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汽槍 | 軍服 | 直升機 | War Game | 軍用品 | 軍事模型 |

發新話題
打印

八路軍的.....百團大戰

八路軍的.....百團大戰

(轉自維基百科)

百團大戰又稱晉南遊擊戰,是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由中國共產黨八路軍(十八集團軍)包括120師、129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共約40萬人發動以破襲戰為主的對日戰役,也是八路軍除了平型關戰役外唯一參與較具規模的游擊戰。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一百零五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作戰背景:


日本出於戰略要求從
1938年秋開始政治誘降,希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議和;而在另一方面,汪精衛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個「國民政府」,以「和平反共建國」為號召,意圖拉攏支持反共的人民。同時國共衝突不斷,雙方互不信任。八路軍部分將領認為日軍有可能西進,於是擅自決定發動一場較大規模破襲戰打擊日軍。


華北局勢:


1939年,國民政府成立晉察冀敵後戰區,鹿鐘麟任戰區總司令。同時1939年,山西閻錫山發動晉西事變,1940年初雙方和解。1940年春季,華北八路軍在山西省收編國民革命軍九七軍,將戰區總司令鹿鐘麟逐出省外。
1940年四月至六月間,日軍以第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一師團為主力,在山西省南部進行春季晉南戰國民革命軍約8萬)、鄉寧作戰國民革命軍約3萬)、晉南反擊戰國民革命軍約4萬)。共軍在中日作戰前退避一旁,等國民革命軍退出後再獲取漁翁之利,特別是第一戰區積極追求共黨地盤之擴大,引起日軍內部的關注與探討。
抗日根據地,由於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日本侵華的戰略要地華北的發展日漸壯大,日本軍隊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長城、華北、東北的部分軍隊,以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為依託,對華北地區的抗日力量連續發動大規模掃蕩,並在荒原挖溝築堡試圖阻礙抗日力量的進攻,實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囚籠政策」,藉此控制並逐漸縮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兩次掃蕩,將集中於華北地區30餘萬日軍、滿洲國軍隊的分佈點不斷增加,力量分散。這對華北地區的八路軍集中優勢力量展開大規模進攻提供了有利條件。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13 11:46 編輯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barbara 體力 +20 精品文章 2009-7-13 22:05
  • barbara 威望 +20 精品文章 2009-7-13 22:05
  • barbara 金錢 +20 精品文章 2009-7-13 22:05
  • cobo616 體力 +3 精品文章 2009-7-13 17:31
  • cobo616 威望 +3 精品文章 2009-7-13 17:31
  • cobo616 金錢 +3 精品文章 2009-7-13 17:31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百團大戰經過:
八路軍原定動員兵力為22個團(晉察冀10個團,129師8個團,120師4個團),重點破襲正太路,其次破襲平漢路、同蒲路北段和白晉路。為了攻擊的突然性,未經中共軍委批准展開了戰鬥。戰鬥開始後,各根據地又有不少部隊參加了戰鬥,參戰總兵力達到105個團。
百團大戰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戰役最早由8月20日晚8點開始的華北交通要道破襲戰為序幕,當時正太鐵路是日軍獲得山西煤炭資源的重要通道,也是對晉察冀邊區等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的據點的主要分布區,同時井陘煤礦也在這條鐵路上。因而正太鐵路成為戰役第一階段的主要戰場,集中了30個團的兵力。
作戰初期八路軍兵力部署異常隱蔽,日軍直至戰鬥打響才發覺中國軍隊的動向,日本方面將9個獨立混編師投入戰場。至9月下旬為止,正太鐵路全線癱瘓,並破壞北寧鐵路、平綏鐵路、平漢鐵路、津浦鐵路,井陘煤礦亦遭破壞。並佔領娘子關的部分地區。

第二階段

(1940年9月20日-10月上旬)在第二階段時期,除暫留約10個團兵力繼續阻撓道路和橋樑的修築,主力則把戰鬥對象轉移到鐵路交通線兩側的日本守軍與被抗日根據地包圍的日軍據點,目的是鞏固並擴大戰果,其中以榆遼戰役淶靈戰役最為激烈。延安地區、山東地區、安徽地區的八路軍也投入作戰。日軍也投入使用了戰爭公約所禁止的毒氣與生物兵器展開反撲,戰爭也進入相持階段。

第三階段

(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日本軍隊開始將各地的機動兵力集結於華北地區,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報復性「掃蕩」,藉以迫使八路軍退出華北交通要道,先後對太行山地區、太岳地區、晉察冀邊區、晉西北等地進行掃蕩。八路軍則分兵展開運動戰和游擊戰、麻雀戰(騷擾游擊戰術)進行反擊。到1940年12月5日,歷時三個半月的百團大戰因日軍展開大掃蕩而宣告結束。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13 11:42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運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日方記載:


