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觀塘外賣速遞 | 將軍澳外賣速遞 | Party 美食到會 | 汽車蓬頂維修翻身 | 雪地靴 | 羊毛鞋 | 羊毛鞋墊 | Online Food Ordering System | Pre Wedding Photographer |

發新話題
打印

[原創] 葉建源紅底文章

葉建源紅底文章

(轉自香討)


滿口民主的葉建源,
日前被爆係當年係大公報撰文寫文章,
大家要知道, 登過出黎既野就係洗唔甩既!


"共青團"、"少先隊".....嘩嘩嘩!
佢一早就已經走得咁前!
CY同吳克儉要call佢黎解說國民教育先得.....


佢既紅底有幾紅?請自行評量!




德育的廣義與狹義
香港教育學院講師 葉建源



中學德育專業委員會是中國教育學會的屬會之一,四年前創辦,今年十月二十六至三十日,在福建省廈門召開第二屆學術研討會。筆者有機會參加這次會議,增長不少見識,謹與各位讀者分享。



內地中學德育委會



這個委員會是典型的由三方面組合而成的會,包括主管有關政策的部門官員、研究人員、中學前線教師,同時會議參加者包括全國各地的代表,因此可以從多個層次和多個方面研討問題,以非官方的形式,加強政策及行政、科研、教學三方面的聯繫,互相反饋,有利於官民之間的溝通,打通政策與科研之間的樊籬,促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件好事。

實際上,會議之間還加插了不少康樂活動,更進一步拉近彼此的距離,這在幅員廣闊的中國而言,來自各地的代表濟濟一堂,娛己娛人,更是整合各方面的不可缺少的一環。

這次會議,可謂專家雲集,代表國家中央的有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陶西平、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德育處新舊處長李樹海和孫學策等,省市級的有北京市教委德育處處長董柏林、上海市教委德育處處長董念祖、廣東省教育廳監察專員陳業彬、福建省教委宣教處處長江聲樹等,來自研究人員的有北師大教授賀允清、東北師大教授王逢賢、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中心教授詹萬生,至於地方的教研人員、德育教師,以及刊物編輯,以及前來參加會議的福建省與廈門市教委官員及教研人員,為數就更多了。

這次會議的另一個特點,是首次邀得臺師大公民訓育系教授林有土參加,使與會者有機會把視野延伸至海峽對岸,彼此交流觀點,結交友誼。由於會議在與臺灣僅一水之隔的廈門舉行,這一點更使會議添上多一分色彩。



兩岸學者首次交流



內地的德育,與香港的德育,含義有廣狹之分。香港隨舊日國民政府時期的習慣,把全面教育分為德、智、體、群、美五大領域,德育與群育平等分列,因而德育的涵義偏向個人的修養品德。香港政府既有印發《學校德育指引》,又印發《學校公民教育指引》、《學校性教育指引》、《學校環保教育指引》等,數者之間固有一定的重複,但各有重點,可見香港的德育確實集中在個人的修養品德方面。



德育滲透不同層次



內地則不然,習慣上內地把全面教育僅分為德智體三大領域,群育和美育都歸於德育的範疇,因此德育的涵義比香港的一般要廣。所以內地的公民教育、性教育、環保教育等,都屬於教育部門之中的德育處的管理範圍。

而內地的德育則滲透到幾個不同層次去,一個層次是正規教育的學科,在小學稱為思想品德課,中學稱為思想政治課;第二個層次是非正規教育中的共青團少先隊及課外活動;第三個層次是介乎正規與非正規教育之間的班主任。這一點,在內容上當然與非政治化的香港教育不大相同,但形式上卻與《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所提倡的專門學科、綜合學科、非正規教育三結合的主張,十分相近,有值得借鏡的地方。


(原文, 大公報, N年前)


[ 本帖最後由 cwing002 於 2012-9-2 13:35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