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36D 於 2008-6-11 15:48 發表
小弟依稀記得可以坐两人,頂蓋是两個圓形玻璃罩,有两枝吸氣管,稱在淺水地區,在內人員可自行透過吸管呼吸,節省氧氣咁話
情况似乎愈址愈遠, 似是天方夜譚, 那怕只是時間久遠, 巳是40年前經歷, 恐有點模糊, 得需摷回相片及草圖印證. 現得有前筆亦對此有印象, 令老搜有了鼓勵, 亦祈望各前輩有所補充.
有関潛艇的製造是確實的, 當時是較低調. 而其中的裝造技術並不能與後期拍攝鐵達尼號之小型潛艇相比.有關資料, 容後再述.
現首先講講造艇之構思大綱.
在68年間, 因有遠親在田下灣(現時坑口巳填海之無線電視新廠址)飼養海魚, 故時有機會出海. 當年曾在本港東海域九針群島多次潛泳時, 認識了一對比利時籍之夫婦, 我們其後成了好友.他們對潛水運動十分熱衷. 後在報章上得知他們兩人曾在地中海潛水打撈到一艘比利時國家的古代沉船, 當時政府給了他們一大筆獎金, 自此, 他們甚麽工作也沒有興趣, 只熱愛到世界各處海洋潛水打撈, 而時有收獲. 當然亦要睇準當地政府對打勞的法例. 其後多次獲其來信邀請參加其行動. 最後與其夫婦之相遇是1991年在東印尼之弗羅勒斯島潛泳, 當其時因急流關係致使一個潛水攝照師意外出了事, 自此與該比利時夫婦沒有联絡了.
說回來, 該比利時夫婦當年臨離港時送了一幅手繪的在港海域之一艘沉船位置圖給我, 囑咐我有機會可碰碰運氣搜尋.
原來該草圖是記載着一艘日本沉船, 名叫白銀丸號, 當年載上了數十噸金銀珠寳, 預算戰後從香港運回日本天皇祖國之際, 被盟軍戰機發現炸沉於香港與大陸交界水域內, 而一直未有被打沉之訊息.
當年為證實白銀丸號沉船事件, 經商議後, 到海事處找到了該白銀丸之沉船位置資料, 位置大約在屯門龍鼓灘斜出之伶仃洋處 ..... - 待續 -
[
本帖最後由 老搜 於 2008-6-13 20:4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