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的回答
進化論和宗教是相互對立的嗎?
報紙和電視報道 有時候使人覺得進化論和宗教好像水火不相容,這是不對的。許多科學家和神學家都撰文論述過,一個人既可以擁有信仰,也可以接受生物進化論為正確的理論。許多歷史上和當代的科學家既對理解自然做出了傑出貢獻,同時也是虔誠的宗教信仰者。同時,許多宗教人士接受進化論的真實性,許多宗教派別發表措辭堅定的聲明以表達這一立場。(參見
http://www.ncseweb.org/resources/articles/1028_statements_from_religious_org_12_19_2002.asp)
毋庸諱言,分歧肯定存在。有些人拒絕所有包括「進化」這個詞的科學;而另一些人則排斥所有形式的宗教。科學與宗教信仰的範疇非常廣泛。遺憾的是,正好是那些佔據此範疇兩個極端的人定下公眾討論的基調。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進化論是科學,而且只有科學才能在科學的課堂裡講授和學習。
相信進化論也是一種信仰嗎?
接受進化論和宗教信仰有雲泥之別。科學家對進化這一事件的信心,是建立在由自然界各方面搜集得來的大量證據基礎之上。科學知識要想為人們所接受,則必須抵擋住不厭其煩的檢驗、再檢驗和實驗。進化論在科學界為人們所接受,是因為它經受住了一個多世紀成千上萬科學家的廣泛的檢驗。誠如在2006年,國際科學院組織(一個國家科學院的國際網絡)所發布的「關於進化論教學的聲明」所言,「地球及此行星上生命的起源和進化這一建立在證據基礎之上的事實,是在多學科的努力下,通過很多的觀察和獨立的實驗結果所確立。」(參見
http://www.interacademies.net/Object.File/Master/6/150/Evolution%20statement.pdf。)
很少有宗教信仰依賴於從自然界搜集得來的證據。與之相反,宗教信仰的重要元素是信仰,也就是說無條件地接受事實,不管有沒有經驗證據支持或反對該事實。科學家不能夠單獨依靠信仰來接受科學結論,因為所有的結論都必須經受觀察結果的檢驗。因此,科學家並不像人們信仰上帝那樣,「信仰」進化論。
生物的隨機變異怎麼能夠導致更適於生存的生物?
與公眾普遍持有的印象相反,生物進化並不是隨機過程,只不過為進化提供原始材料的生物變異並不是預先決定的,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目的。DNA複製時,複製過程裡的錯誤產生新的DNA序列。這些新的序列就像是進化的「實驗品」。絕大多數突變不會改變生物的特性或適應性。但有些突變賦予生物提高生存和繁殖能力的特性,而另一些突變則降低生物的繁殖能力。
具有有益變異的個體在種群裡比其他個體有更好的繁殖能力,這個過程被稱為「自然選擇」。有些生物種群在自然選擇條件下經過多個世代以後可能會發生變化,能夠更好地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生存和繁殖。而有些種群則無法適應改變的環境,最終滅絕。
圍繞著進化論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回答嗎?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否定進化論嗎?
與所有其它活躍的科學領域一樣,進化論當然還有問題需要回答。總會有新的問題需要提出,新的情況需要考慮,以及新的途徑去研究已知現象。但進化論本身已經徹底地檢驗過了,生物學家不再考查進化是否發生或正在繼續發生。而且,生物學家不再辯論或質疑進化過程中的許多機理。與其它的科學領域一樣,科學家繼續研究進化過程如何發生的機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使以前無法想像的觀察和新型實驗變為可能,科學家不斷地審視和檢驗有關進化機理的證據可信度。但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會削弱,也不會影響進化已經發生和正在繼續發生的事實。
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毀損進化論的可信度。確實,一個理論的可信度部分依賴於為科學家提供觀察現象的解釋能力,以及在探索新的現象和觀察結果時對未知發現的預測能力。就這一點而言,進化論過去一直是,而且繼續是現代科學裡已知最多產的理論。
在科學的領域裡,隨著新信息和新技術的出現,即使那些基礎穩固的理論也繼續得到檢驗和完善化。比如說,萬有引力理論在地球上為許多觀察結果所證實。但理論科學家們利用他們對物質宇宙的理解,持續不斷地檢驗萬有引力理論在極端情況下的局限性,例如在中子星和黑洞附近的表現怎樣。有一天,人類可能會發現新的現象,要求我們擴展或修改萬有引力理論,正像在20世紀初葉,廣義相對論的出現擴展了我們關於萬有引力的知識一樣。
隨著研究的不斷進行,關於進化論的新見解層出不窮。比如說,使用新的工具和技術,科學家正在深入研究遺傳變異與生物個體的形態功能的變化之間的關聯。
有些反對進化論教學的人,不顧語言環境地引用著名科學家的話,並宣稱這些科學家不支持進化論。然而,仔細研究這些引言發現,這些科學家實際上是在質疑進化如何發生的某些機理問題,而不是進化是否發生過。
有什麼證據表明宇宙的年齡有幾十億年了?
