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特首及梁先生,請看看這篇文,創作一句能夠振奮人心的競選口號吧!
http://blog.mingpao.com/savantas.htm
一句話贏得選戰
匯賢智庫
文:方一匡
千呼萬喚始出來,上周,特首曾蔭權正式宣布競逐連任,一場特首選戰亦正式揭開戰幔。
有選舉,自然就有競選口號(campaign slogan)。曾蔭權以他40年前加入政府時的自我期許--「我會做好呢份工!」(I'll get the job done!)作為今次特首選舉的競選口號。曾特首的如意算盤,顯然是希望透過這個平民化的口號拉近與大眾的距離,打造「平民特首」的親民形象。
但今次曾蔭權的如意算盤顯然落空了。「我會做好呢份工!」這句競選口號不但沒有帶來預期的正面效果,反而惹來坊間的惡評。不少人質疑這個口號將特首這個職位由「政治領袖」貶低為「打工仔」,更甚者是挑起「特首的老闆是中央還是普羅市民?」這個一國兩制的深層次矛盾,真可謂落筆打三更。
以一句話贏得選戰
其實,好的競選口號固然要有簡單易記、琅琅上口的優點,但最重要是能夠為整個競選工程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以一句話綜合競選政綱,以一句話道出公眾心底裡的期盼,以一句話打動選民投自己一票。
例如198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列根的一句口號「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今天的你過得比4年前更好嗎?)」,成功挑動了美國人對卡特政府過去4年施政無能的不滿,並突出列根「要求改變」的競選主題。結果在當年的選舉中,列根輕易擊敗爭取連任的卡特。
1997年,貝理雅的「新工黨」採用「New Labour, Because Britain Deserves Better(新工黨,因為英國應該得到更好的)」這個競選口號,以配合工黨提出的「第三條路(The Third Way)」改革藍圖。這句選舉口號同樣說出了選民不滿保守黨政府、渴求變革的心底話,結果工黨在1997年的大選中徹底擊敗保守黨,得以重新入主唐寧街首相府。
與這些經典的政治口號相比,「我會做好呢份工!」這句口號明顯大為遜色,不但無法突顯曾蔭權「協造新香港,共創好環境」這個競選主題,反而引來連番冷嘲熱諷,構思這個口號的競選辦人員真的要給打屁股了!
「再造香港夢!」
既然曾特首一向標榜自己是「香港仔」,在參選宣言中亦一再提及「香港精神」、「建設新香港」,那麼為何不以「香港夢」為主題,構思一個能夠打動人心的選舉口號?
如果我是曾蔭權的幕僚,我就會建議他以「再造香港夢!(Reinventing Hong Kong's Dream!)」作為競選口號:
「香港是一片褔地,由百年前的一條小漁村發展至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每一代的香港人都分享著同一個夢想:不論出身及背景,我們都可以憑著努力工作,力爭上游,以辛勞及汗水為自己及家人開創更美好的生活。過去數年的起跌,令部分人質疑這個香港夢已經不再,但我對此不敢苟同。我深信只要我們同心合力,就可以攜手建設一個新的香港,再造屬於我們的香港夢!」
相比起「我會做好呢份工!」這個騎呢口號,「再造香港夢!」不是更加切合香港人追求「向上流動」的主流價值,更加能夠觸動香港人的心靈深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