印

日軍的十大敗仗1

日軍的十大敗仗1

二戰爆發前,日本人曾自稱近600年對外沒有打過敗仗。窮兵黷武的日軍由此妄自尊大,大肆對外擴張,先是發動了侵華戰爭,並向蘇聯挑釁,接著在東南亞挑起事端,繼而在太平洋與美軍拚殺……然而,回顧日本軍隊二戰時期的作戰史,其敗績紀錄卻給了狂妄的軍國主義者一記記沉重的耳光。

1、哈勒欣:偷襲不成反遭滅頂之災
侵佔中國東北三省後,日本人便開始對蘇聯遠東地區蠢蠢欲動。1939年5月初,日軍悍然發動哈勒欣戰役,藉以試探蘇聯遠東地區的軍事實力,也想通過與蘇聯和中國兩線作戰,提高國際威望,同時,還想切斷蘇、中聯繫,阻止蘇聯對中國抗戰的援助。幾天之內,日軍就擊潰了哈勒欣河西岸的蒙古邊防部隊。根據《蘇蒙互助條約》,駐蒙俄軍與蒙古騎兵會合,阻止了日軍的繼續前進,將戰線穩定在邊界線上。蘇共當局敏銳地認識到,這決不是一場尋常的邊界衝突,接下來肯定還有激烈戰役,如果讓日軍「北進」陰謀得逞,勢必會讓納粹德國覺得有機可乘,那樣俄軍將面臨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史達林一方面命令加強遠東軍區實力,一方面急調朱可夫將軍指揮迎戰日軍。
6月22日到26日,日軍空軍先後三次侵犯蒙古領空,蘇聯空軍給予了有力回擊,最後日軍不敵俄軍,以損失上百架飛機的代價草草收場。8月中旬,日軍調集7.5萬人、182輛坦克和相當數量的火炮和飛機,組建成第六集團軍,準備與俄軍決戰。

朱可夫根據敵我形勢建議主動出擊,在日控哈勒欣河東岸地區與敵決戰,即以佔優勢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突襲日軍兩翼,迂迴至其後方達成合圍目的,而後逐步殲滅。這個想法得到了史達林的首肯。朱可夫斷定日軍無法及時調動增援部隊,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快速機動部隊。因此,只要俄軍能夠出其不意地發動側翼進攻,一場殲滅戰就已經勝利了一半。這就要求戰役準備必須保密,並且要施以欺騙行動。為此,俄軍制訂了周密的作戰預案,採取了許多偽裝措施和反情報手段,所有部隊調動、兵器配置、現地勘察等行動,都以「隱蔽」二字為第一要求。朱可夫下令印製了幾千張傳單和《戰士防禦須知》,並且故意讓日軍「偶然」得到它們。俄軍還使用易於破譯的密碼通信,大講秋冬季防禦的問題。為了偽裝部隊的運動,俄軍調來大批音響器材,模擬飛機飛行、坦克開動和構築工事的打樁聲。起初,一有聲音,日軍就向俄軍陣地射擊,十幾天之後就習以為常,對任何聲音都不在意了。最保密的東西要算是戰役計劃本身了,總攻計劃由朱可夫親自擬定,各兵種司令員只根據他的批准分別制定相關計劃。所有作戰文書,一律只有一名特選的打字員負責。至於各級指揮人員,到行動開始前4天,才按由高到低的級別逐次受領任務𧝁戰鬥前3個小時,才向士兵傳達戰鬥任務。這些隱蔽和欺騙手段收到了奇效。日軍認為,俄軍無意、也無力發動一場進攻戰役,只能消極防禦,自己一邊掌握著戰役的主動權。日軍計劃8月24日發動進攻,而8月20日正好是星期天,大批日軍將校軍官休假,有些甚至外出遊玩去了。朱可夫果斷抓住這一良機,8月 19日,俄軍側翼進攻部隊進入進攻出發陣地𧝁20日凌晨5時45分,炮火準備開始𧝁8時45分,俄軍發起全線總攻。