這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地球上現有的生物非常豐富多彩,它們的進化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才能完成。各種不同的年代測定技術獨立地證實,地球的年齡已經是幾十億年了。測量地球、月球和隕石物質裡面的放射性元素提供了地球和太陽系的年齡。這些測量結果相互吻合,也與放射性的物理過程一致。太陽系和銀河系年齡的其它證據包括行星及其衛星上環形山形成的記錄、銀河系裡面最古老星球的年齡、以及宇宙膨脹的速率等。測量宇宙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微波背景輻射也支持宇宙悠遠的年齡估計。
進化論教學中引進批判性思維和「爭端」有什麼不對嗎?
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沒有任何不對。學生們需要學習如何根據觀察結果完善他們的想法,接受科學的概念。科學知識本身,就是許多代的科學家對自然世界的問題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結果。如果人類的知識寶庫要不斷地豐富下去,我們則必須堅持不懈地重新考查和質疑科學知識。
但是,批判性思維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批評都具有同等的正確性。批判性思維必須以推理和證據的原則為基礎。討論批判性思維或爭端時,並不是說對於缺乏基本證據的想法也要給予同樣的重視。智能設計神創論者們提出的想法不是來自科學的推理。在科學課堂裡討論這些想法是不合適的,因為它們缺乏科學證據的支持。
最近有人呼籲在科學課堂裡引進「批判性分析」,貌似漂亮,但偽裝之下大有深遠的意義。為了在科學裡混入神創論的概念,各種企圖真是花樣百出,所用的表達有「講授爭端」或者「講授贊成和反對進化論的觀點」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呼籲當中有許多直接點名攻擊進化論的教學,或其它有人認為有爭議的學科的教學。。通過這種途徑,他們企圖將神創論者的觀點引入科學課堂,雖然科學家們已經徹底地駁斥了這些觀點。有趣的是,在科學課程裡應用批判性思維,將把這些概念從科學課堂裡排斥在外,因為它們不符合科學的標準。
進化論的基本要素中不存在科學方面的爭議。就此而言,智能設計論運動所呼籲的「講授爭端」是沒有根據的。當然,進化論中還有許多有趣的問題需要討論,比如說性別的進化起源、物種形成的不同機理等,這些問題的討論有充足的理由在科學課堂裡進行。然而,企圖說進化論有致命的弱點,並因此迷惑學生的觀點純屬無中生有,因為進化論有無可爭辯的證據支持。神創論者的觀點不屬於科學的範疇,美國最高法院和其它聯邦法院判決,把這些觀點引入科學課程違反美國的憲法。
神創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神創論」是一個廣義的名詞。在最一般的意義上,它拒絕科學對於自然界的某些特徵(不管是生物學、地質學或其它學科)的解釋,而認為這些特徵是通過某種超自然的實體或力量直接創造的(有時稱為「特創論」)。有些神創論者相信,宇宙和地球只有幾千年的歷史,這種立場被稱為「年輕地球說」神創論。神創論的觀點還包括,生物的複雜特徵不能由自然過程來解釋,而是需要超自然的「智能設計師」的干預。本書後面的「進一步閱讀材料」中列出了很多書,它們都表述了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的「神創論」這個詞。
不和進化論一起講授神創論是否不公平?
