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syh55684 於 2007-9-5 08:28 發表
果時係咪真係有彩色嫁啦?
當時已經有彩色拍攝技術,但技術複雜成本高。
轉載文章︰
早期的彩色照片
黑白摄影术到1860年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仍没有人能够制作出真实、稳定的彩色影像。不过人们对彩色影像的追求几乎是同摄影术的诞生同时开始的。
在19世纪上半叶,有一些摄影师和科学家尝试了一些使照片产生色彩的办法,但都不理想、也不稳定。于是人们便想出了在黑白照片上进行后期人工着色的办法,以满足人们对带有颜色的照片的渴求。这种人工着色照片在我国一直到60、70年代还有。
1861年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斯韦尔就人的彩色视觉发表演讲,并用一幅彩色图像来说明他的理论。他的方法是,透过红、绿、蓝(三原色)三种滤光器,拍出三张不同的黑白照片,再制成黑白幻灯片,然后在放映这三张片子的幻灯机镜头前,分别放上红、绿、蓝(三原色)三种滤光器,并使三个影像在银幕上重合,于是就得到了一幅彩色的影像。马克斯韦尔的这种三色分类法原理成为现代色彩处理方法的基础。
马克斯韦尔所用的是加色法,与他同时,法国的路易斯?迪科?迪欧龙研制了一种减色法,到1876年,迪欧龙成功地拍摄并制作出一幅彩色肖像照片。
此后还有美国发明家弗雷德里克?利夫斯发明的彩色图像观看器(1888年),巴黎大学物理教授加布里埃尔?李普曼的基于光谱干涉的直接色彩处理法(1891年),都柏林大学教授约翰?乔利的以彩色条纹形成彩色影像的“乔利色彩处理法”(19世纪90年代),乔利色彩处理法构成图像的方式与现代彩色电视机很相似,这一方法的贡献在于只需拍一张硬片,而不必像以前其它方法那样要拍三张。
真正具有实用价值、并流行开来的是法国奥古斯特和路易斯?吕米埃发明的“奥托克罗姆微粒彩屏干版法”,这是彩色影像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这种方法在1904年取得专利,并在三年之后向社会推广。
本次展览中的彩色照片就是用这种方法拍摄的。
这种方法从原理上说也是加色彩屏法。首先将染成红色、绿色和紫色的马铃薯微粒(每平方英寸约400万个)均匀地覆盖在玻璃版上,其上再涂一层感光乳剂;这种感光片叫“奥托克罗姆硬片”;拍摄时将片子装入相机,把没有感光乳剂的一面(露着玻璃的一面)朝向镜头,这样光线就透过由无数个染有颜色的马铃薯微粒组成的滤光镜,使感光乳剂感光;经过冲洗便获得了具有正像的片子。由于观看者是透过马铃薯微粒层来观看影像的,虽然会有一些模糊,但色彩却是很丰富的。而且,使用奥托克罗姆硬片拍摄阳光充足的风景,光圈在f/5.6、曝光仅用1秒即可,这在当时就是很快的感光速度了。
1935年,由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了电影胶片形式的柯达克罗姆胶片,次年又推出了供普通135相机使用的柯达克罗姆胶片。与此同时,德国的阿克发公司也研究成功了相同的胶片。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彩色摄影胶片,柯达与阿克发公司的技术专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以后的感光材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關資料:
http://hi.baidu.com/cats_dogs/bl ... d9bcae2fddd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