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
朱德率共產軍對日軍華北一帶交通及生產區發動奇襲,同時破壞鐵路、橋樑及通信設施
池田龜市中尉排級分隊(駐娘子關警備隊)
獨立第八混成旅團(旅團長
水原義重少將,參謀泉可畏翁中佐)第三十四大隊(駐井陘附近)
獨立第四混成步兵旅團(旅團長
片山省太郎中將,參謀土田兵吾中佐)〔駐陽泉(獨立步兵第十五大隊德江光中佐)、壽陽(獨立步兵第十四大隊原田寅良中佐)、榆次(第十二大隊)〕該旅團傷亡最為嚴重,陣亡總數276名。
獨立第九混成步兵旅團(旅團長
池上賢吉少將)〔駐太原(第四十大隊)、忻縣(第三十九大隊)〕
獨立第三混成旅團(察南南部)
獨立第二混成旅團(北部同蒲路)
日軍華北方面兵力密度為一平方公里0.37人,各師團兵力平均分散在約200處,百團大戰後日軍正式實施對八路軍的剿滅戰。 戰爭期間日軍發動反擊


第一次反擊戰

(1940年9月1日—9月18日第一期晉中作戰)獨立第九混成旅自太谷、榆次地區與獨立第四混成旅由平定、和順地區相互策應前進,至松塔鎮附近,摧毀敵人後方設施,並掃蕩周圍潛伏之敵軍。

晉察冀邊區肅清作戰(1940年10月3—11月2日)臨時第101混成旅團(駐蒙軍、第1軍、第110師團、獨立第十五混成旅團)

第二次反擊戰

1940年9月23日—10月11日察南南境
10月11日-12月4日第二期晉中作戰
10月13日-11月26日晉察冀邊區(駐蒙軍)
根據
日軍戰史上社鎮撤退時戰死44人、陽泉與盂縣戰死66人、榆社與遼寧戰死80人、晉中地區戰死71人負傷66名失蹤2名、淶源地區戰死133人、插箭嶺戰死1人負傷1人、第二次反擊戰(察南南境失蹤31名),皇協軍(偽軍)傷亡失蹤1202人。百團之戰是游擊的戰略進攻,平漢鐵路8月25日恢復通車,同蒲路9月8日全線通車,石太路9月20日勉強可通車,井陘煤礦區機器修復仍可使用。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13 11:43 編輯 ]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戰役結果:

據共產黨戰報,八路軍(包括當地民兵在內)共進行戰鬥1,824次,日軍死傷20,645人;皇協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皇協軍等18000多人(日方記載日軍與皇協軍死傷共約4千多人);破壞鐵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樑、車站258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八路軍傷亡17,000餘人,共產黨所控制的華北抗日根據地也隨之大幅度擴大為華北437個縣中的10個縣。


戰後:
這場戰役的指揮官
彭德懷在向延安中共中央部通告後,沒有等候批准就擅自決定發動,雖違背了中共所主張最低限度的游擊戰打法,在戰役打響後仍得到了中共中央部的嘉獎與支援。事後國民政府也發來賀電。

百團期間雖然減少
國民政府的壓力,但中共控制的地區卻遭到打擊,這場戰役將中共領導的敵後解放區(即日統區)的部隊暴露在日軍的視線內。日軍原本只在華北平原只留下少數兵力,此戰促使日本調回約二十萬的部隊進行「掃蕩」(偽政府協同治安肅正作戰),於1941年1943年進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掃蕩的結果八路軍幾乎全面撤出山西,並調整回最低限度的游擊戰,化整為零,迴避交戰。日軍便將目標轉向在太行山區(晉南)的國軍,以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衛立煌部與第三戰區顧祝同部為主要目標,並由此為基礎發動中條山戰役等。

潘漢年於1943年攜帶中共中央正式文件開始著手和岡村寧次以及在南京的汪偽政權談判締約,潘漢年新四軍政委饒漱石、情報部長楊帆到達南京後,希望與南京偽國民政府聯繫簽約,商談夾擊國民政府及其軍事力量的具體步驟和措施,結果竟遭到汪精衛的拒絕。汪精衛說:「在上海廣東武漢,我和共產黨頭目們打了好幾十年交道了,共產黨這個葫蘆裡所賣的藥是何其劇毒,我是很清楚的,無論如何共產黨這個賊船,我是不能再上了。何況我之所以脫離重慶走曲線救國的道路,就是為了消滅赤禍,共產黨無論走到哪裡,就把饑荒、內戰、燒殺、愚昧、落後帶到哪裡。我的左膀右臂陳公博周佛海兩位先生不都是中共12人成立大會上的成員嗎!」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13 11:44 編輯 ]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評價:


中國共產黨對外一直對百團大戰完全肯定,但在內部對於百團大戰的評價卻因歷史的進程出現一定的出入。百團大仗剛勝利時,中共中央對此十分肯定,毛澤東還要求彭德懷有機會再多組織幾次。但在1941年、1942日軍大掃蕩導致八路軍極端困難後,彭德懷一度受到
毛澤東等人的批評,被指責沒有完全執行毛澤東的抗戰相持時期的軍事戰略(即「山地游擊戰為主,可能條件下進行陣地戰,避免決戰」),打成了大規模的「消耗戰」,過早的暴露和不必要的犧牲了中共領導的一些抗日力量。