鋪天蓋地的炮火轟擊,一下子把日本人打蒙了。日軍各級指揮觀察所、通訊設施幾乎全部被摧毀。炮火在日軍陣地四處開花,日軍根本摸不清俄軍的進攻動向。經過三天激戰,23日傍晚,俄軍完成了對日軍第六集團軍的合圍,開始分割殲滅。其間,日軍曾派出增援部隊,但半路上被俄軍頂了回去。被圍日軍企圖衝破包圍圈,同樣遭到了失敗。8月30日,日本第六集團軍全部被消滅。1939年8月底,日本平沼內閣在一片聲討聲中辭職。9月15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協議,決定結束哈勒欣河流域的一切戰鬥行動。哈勒欣之戰讓日本人飽嘗「北極熊」的厲害,從此以後,日本軍隊再也不敢「北進」。

2、崑崙關:「鋼軍」魂斷雄關
1939年9月,歐洲大戰爆發,日軍決定利用英法捲入歐戰,無暇東顧的時機,出兵廣西,進攻雲南,切斷中越交通,斷絕中國西南的國際補給線,進一步封鎖中國,威脅重慶,達到其以軍事行動配合政治逼和的目的。

11月15日,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在強大的海軍和空軍掩護下,偷襲廣西沿海的欽州灣,並於24日攻佔南寧,隨後主力北上,先後攻佔了高峰隘、崑崙關。在崑崙關附近公路的東西兩側,中日雙方軍隊仍形成對峙局面。崑崙關是南寧的北大門,中國軍隊要收復南寧,控制南寧至賓陽的公路,首先要攻克崑崙關。12月16日,蔣介石下達反攻命令,並指派杜聿明的第五軍擔負反攻主力。18日,杜聿明命令部隊向崑崙關發起進攻。在戰車、火炮的掩護下,進攻部隊猛烈衝殺,銳氣十足。據守崑崙關的日軍難以抵擋,陣地連失。戰至中午,攻擊部隊已連克崑崙關外圍各據點,迫近崑崙關附近的九塘。經過兩天激戰,攻擊部隊雖然接近崑崙關,但還沒有真正攻佔有利地形。為爭取主動,杜聿明命令第一師左翼部隊向653高地發起攻擊。第一師官兵以高昂的代價奪取了這場關係戰役全局的戰鬥勝利,佔據了極其有利的地形。隨後,第一師又攻下了羅塘高地。此間,日軍第二十一旅團急忙支援羅塘,在七塘附近被圍困,突圍中日軍傷亡慘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受重傷,不久不治身亡。在進攻羅塘的同時,杜聿明命令二零零師向界首附近高地攻擊,日軍據險阻擊,難以近敵。此時,中國空軍出動4架戰機支援,日軍想當然地以為是自己的飛機,急忙鋪下信號板,標示自己所處位置,不料遭到沉重打擊,亂成一團。二零零師官兵乘機蜂擁而上,一舉拿下界首南段的制高點。至此,崑崙關附近的3個高地,均被中國軍隊控制。

二零零師佔領界首南端高地後,頂住了日軍的瘋狂反撲,但還有一部分陣地尚在日軍手中。12月29日夜,杜聿民命令新編二十二師擔任主攻任務,攻擊尚存的日軍陣地,向崑崙關口推進。同時,葉肇第六十六軍577團擔負左翼配合,第五軍第一師擔負右翼配合。經過激烈爭奪,攻擊部隊最終沖上日軍陣地,守軍大部被遷,餘者紛紛潰逃。據守崑崙關的日軍見中國軍隊緊緊咬住潰逃日軍,無法發動火力,頓時陣腳大亂。第五師趁勢衝進崑崙關,掃蕩崑崙關守敵,將其悉數全殲。中國軍隊掃清崑崙關附近的殘敵後,又繼續向南追擊。1940年1月3日,終於在九塘附近佔據主要高地獲得了崑崙關的外圍屏障。至此,崑崙關戰役取得了最後勝利。

崑崙關戰役歷時20天,是自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攻堅戰的首次勝利。日軍此役有4000多名士兵喪生,100多人被俘,幾乎全軍覆沒。當時日軍的作戰日記有這樣的記載:「數日以來,當面之敵對我猛烈攻擊,其戰鬥力為對華作戰以來從未遭遇者,因此傷亡極重,實足寒心。」

3、平型關:日軍深陷泥濘被「腰斬」
1937年9月,侵華日軍分3路南下,進犯華北各地。9月14日、16日,日軍先後佔領廣靈和淶源,企圖奪取平型關,一舉突入長城內,打開晉東北的門戶,進而攻佔太原。

