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UGG | baby product | MD skinical | 環保袋訂造 | PROTOP | 鈙利亞阿勒頗手工古皂 | UGG Boots | Sheepskin Boots |

發新話題
打印

Three passions 三种激情 -----罗素

Three passions 三种激情 -----罗素

三种激情》是选自《伯特兰·罗素自传》的一篇优秀散文。它既是作者心灵的抒发,也是生命体验的总结。作者以深刻的感悟和敏锐的目光,分析了人生中的三种激情,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爱的渴望,使人欣喜若狂,既能解除孤独,又能发现美好的未来。对知识的追求,使人理解人心,了解宇宙,掌握科学。爱和知识把人引向天堂般的境界,而对人类的同情之心又使人回到苦难深重的人间。作者认为这就是人生,值得为此再活一次的人生。这篇散文似乎信手拈来,但却耐人寻味。充满激情,充满感慨,充满智慧,情文并茂,逻辑性和感染力极强。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散文家。他生于威尔士的特莱雷克,就读于剑桥三一学院,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伦理、社会、教育、历史、宗教及政治等许多领域。他早年的成就主要在数学和逻辑学,中年关注伦理道德、教育、政治,激励和启发富有进取精神的人。在1921年曾来中国,在北京大学作过讲座。他在195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政治上,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晚年参加反战示威。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哲学大纲》、《教育与美好生活》、《罗素自传》三卷本。

TOP

article's origin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deep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 at last- 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hated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e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TOP

三种激情 -----罗素

三种激情虽然简单,却异常强烈,它们统治着我的生命,那便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承受的同情。这三种激情像变化莫测的狂风任意地把我刮来刮去,把我刮入痛苦的深海,到了绝望的边缘。

我曾经寻找爱,首先是因为它能使我欣喜若狂——这种喜悦之情如此强烈,使我常常宁愿为这几个小时的愉悦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其次是因为爱能解除孤独——在这种可怕的孤独中,一颗颤抖的良心在世界的边缘,注视着下面冰凉、毫无生气、望不见底的深渊。我寻求爱还因为在爱的融合中,我能以某种神秘的图像看到曾被圣人和诗人想象过的天堂里未来的景象。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东西,虽然这似乎对于人类的生命来说过于完美,但这确实是我最终发现的东西。 我怀着同样的激情去寻找知识,我曾渴望着理解人心,我曾渴望知道为何星星会闪烁,我还企图弄懂毕达哥拉斯所谓的用数字控制变化的力量,但在这方面,我只知道一点点。

爱的力量和知识的力量引我接近天堂,但同情之心往往又把我拉回大地。痛苦的哭泣回响、震荡在我的心中。饥饿的儿童,被压迫、受折磨的人们,成为儿孙们讨厌的包袱的、无助的老人们,充斥着整个世界的孤独的气氛,贫穷和苦难,所有这一切都是对人类生活原本该具有的样子所作的讽刺。我渴望消除一切邪恶,但我办不到,因为我自己也处于苦难之中。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认为值得一过。而且,如果有第二次机会,我将乐意地再过一次。

TOP

Please friends perfectly sound our passions,your passions 。。。??

MY ...passions:

TOP

我只看过他的西方哲学史

TOP

激情:含少許反義, 但又會令人盪氣回腸........

本人最喜歡的激情是一夜情

TOP

對於生命的激情, 羅素所言遠不及尼采來得深刻
叔本華言人的生命意志主宰一切, 直指欲望本身, 而欲望會導致人永恆的痛苦
為斷絕欲望, 他提出治標的"禁欲", 還有治本的"毀滅". 然而因為生命意志實際上過於強烈, 除非斷絕自己的生命, 所以他最終成為悲觀主義者
而尼采則受叔本華影響, 但他是歌頌這種本能意志, 將叔本華的悲觀出世思想轉化為積極入世的英雄主義, 權力崇拜
以權力意志為推動力, 將人由普遍庸俗化, 缺乏自主性, 人云亦云的"末人"提昇為充滿生命激情的"超人"
羅素的一番言論, 想在這兩者間走中庸之道, 未免不夠直率, 自信, 倒有點小家子氣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知秋一葉 於 2007-1-22 13:10 發表
對於生命的激情, 羅素所言遠不及尼采來得深刻
叔本華言人的生命意志主宰一切, 直指欲望本身, 而欲望會導致人永恆的痛苦
為斷絕欲望, 他提出治標的"禁欲", 還有治本的"毀滅". 然而因為生命意 ...
有一樣我就不明白, 在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一書不是對來自自德國哲學家都有偏見的嗎???

TOP

羅素那點道行, 連寫[西方哲學史]也不如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來得深刻, 理解上謬誤也不少, 可想而知其評論有多偏狹了
生命激情, 明顯地是本能且非理性的, 現在經羅素一言, 倒變得兩頭不著岸了. 所以才會言其對生命激情的理解與表現, 不夠強烈, 且有多小家子氣了......

[ 本帖最後由 知秋一葉 於 2007-1-23 01:39 AM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知秋一葉 於 2007-1-23 01:38 發表
羅素那點道行, 連寫也不如黑格爾的來得深刻, 理解上謬誤也不少, 可想而知其評論有多偏狹了
生命激情, 明顯地是本能且非理性的, 現在經羅素一言, 倒變得兩頭不著岸了. 所以才會言其對生命激情的理解與表現, 不夠強 ...
嘩, 你有看過黑格爾的著作, 不妨介紹一下如何讀法呀, 好唔好??

TOP

黑格爾的大作, 初學者是讀不來的(能挺住不至於悶到瞓著已經好好了)
不過佢對前人哲學思想嘅理解, 頗為深刻(雖然佢睇唔起甚至鄙視孔子的哲學, 認為只係單純的倫理學)
[歷史哲學](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或譯[哲學史講演錄])已經算係好難得嘅入門(至少對其哲學方法有一定理解)

TOP

好, 我明白, 歷史哲學和哲學史講演錄我都有!!
現代方面一些(我是指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史),那一本比較好, 我在香港新華書城找到一本名為批評的西方哲學史, 不知道你對此有何意見??

TOP

買咗套內地出嘅[西方哲學史](江蘇人民出版社, 八卷版), 內容比較詳盡
[批評的西方哲學史]唔係唔好, 但太集中談哲學問題而突略歷史等背景(影響思想者本身尤為關要), 如果純粹要研究問題目身內涵的話, 一睇無妨. 否則的話(假如係刺激個人思考), 其實睇睇哲學概論嘅書會好啲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