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反修”(反對蘇聯“修正主義”)與清史研究
關於沙皇俄國侵略清代中國的歷史研究,在20世紀上半葉少得可憐,筆者在書目中僅見到1929年問世的《俄羅斯侵略中國痛史》一部。到中國實行“一邊倒”國際政策之時,則成為一個學術禁區,無人能夠研究,而清史學家當然知道沙皇俄國對我國東北和西 北領土侵佔的歷史。60、70年代中蘇交惡,珍寶島之戰,史學界一方面是適應時政之需 要,緊跟政府“反修”(反對蘇聯“修正主義”)政策,另一方面是將積壓的情緒抒發出 來,進行老沙皇侵華史研究,產生具有學術性和一般宣傳性的讀物三十餘種,其中中國 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沙俄侵華史》[4]第一、二卷,《中俄關係史論文集》[5] ,均系研究之作,不過大多數作品,與當時的文風相同,屬於大批判的類型。與此相關的是對關於我國東北邊疆史的研究有所關注,如《清代柳條邊》一書的出版。
四 革命、繼續革命與清史研究
前述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學者研究清史,在反帝使命感之外,還要推翻國民政府,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又在毛澤東的繼續革命理論指導下,強調歷史就是階級鬥爭史,因此在清史研究中,有著影射蔣介石、讚揚農民戰爭、提出厚今薄古為無產階級專 政服務的特點。
研究曾國藩。抗戰時期,中國面臨著國內兩大勢力的鬥爭和抗日戰爭兩大難題,亦即傳統的“安內攘外”問題,清朝歷史上咸豐帝、曾國藩等碰到這個問題,是先安內後攘 外,還是反過來?範文瀾於1943年出版《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後來作為他的《中 國近代史》附錄),認為曾國藩“把外國侵略者當作救命王,把本國人們當作惟一的仇 敵,假‘安內攘外’之名,行‘按內讓外’之實,假尊孔復古之名,行亡國滅種之實,這正是曾國藩傳給後來統治階級的‘不朽’衣缽”[6](p180),用以影射蔣介石和國民 政府。其時侯外廬在山西,對閻錫山“評論曾國藩,大罵蔣介石師承曾國藩,一樣的賣國求榮,終將成為中國歷史的千古罪人”[7](p64)。都以研究曾國藩為名,反對蔣介石 。
太平天國史與農民起義史研究。50年代初,恰值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活動的開展,引起學者研討太平天國史,範文瀾撰文《金田起義一百周年紀念》,強調農民戰爭的歷史意義,並在對比中貶低辛亥革命價值:太平天國“破天荒提出消滅封建制度的 土地綱領。它又不同於後來資產階級所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因為它敢於發動廣大農 民參加戰爭,而資產階級則是不敢喚起民眾。太平天國革命如果得到成功,資本主義將在中國順利地發展起來,比之60年後的辛亥革命,成就要大得多。誰都知道,辛亥革命 只是推翻了清朝統治,但不曾改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性質”[6](p161)。太平天國 起義紀念稍後,毛澤東發起批評電影《武訓傳》,胡繩著文《為什麼歌頌武訓是資產階 級反動思想的表現》,認為武訓是爭取充當地主階級奴才,破壞農民革命。[8](p49)由 此引發對武訓同時代、同地域的宋景詩農民起義的調查與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是由農村包圍城市取得勝利的,頌揚農民革命乃是說明政權正當性的一個方面,以太平天國百年紀念和批判《武訓傳》為契機,在史學界興起農民戰爭史的研究,使它成為 50年代史學研究的“五朵金花”之一。清代其他農民起義、暴動,以及少數民族反政府 暴動,秘密結社、秘密宗教的活動與暴動,得到廣泛的關注。至於太平天國史研究的著述,僅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1900∼1980八十年來史學書目》著錄的就有195種,並以50年代出版的著作為最多。
資本主義萌芽與《紅樓夢》研究。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討論,也是“五朵金花”之一,它是二三十年代社會史大論戰的延續,是研討民主革命前的中國社會性質。《紅樓夢 》的研究也是肇始于毛澤東對胡適思想及胡適派的《紅樓夢》研究的批判。而學術界將資本主義萌芽與《紅樓夢》兩事聯繫在一起,是探討《紅樓夢》的社會背景,是否是市民文學,是否有資本主義產生後的民主主義觀念。“文革”中《紅樓夢》研究長盛不衰 ,亦因毛澤東把它當作政治歷史小說,要人閱讀五遍,筆者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寫出《封 建社會的一面鏡子——紅樓夢》小冊子。[9]資本主義萌芽的討論,實際上是將社會形 態與社會性質的大題目具體化,清史研究受其影響,討論滿族入關前的社會性質問題。
厚今薄古與加強近代史研究。1958年高舉“三面紅旗”之時,學術界緊跟革命形勢, 也要大躍進。陳伯達、範文瀾號召史學界“厚今薄古”,後者發表《歷史研究必須厚今薄古》一文,闡述學術與政治的關係,認為“厚今薄古與厚古薄今是兩條路線的鬥爭” ,厚今薄古的歷史學,“主要是研究無產階級領導革命的中國史,其次是資產階級領導 舊民主革命的中國史”。[6](p226)事情被提到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這時講的厚今薄 古,就不是簡單地研究古代的歷史還是現代和近代的歷史問題,而是要通過近當代史的研究,去頌揚毛澤東的繼續革命理論,雖然其時毛澤東並未正式提出繼續革命理論,不過在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思想和行為中已露端倪。厚今薄古的延續,文革中達到登峰造極 的地步,史學研究只剩下四種內容,即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農民戰爭史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史。
肯定清朝的歷史貢獻。對於清朝的歷史,歷來多是批判的,難得給予積極方面的評價。60年代初聽傳達:毛澤東說,對於中國,滿族的到來是闊姑娘下嫁;我們現在吃的是 乾隆的飯。這是從國家現有疆域出發的認識,感到清朝有奠定國家版圖之功。其時,劉大年在《歷史研究》雜誌發表《論康熙》長文,比較全面地評價康熙帝,肯定他的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征噶爾丹,驅逐在西藏的準噶爾勢力,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 ,等等功業,使中國成為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強大而統一的國家。
相關搜索目錄: 雜誌 小說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