就在日軍想突破平型關時,八路軍一一五師開赴華北抗日前線。林彪根據幾天偵察掌握的情況,決定在平型關設伏,關起門來打狗。9月24日,伏擊部隊冒著傾盆大雨,到達伏擊區,利用地形掩護,布下天羅地網。25日拂曉,天氣轉晴,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4000餘人,乘坐300餘輛汽車,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區。由於雨後剛晴,道路泥濘不堪,再加上山穀道路狹窄,日軍車輛、人馬連成一線,行進緩慢。伏擊部隊抓住有利戰機,突然襲擊,迫擊炮首先發火,接著,步槍、重機槍一齊發射。毫無防備的日軍被打得暈頭轉向,一輛輛裝滿彈藥的軍車中彈起火,火光衝天,道路被炸燬,日軍隊伍動彈不得。經過短暫慌亂後,日軍散開隊形,利用汽車做掩護,進行還擊。一一五師立即以一部衝入日軍隊伍,把日軍攔腰截成幾段;另以一部迎頭截住日軍,封閉了日軍竄逃之路。日軍隨即陷入四面包圍之中。下午1時,八路軍一一五師全線出擊,將日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共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多輛,並繳獲大量武器裝備。這是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心士氣,增強了抗戰必勝的信念。

4、沖繩:十萬日軍垂死一線
1945年春美軍佔領硫黃島後,為掌握琉球群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權,建立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決定攻佔沖繩島。日軍則決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於沖繩島附近海域,同時以陸軍部隊堅守沖繩島,為本土決戰爭取時間。

當時守島日軍總兵力為10萬餘人,其中包括第三十二集團軍的2個師和1個混成旅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由日本聯合艦隊第二艦隊和潛艇部隊,以及駐九州、台灣的航空部隊擔負抗登陸支援與掩護任務。美軍參戰兵力為45.2萬人、艦艇1500餘艘、飛機約 2500架,由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統一指揮。擔任登陸任務的第十集團軍由第三陸戰軍和第二十四軍組成,轄7個師18.3萬人,其中第二十七、第七十七、第八十一步兵師為預備隊。由美英聯合航母機動部隊和美第二十、第二十一戰略轟炸部隊負責掩護和支援。

3月18日,美軍開始空襲九州、四國和台灣。同時,第十集團軍各突擊梯隊進行海上航渡。23日起,艦載機和艦炮對慶良間列??和暴露的防禦設施,消滅日軍近海攻擊艇隊。26日,第七十七步兵師在慶良間列島登陸,取得艦船停泊場和後勤補給基地。4月1日晨,開始對沖繩島實施直接艦炮和航空火力準備。第三陸戰軍和第二十四軍在羽具岐南北9公里地段登陸。當日,共4個師約6萬人及大批坦克、火炮登陸,軍佔領沖繩島中部地區,將該島攔腰切斷,並開始向北部和南部主陣地發動進攻。6日,日海軍第二艦隊由日本向沖繩航進,企圖與美海軍艦隊決戰。翌日,美快速航母編隊駛往九州西南海域迎戰,其艦載機擊沉日軍「大和」號戰列艦及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從而解除了海上威脅。4月6日至6月22日,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對美軍艦船發動了10次大規模攻擊,雖取得一定戰果,但對整個戰局未產生重大影響。美第三陸戰軍順利向沖繩北部推進,至4月21日佔領該島北半部和伊江島。第二十四軍向南進攻,遭日軍頑強抵抗,進展緩慢,24日突破牧港防線。爾後,美軍調整部署,第一陸戰師、第七十七步兵師投入南線作戰。5月4日,日軍發動總反擊失利,被迫收縮陣地,在美軍兩翼包圍態勢下於29日放棄首裡防線向南轉移。6月4日,美第六陸戰師由牧港海岸向小祿半島登陸。17日,第二陸戰師第八團在喜屋武登陸。22日,美軍突破日軍南部防線。次日凌晨,日軍第三十二集團軍司令牛島滿及其參謀長剖腹自殺,沖繩戰役宣告結束。

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慘重,整個第三十二軍全軍覆沒,10萬餘名官兵喪生,7400餘人被俘,損失7830架飛機和20艘艦艇,島上約7萬居民傷亡。在海上,日軍海軍聯合艦隊幾乎喪失殆盡,基本喪失了戰鬥力。美軍佔領沖繩島後,打開了通往日本的門戶,達到了為爾後進軍日本本土建立戰略基地的目的。


相關搜索目錄: 汽車 射擊 運動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