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戰場對二戰的貢獻 [打印本頁]

作者: Tom11211    時間: 2014-1-22 01:55     標題: 中國戰場對二戰的貢獻

一九四一年二十月七日早上

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在實戰指揮官南雲忠一中將的指揮下

對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戰略要地~~珍珠港~~進行了大規模的偷襲

這種不戰而宣的攻擊,正式掀起了太平洋戰爭的序曲

相對於海軍的戰果,日本帝國陸軍由寺內壽一上將所帶領的日本南方集團軍

向英、美、荷、法等西方列強的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發動攻擊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殖民國家的軍隊在面對日軍的攻勢毫無招架之力

短短百天之內日軍就攻陷了上述國家在東南亞的戰略殖民地

日本海、陸軍的作戰能力在這個時候才被西方國家所敬畏

同時西方國家對於能獨自和日軍苦戰數年還不投降的中國也投以敬佩的眼光

一九四二年中日軍在攻佔南洋和東南亞的目標後,日本大本營擬定了更宏偉的戰略

日本大本營計畫兵分三路

一路向東進攻,企圖攻佔中途島,進而窺視夏威夷,將美國的軍力擋在東太平洋外

另一路兵鋒指向東南,攻佔澳洲,隱定日軍對東南亞地區的控制

第三路則是向西攻入緬甸,並藉幾策動印度反抗英國。而且可以同時切斷中國最後對外一條的國際道路。迫使中國投降

若這三路計畫成功,日軍就可深入中東產油地和德軍會師

屈時整個歐、亞大陸都會在軸心國的勢力範圍

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

日軍攻佔在此已是國力的極限了

再也抽調不出兵力來完成上述的計畫了

日軍的兵力由最初的一九三七年的十七的師團擴張到五十八個師團

但超過三分之二的軍力被在他們眼中落後、貧窮的中國軍隊所牽制

使得日軍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完成全面性的戰略

日本大本營在“中國事變“無法如期的解決下

而南方戰線又急須用兵的情況下

日本政府一直希望能夠設法解決中國戰場的問題

以便抽出三十個師團的兵力(約八十萬人)調到南太平洋去

所以中、日雙方其實有進行檯面下的談和

一氣勢高焰的日本軍方所開出的條件卻令人出乎意料的寬大

日本政府希望局勢回到七七事變前

也就是說日軍撒出他們目前所佔領的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

只保留東北的關東軍來防禦蘇聯

但中國政府一口回絕,認為必須回復到九一八事件之前的中國

在沒有共識之下,中、日兩國的談判便破局

強弩之未的日軍

身陷在在中國廣大的戰場

無可奈何

一九四二年八月美軍開始反攻

向瓜達卡納島的日軍發動攻勢

從此在太平洋戰線上的日軍開始節節退敗

直到戰敗為止




歡迎光臨 香港 Xocat Forum 討論區 (http://p.xocat.com/p/)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