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中那个不很光彩的男主人公为什么安在“性笃孝”的东汉大儒蔡邕头上,倒是文学史上需要探讨的问题。由于此戏早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且有“赵五娘蔡二郎”之称,董每戡先生便提出如下解说:“二郎本可以叫中郎”,“陆放翁诗把他写为蔡中郎,元陶宗仪‘辍耕录’冲撞引首条下就写了‘蔡伯喈’一本,到‘琵琶记’就成为蔡邕字伯喈,陈留郡人氏”。如此说来,则是一误再误所致,蔡中郎系由蔡二郎衍化而来。其实,不管这解说是否确当,并非历史文学的《琵琶记》将与蔡邕全无关联的不光彩事安在蔡邕头上,根本原因是两条:一是中国古代小说(包括戏曲)的创作观念重写真(包括只用真人姓名)而轻虚构,二是封建时代无视人权,更无视前人、古人的人权,用真名说假事是小说中的常见现象,凭作者感情有意无意厚诬前人的作品并不希见。《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对改革家王安石极尽丑化、污蔑之能事;《薛仁贵征辽事略》滥诬张士贵等埋没薛仁贵的军功,而《三遂平妖传》和《拍案惊奇》的《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更是妄诬王则及唐赛儿起义,无所不用其极。这与现代的小说、戏剧每将模特儿的真名隐去以便于虚构的创作观念恰好相反。其实,避实尚虚不仅是创作观念的大发展,也是社会观念的大进步,是尊重人权之所必需。这种大发展和大进步带给当代严肃的历史小说的重大变化就是对古人也自觉给予应有的尊重,所写的历史人事起码不要悖逆历史,颠倒美丑,不妄诬或粉饰我们的先人(粉饰不是美其美,而是美其丑或掩其丑),在精神与本质方面要努力写出与历史人事大体相类的艺术形象。这也是唯物史观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体现。如果在高张民主与人权旗帜的现世,还认为历史小说不妨厚诬或粉饰古人,用《琵琶记》中的荒谬现象为今日历史小说的荒谬作辩护,那岂不是无视和拒斥当代严肃历史文学的这种应有的变化和进步?用唯物史观创造历史小说还从何谈起?优秀的古典文学并非什么都优秀,某些悖逆历史、妄诬古人之弊,无论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和那个时代一起终结,不可让它代代相传。
最近,《张居正》的作者以《明史》不可全信为由,说“既然史书编纂者有权按自己的历史观来遴选和征集史料,我们作家为何就不能按自己的历史观来‘厚诬’与‘粉饰’古人呢?”这与《把》文是同一基调。笔者以为:“遴选与征集史料”和“厚诬与粉饰古人”远非同类,比并不伦;史家虽有谬误之文,更有董狐之笔,大多可信,其谬误也大多可以辨别,不能因其有错有谬就不信史;无论史家还是作家,都不可厚诬和粉饰古人,那样做不是他们的长处、好处、优越处,而是其历史观的短处、错处、失误处,从其产生之日就不断受到批评,《张居正》的作者不是也在批评《明史》吗?,可见不宜学习和提倡。古人早已作古,没有人权保障,小说家如果觉得“有权”厚诬与粉饰他们,批评者也就责无旁贷地要指出这种厚诬与粉饰的荒谬和不可取。在民主与人权已成人之共识的今天,读者有理由要求严肃的历史文学作家给古人的人格以起码的尊重,莫将颠倒其善恶、美丑视为作家的一种权力。这也是当今历史文学所应崇尚的现代性。
笔者对《张居正》悖逆历史的批评,还被《把》文说成是“用史料考据来疵议小说的细节”,责问历史小说“是不是都必须据史料实录,增之一分则为‘粉饰’,减之一分则为‘厚诬’?”王春瑜先生也提出同类责难:“马先生用索引式考史的方法,去评判小说《张居正》,显然是不合适的。一定要强调小说无一事无来历,无一人无出处,则历史小说岂不成了历史教科书?”我很差异:两文曲解笔者的观点居然这般如出一辙,把我对历史小说不能悖逆历史的起码要求变为不准离开史料一步的荒谬苛责。拙文的批评摆在那里,全属悖逆历史人事的善恶、美丑之大节,无一例外。非但不是细节,也不是什么“艺术处理”。论辩者对此应了然于胸,所以才又不约而同地指斥拙文“基本否定”《张居正》,“几乎可把《张居正》判死刑了”。这虽属张大其词,却与前一种指摘恰相抵牾,互为水火:如果拙文是“疵议”一些细节,追索几处出处,何谈否定百多万言的皇皇巨作?大概也无须两位学人投入这场笔战了。再者,把对悖逆历史的批评说成反对虚构,岂不是说虚构就必须悖逆历史?何可思议!
历史文学,特别是严肃的历史小说,虽是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历史的人物与历史的精神,既需要文学的评论,也需要历史的批评。令人不解的是,本来主张“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家要面对文学批评与历史批评两方面检验”的学人,在别人对《张居正》提出历史批评之后,不说那批评是否确当,却一味要人“把文学当作文学来评论”,评论它的“艺术成就”。在我看来,必要的历史考察乃是历史文学评论的基本工作。有大量内容悖逆历史的作品,其艺术成就也很有限。倘不了解作品与相应历史的关系如何,就用种种表示高美的文学词藻盛赞严重悖逆之作,甚至对颠倒历史的文学标本也说这样那样的好话,那就不仅会误导读者,本身也是沙滩上的建筑,很难立足于久远。《张居正》是笔者所见悖逆历史最多最严重的当代历史小说,而评家对它评赞之多之高却无与伦比。其中自有对作品的长处比较切实的分析与评赞,而更有远离作品实际的高帽文章。造成后一种情况有多种原因,除了大家都熟悉和头疼却莫可如何的风气之外,把历史小说只“当作文学来评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张居正》的失误给历史小说创作留下一个沉重的教训,为《张居正》大戴高帽又给历史文学批评留下了什么?似乎也不能不深长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