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C-105 人馬座輪型裝甲戰鬥車
人馬座輪型裝甲戰鬥車
人馬座八輪裝甲車與公羊戰車、標槍裝步戰車的開發是同步的,三者共用不少關鍵技術。
圖為人馬座RAV反戰車火力支援型,配備105mm主砲,車體與砲塔遍布反應裝甲掛載點。
人馬座的裝甲運兵型,配備一座TC-25型25mm機砲砲塔。
型號 人馬座裝甲戰鬥車(Centauro)
製造國/廠 義大利/Consorzio Iveco Fiat與Oto Melara
使用國 義大利、西班牙
車體尺寸(m)
反戰車/火力支援型(RAV):全長7.85(不含砲管)/8.56(含砲管) 全寬2.94 全高2.74
裝步戰車型(VBC):全長7.93 全寬3.28 全高2.7
裝甲運兵車型(APC):全長7.93 全寬3.28 全高1.93
戰鬥重量(ton)
RAV:25(加裝附加裝甲後:28)
VBC/APC:24
發動機/馬力 Iveco VTCA 6V柴油機*1/512
推重比(hp/ton)
RAV:20.5
VBC/APC:21.3
極速(km/hr) 100
續航力(km) 800
乘員
RAV:車員4名
RAV-T:車員4名,搭載步兵4名
VBC:車員3名,搭載步兵6~8名
APC:車員3名,搭載步兵6名
武裝
RAV:OTO-Breda 105mm 52倍徑砲*1,7.62mm同軸機槍*1,7.62mm防空機槍*1,四聯裝80mm煙幕彈發射器*2
VBC:Oerlikon KBA 25mm機砲*1,TOW AGTW反戰車飛彈發射器*2,7.62mm同軸機槍*1,7.62mm防空機槍*1,四聯裝80mm煙幕彈發射器*2
APC:7.62mm或12.7mm機槍*1,可選配80mm煙幕彈發射器
義大利陸軍在1980年代推出新的防衛架構,其中包括汰換現役各式主要裝備。因此,義大利在1980年代開始發展一系列新型陸軍機械化裝備,包括C-1公羊(Ariete)主力戰車、標槍(Dardo)履帶式裝步戰車,以及本文介紹的人馬座(Centauro)八輪輪型裝甲車系列。依照義大利陸軍參謀本部的規定,新一代義大利陸軍裝甲騎兵旅的裝騎營將以8X8輪型裝甲車作為主要裝備,任務包括武裝偵察、地區維持監視以及一般作戰任務等,這就是人馬座的需求由來。人馬座的承包商同為Iveco Fiat跟OtoMelara(後與Breda合併為OTO-Breda),兩家公司在1984年合組新的公司,同時開發公羊戰車、人馬座裝甲車以及標槍裝步戰車,三者在射控、動力等裝備上擁有相當高的共通程度。在人馬座裝甲車的部分,Fiat負責車輛部分以及動力系統,OTOMelera則為人馬座發展砲塔與武器、射控系統。
人馬座是一種重量級的輪型裝甲車,最早推出的車型是配備105mm主砲的反戰車火力支援型(Reconnaissance AntitankVehicle,以下簡稱RAV),首輛原型車於1987年1月推出,至1989年共完成9輛原車與10輛預量產型,經過詳細測試並修改數十項細部設計後於1990年起正式量產,1991年正式進入義大利陸軍服役。義大利陸軍最初預計裝備450輛人馬座RAV,不過後來只採購400輛,在1996年交貨完畢。此後,人馬座還發展出VBC裝步戰車型、APC裝甲運兵車型以及指揮車型等,並在2000年代初期推出大幅改良後的新版RAV。除義大利陸軍外,西班牙也在1999年採購22輛人馬座的RAV型,從2000年8月起交貨,西班牙稱之為VRC-105B1戰鬥偵察車,用於取代裝騎單位中的AMX-30EM2戰車。與義大利本身使用的版本相較,VRC-105 B1增加了西班牙聖塔芭芭拉(SantaBarbaraSystemas)公司製造的車身正面的反應裝甲,其餘則完全相同。2002年2月,西班牙宣布追加採購62輛人馬座RAV,由義大利授權西班牙廠商生產,於2004至2006年交貨。
