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健康產品 | 心理健康 | 女性健康 | 健康檢查 | 膽固醇 | 脊醫 | 牙醫 | 激光矯視 | 減肥 | 香薰 |

發新話題
打印

[健康] 衝動消費、忘東忘西,又見躁鬱症高峰期!

[健康] 衝動消費、忘東忘西,又見躁鬱症高峰期!

成年人口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罹患躁鬱症

躁鬱症患者容易出現睡眠不理想,話多、活動量大,情緒亢奮,過度消費、不切實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意念。

躁鬱症主要發病年齡約為20~40歲,根據2003年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20-40歲的情感性疾病就診人數為6•4萬人,其中包括憂鬱症與躁鬱症等患者。

除了嚴重躁鬱症之外,所謂第二型躁鬱症也有明顯憂鬱症與輕微躁症;另外有所謂循環性情緒障礙症,此兩種病情輕微之躁鬱症患者,不容易被正確診斷,且多數人罹患躁鬱症而不自知。

隨著社會日益變遷、青少年缺乏抒發情緒的管道,罹患躁鬱症患者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因此躁鬱症今年更為政府重點關切健康議題之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劉興政醫師表示,躁鬱症是僅次於精神分裂症的嚴重精神病性疾病,其特點是時而憂鬱,時而過於亢奮、躁動,行為無法節制。

在過去臨場觀察發現,老年人與青少年躁鬱症的症狀不盡相同,就年輕人來看,躁鬱症的行為症狀較為有目的、計畫性,卻往往過於衝動或過度樂觀,倒致事後後悔莫及;例如衝動性消費與過度樂觀決策皆是,而就老年人而言,在飽受躁鬱症之苦時,其行為症狀是較為混亂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幻覺現象,像是目睹已往生親人或寵物、容易健忘事情或被誤認為台灣俗語所謂中邪。

依照往年經驗,三月下旬到四月份的季節交替之際,是憂鬱症與躁鬱症的好發期,民眾要留心自己的情緒掌控,把握睡足、多動與健康吃的原則,並多關心周圍的親友與病患,若發現親友在幾週內,個性上有明顯的行為轉變(異常開朗或睡眠品質驟降),應給予適時關切與支持。

而許多民眾將躁鬱症污名化或是有充滿迷思,事實上,只要好好正確診斷與專業醫療,就可以有效控制躁鬱症病情與發病次數,躁鬱症患者與一般人一樣可享有正常生活與工作。

根據台灣健保局的資料,2005年銷售前20名的不分科別藥物中尚未看到有抗精神科的藥物,但台灣所有用藥中,只有精神科用藥量倍數成長,未來是否會與美國趨勢類似,值得觀察。

今日講座主要是針對第一線面對躁鬱症病友的非營利組織輔導社工人員,現代生活緊湊,工作壓力大,部分民眾因而出現疑似躁鬱症傾向,也有不少社會事件發生,比起一般民眾,非營利組織輔導社工更容易在日常工作中接觸躁鬱症患者,卻因缺乏專業躁鬱症知識與輔導技巧,無法在第一時間警覺到躁鬱症之存在,而未能及時提供適切輔導服務或及時轉介適當之精神醫療。

此次課程廣邀非營利組織社工輔導人員,希望透過課程分享,打破躁鬱症的迷思,深入了解躁鬱症各種徵,以正確方式提供輔導對象適當資源與躁鬱症知識,協助輔導對象渡過困境,建立對疾病之正確觀念,同時亦協助告知家屬如何給予躁鬱症患者適當支持與醫療社會資源管道,千萬不要敵視、過分批評或干涉患者,以免刺激患者舊病復發或病況惡化。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相關搜索目錄: 寵物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