科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科學各分支最優秀的學問。因此,科學課程是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研究的產物。任何概念,如果要適當地運用於學校教育中,它首先必須成為廣為接受的科學基礎知識的一部分。比如說,解釋大陸運動和形狀的大陸漂移學說在研究和辯論了很多年以後,才成為基礎科學課程的一部分。隨著數據的累積,地球表面是由一系列大型板塊構成的概念日益清晰,這些板塊不以大陸的界線為基礎,不斷地相互交錯移動。板塊構造理論(1960年代中期提出)就是從這些數據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它為大陸移動提供了更加完全的解釋。新的理論還預測一些重要現象,例如地震和火山有可能在哪些地方發生。當板塊構造理論積累了足夠的證據以後,它就為科學界廣為接受,並且成為地球科學課程的一部分。
科學家和科學教育工作者認為,我們應該在科學課堂裡講授進化論,因為它是唯一檢驗過的,對今天的生物世界本質的全面的科學解釋,而且有無可爭辯的證據的支持,為科學界廣為接受。與之相反,神創論者所堅持的概念沒有證據的支持,因此遭到科學界的拒絕。
關於地球上的物種起源和多樣性,不同宗教持有很不相同的觀點和教義。由於神創論以宗教信仰的部分信條為基礎,在科學課堂裡講授意味著向學生灌輸特殊的宗教觀點。根據美國最高法院和聯邦地方法院的好幾個主要判例,這一行為違反美國憲法。
科學反駁宗教嗎?
科學既不證實,也不反駁宗教。科學進展對某些宗教信條發出質疑,比如說,地球是在非常近期的年代裡產生的,太陽圍繞著地球旋轉,以及精神病是由於精靈或魔鬼附身所導致等。但許多宗教信條所涉及的實體或概念,目前與科學的範疇無關。因此,假設所有的宗教信條都受到科學發現的挑戰是無稽之談。
隨著科學的繼續發展,我們對自然現象的理解將更加全面,更加精確,包括對生物進化過程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某一現象目前還沒有科學的解釋,就說它必定歸屬於超自然的神,這種斷言對科學和宗教是兩相侵害。神學家已經指出,隨著科學為越來越多原本屬於超自然力量的現象提供解釋,這種「填補缺口」式的信仰方式將危及信仰。而且,為屬於另一範疇的現象提供解釋,混淆了科學和宗教的作用。
許多科學家都動情地撰文指出過,他們的科學研究如何增強了他們對造物者的敬畏和理解。科學研究不會削弱或危及信仰。
名詞解釋
- 物種:在有性生殖的生物裡,物種是指相互之間能夠交配的個體。
- 古生物學家:通過化石研究了解古代生物的科學家。
- 特性:生物的物理或行為特徵。
- DNA:脫氧核糖核酸。由稱為核甘的分子串連組成的生物大分子鏈。核甘的序列含有細胞為了生長、分裂成子細胞和合成新蛋白質所需要的信息。
- 蛋白質:由稱為氨基酸的小分子鏈構成的大分子。氨基酸的序列及分子的三維結構決定蛋白質在細胞或生物裡的特殊功能。
- 突變:DNA裡核甘序列的變化。這種變化能夠改變蛋白質的結構或蛋白質合成的調節作用。
- 種群:一群同種的生物個體,個體之間的物理距離不遠,使它們能夠相互交配。
- 自然選擇:由於環境特性的結果,生物個體之間不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 微進化:一群生物個體內的特性變化,但不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 科學:利用證據為自然現象構建可檢驗的解釋和預測,以及通過此過程所積累的知識。
- 核素:原子核裡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中子的原子。一種元素是根據原子核裡面的質子數目定義的。具有同樣數目的質子,但不同數目的中子的核素是該元素的同位素。
- RNA:核糖核酸。一種與DNA有關的分子,由稱為核甘的分子組成鏈狀。RNA具有多種細胞功能,包括為蛋白質合成提供模板,而且能夠催化某些生物化學反應。
- 沉積巖:由水、風或冰積澱的顆粒構成的巖石。
- 物種形成:由現有物種產生新物種的進化過程。
- CT:通過一個物體「切片式」的一系列二維X光圖像的結合,生成該物體三維圖像的醫學成像技術。
(2008年1月6日動筆,2008年1月18日初稿及三稿)
(此稿在翻譯過程中陸續發表於新語絲網站,因此初稿及二三稿同時進行。)
(XYS20080120)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evolutionall.txt
* * * * *
圖文並茂的英文撮要(summary brochure):
http://books.nap.edu/html/11876/SECbrochure.pdf
[
本帖最後由 誠惶誠恐 於 2009-10-13 07:2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