人馬座RAV在原始設計中便定位為提供火力支援的角色,以敵方各型裝甲車輛為打擊目標,而不像大部分他國輪型裝甲車主要被用來搭載步兵或擔任偵察斥候。因此,人馬座的底盤乃專為此種戰術需求而開發,與許多以既有輪型運兵車底盤加裝中/大口徑砲塔的火力支援車相較,由於毋須考量步兵的搭載,故可以設計得較為低矮堅實,也能減少車體的入口數以增強結構完整性,最重要的是可承受高膛壓主砲發射時對車體造成的強大應力;反觀由輪型運兵車修改來的火力支援車受限於車體原始設計或體型噸位不足,只能搭載低後座力、低膛壓的火砲,反裝甲能力比較不足。除了人馬座之外,南非大山貓8X8裝甲車、法國AMX-10RC以及瑞士食人魚-3的10X10等輪型裝甲車也是在原始設計中便定位為武裝偵搜與火力支援,而能配備大部分輪型裝甲車無法擁有的高膛壓反戰車砲。人馬座RAV擁有較厚實的裝甲、與主力戰車同級的射控系統和105mm高膛壓主砲,無論火力、防護力在西方現役八輪裝甲車中都屬頂級,頗受世人矚目。
人馬座採用鋼質全焊接車體,車頭正面為大幅傾斜的楔形,車體兩側具有折角,砲塔表面也向內傾斜,故整體避彈構型頗佳,全車都能抵擋12.7mm子彈以及砲彈破片的攻擊,車頭正面更可防禦20mm砲彈的射擊。人馬座RAV的後段車體側面可加裝裝甲板,保護後兩個車輪的上半緣與懸吊系統。此外,人馬座配備有兼具核生化(NBC)防護功能的空調系統,車內空氣加壓後乘員不用戴上面罩就能在核生化污染環境下作戰,而空調系統則能在酷熱或嚴寒氣候中維持車內溫度,運作範圍從氣溫-30度到+44度(攝氏)。車內人員艙內設有防燃爆滅火系統,發動機艙也設有火警偵測與滅火系統,而位於車頭左側的駕駛艙與一旁發動機艙也有防火壁隔開。動力方面,人馬座配備一具Iveco VTCA6V渦輪增壓柴油機(標槍裝步戰車也使用同一種引擎,而公羊式戰車的引擎則為同系列的12V版本),最大輸出功率達512匹馬力,故擁有極高的推重比,機動性能十分優秀,最大路速達100km/hr,登坡能力60%,迴轉半徑9m,在不加裝任何配件時可涉渡1.5m的水深。人馬座使用德國Bolzano授權Iveco生產的ZF 5HP1500自動變速箱,具有五個前進檔與兩個後退檔。人馬座的發動機艙位於車頭右側,其朝下的排氣口裝有特殊遮罩,能降低廢氣輻射的紅外線訊號;發動機與變速箱等組件都整合成單一的動力包件,在野戰環境下能於20分鐘內更換完畢。人馬座採用先進的H構型傳動系統,發動機動力先通過位於車體中線的變速箱的差速器,再透過傳動軸分配給各車輪,此種設計不僅改善車內空間利用效率,更使人馬座的底盤高度降至1.75m。人馬座龐大的車體提供充裕的油料儲存空間,使其擁有800km的續航力,車內油箱為自封式,能降低在遭到小口徑武器擊中後漏油而導致火災的危險。人馬座的第一、第二與第四對車輪都設有轉向機構,方向盤與轉向機構都擁有液壓輔助動力,最小迴轉半徑僅9m。第四對車輪的轉向裝置在時速超過20km後就會自動切斷,以免影響車體穩定性,此外在車身側面加裝裝甲板後也無法轉向。三對轉向輪的轉向機構各自獨立,任一對轉向輪的機構失效都不影響其他轉向輪的運作。人馬座的八個車輪使用獨立懸吊系統,煞車系統全為碟式,並配備中央胎壓控制系統(Central Tyre Inflation System,CTIS)。
[ 本帖最後由 barbara 於 2008-11-9 01:08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軍服 野戰 採購 引擎 射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