1943年鄧小平:「百團大戰中本區軍事力量過於突出暴露,不僅自己傷亡很大,元氣不易恢復。且警惕了敵人對我們的嚴重注意,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1945年劉伯承在中共「七大」發言:百團大戰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團大戰的打法,更不是運動戰,尤其是陣地戰這樣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擊戰爭的打法。

1945年「華北座談會」上,彭德懷被迫做了檢討:1940年的百團大戰……在政治上也是錯誤的。過早暴露了自己的力量,把日本軍隊主力從正面戰場吸引過來,有利於國民黨……這很明顯是民族義憤模糊了階級立場。

1959年廬山會議上,這也是彭被批判的罪名之一。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說:主動出擊日軍是幫了蔣介石。當時是共產黨國民黨日本人三國鼎立,我們就是要讓國民黨和日本人斗個你死我活,而我們從中發展壯大。一些同志認為日本佔地越少越好,後來才統一認識:讓日本多佔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蔣介石的國了。百團過早暴露了我們的力量,引起了日本軍對我們力量的注意;同時,使得蔣介石增加了對我們的警惕.

曾參與百團大戰的
聶榮臻說到:「毛澤東批評說暴露了我們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軍對我們力量的重新估計,使敵人集中力量來搞我們。」

有人認為百團大戰是
蔣介石決定發動皖南事變的決定性因素,「文化大革命」時期也有紅衛兵依照這個理由對彭德懷進行批鬥。

文革期間,中國國內對
彭德懷發動百團抗日進行抨擊:彭德懷公然提出要保衛大後方、保衛重慶、保衛西安,實際上是要保衛坐鎮於重慶的蔣介石。彭德懷急於保蔣,拒不執行毛主席提出的,在戰略相持階段,我軍「基本的是遊擊戰,但不放棄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方針,背著毛主席,和朱德楊尚昆彭真鄧小平等商量,大搞冒險主義、拚命主義,先後調動了一百零五個團,共四十萬兵力,全線出擊,打攻堅戰、消耗戰。彭賊保蔣賣力,得到了蔣介石的歡心。

1967年2月24日北平出版「
戰報」第六期以『大軍閥大野心家朱德的滔天罪行』標題批評:百團大戰是朱德、彭德懷違反黨的組織紀律,不請示毛澤東,擅自搞百團大戰,完全違背了毛澤東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並把日軍的兵力吸引過來,導致共軍重大損失。
彭德懷在自傳中寫到:這次戰役大大提高了華北人民群眾敵後抗日的勝利信心,對日寇當時的誘降政策以及東方慕尼黑陰謀以很大打擊,給蔣管區人民以很大興奮。此役也給了投降派又一次打擊,提高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的聲威,打擊了國民黨製造所謂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謠言。「對百團大戰的惡意攻擊者,你們站到日本帝國主義和蔣介石集團的隊伍里去了。」

1981年中共為彭德懷完全平反後,對百團大戰基本持完全肯定的態度。現在認為日軍的反撲確實給根據地帶來很大困難,但中華民族的對日抗戰本身就準備著巨大困難和犧牲,因「招來」困難而被指責是不正確的。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13 11:45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運動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
-:
大東亞戰史-中日戰爭(華北治安戰)
1940年(昭和十五年,民國29年)中國派遺軍總參謀長向陸軍次官提出報告:(前略)
二:
中共首腦部自去年以來,再三向國民政府所要求之者,俱為將共產黨利用地下工作所獲得的成果變為合法化,要求支付按共產黨之地盤及共產黨兵力相稱之軍費(目前國民政府對其支付月額軍費為:第八路軍六十萬元,新四軍二十五萬元) 對中共之要求,國民政府卻依據去年底密命之「異黨活動禁止辦法」等拒不接受。於是中共決心以實力在各地求生存,把分散在各方面的共產軍統制集結,破壞所在的國民政府行政組織,設置共產行政組織,自行徵稅或襲擊中央軍尤其對其行李輜重,以奪取武器彈藥。

三:
在現階段的國共相尅情況中,國民政府似乎已在某種程度上放棄華北,而共產黨竟在其實力以上所獲得地盤並力求維持之。同時加強其武力企圖現地自求生存,並驅逐國民黨力量,總括言之,不外乎爭奪地盤的相尅而已。 然而,共產黨獲得之地盤若與其補給路尤其西北路線相連而由蘇俄直接援助時,對日本與重慶俱係嚴重問題。鑒於蘇俄對芬蘭已締結和平,如國民政府之抗戰態度一旦軟化時,蘇俄直接援助共產黨之公算頗大。 
四:
中國派遺軍將暫時注視其(國共)相尅之實情,並擬作為解決戰爭的一個轉機,大為利用之。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7-13 11:48 編輯 ]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js21631 於 2009-7-15 09:40 發表
共產黨無論走到哪裡,就把饑荒、內戰、燒殺、愚昧、落後帶到哪裡。
正是他們的國策,攪到你衰到貼地,加入他們共患難,他們自己就富貴

TOP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