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相架 | 數碼相機 | 畢業相攝影 | 婚禮攝影 | 婚紗攝影 | 攝影器材 | 攝影課程 |

 114 12345
發新話題
打印

[檔案] 一百年前H珍貴彩色照片, 攝於十月革命之前H俄羅斯帝國!!!

一百年前H珍貴彩色照片, 攝於十月革命之前H俄羅斯帝國!!!

介紹 D 好嘢俾你地, 美國國會圖書館網頁展出 1902 幅由俄羅斯攝影大師 Prokudin-Gorskii (1863-1944) 喺 1905 - 1915 年間, 喺十月革命前H俄羅斯帝國拍攝H彩色照片, 呢 D 唔係人工上色, 係真正H Natural Colour !!! 其中超過 200 張經數碼處理, D 彩色靚到無倫, 要嚟做 Wall Paper Fit 晒!!!

http://www.loc.gov/exhibits/empire/

全部共 1902 張彩照:


http://lcweb2.loc.gov/cgi-bin/qu ... nd(color+composite)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FeiJai 體力 +6 2006-8-31 08:55
  • FeiJai 威望 +6 2006-8-31 08:55
  • loksiu 體力 +20 精品文章 2006-8-29 11:47
  • loksiu 威望 +20 精品文章 2006-8-29 11:47

TOP

坐喺河邊嗰位老人家就係 Prokudin-Gorskii (1863-1944)



1915 年攝

TOP



1910 年攝

View of the Nilova Monastery

The Monastery of St. Nil' on Stolobnyi Island in Lake Seliger in Tver' Province, northwest of Moscow, illustrates the fate of church institutions during the course of Russian history. St. Nil (d. 1554) established a small monastic settlement on the island around 1528. In the early 1600s his disciples built what was to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wealthiest, monasteries in the Russian Empire. The monastery was closed by the Soviet regime in 1927, and the structure was used for various secular purposes, including a concentration camp and orphanage. In 1990 the property was returned to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and is now a functioning monastic community once more.

TOP


Resurrection Monastery for women on the right bank of the Tvertsa River. City of Torzhok

1910 年攝

TOP

呢幅幾有中國山水畫 feel!!!


攝於 1905 - 1915 年間

On the Ordezh River near the Siverskaia Station, Saint Petersburg province

TOP

第一位出現於彩色照片H中國人:


Chinese Foreman at the Chakva Tea Farm

攝於 1907 - 1915 年間


A Chinese foreman poses with established tea plants and new plantings at a tea farm and processing plant in Chakva, a small town just north of Batumi. The semi-tropical climate of the Black Sea coast in modern-day Georgia was ideal for growing tea.

TOP

oh! brother Louis is not just a expert on classical music! Thanks sharing...pictures are really great!

TOP

引用:
原帖由 Dave1968 於 2006-8-29 12:58 AM 發表
oh! brother Louis is not just a expert on classical music! Thanks sharing...pictures are really great!
Dave 兄過獎喇, 個網我都係早幾年前隅然發現H啫。

TOP

點解成百年前會有咁靚彩色???

答案係: 其實佢係用黑白菲林拍H!!!  但係黑白菲林點影彩色相??? 秘密就係下面呢部特別設計, 有三個鏡頭H相機:



三個鏡頭分別裝左濾色鏡, 同一時間拍出三個影像, 曬成幻燈片之後就變成咁:



再用一個裝有三個鏡頭, 裝左濾色鏡H projector 將上面三個影像重疊, 投射到屏幕, 照片H色彩就會重現:



再經數碼收復, 就變到咁鬼靚:

TOP

GREAT,,,GREAT

TOP

點解相可以咁 sharp...

TOP

引用:
原帖由 up3up4 於 2006-8-29 04:55 發表
點解相可以咁 sharp...
因為係大底菲林,4X5以上,

關於最早發明的彩色菲林情況,就請睇以下的資料。

公元1860年,英國麥斯威爾採用三原色之紅,綠,藍分別攝影,再重疊放影的色彩加色法。就有人連想,從三原色中去除一種色光,而另兩種色光可合為他種色彩,此法為減色法(Subtracting Process)的基本理論。

 這時期,研究者已知將光譜的所有色光,混合就可以組成白色光。簡單地說,將等量的三原色光的組成便是白色光。而白色光明亮度最高者為白色,次之者為灰色,最沒亮無光者就是黑色。若紅光與綠光並摻會成黃光,紅光與藍光並摻會成洋紅光,藍光與綠光並摻會成青藍光。如此,又加上等份不同的光,摻雜混合,就可成三原色加上橘紅、橙、黃、黃綠、藍紫、紫等等各色光的出現。

 相對的,可用青藍、洋紅、黃色的濾鏡重合即將所有的光都減去而為黑色。青藍與洋紅的濾鏡疊合,白色光經過會減成為藍色。洋紅與黃的濾鏡疊合白色光經過會減成為紅色。黃與青藍疊合減成為青色,如此許多顏色皆可減色而成。其成就了彩色照相的成色之基本原理。



公元1904年,法國魯米埃兄弟(Lumiere August and Louis 1862.1864–1954.1948)發明出真正彩色底片,這是公認「彩色攝影」革命性的大事。魯米埃兄弟,是世界上從未見到,製造攝影器材的偉大發明家。兄弟倆未到二十歲,就創辦一家製造攝影器材工廠,在公元1894年,已年產銷了近二百萬張底片。

魯米埃兄弟,發明出真正彩色玻璃底片,是在感光版上塗上紅綠紫澱粉極細微粒子,附上全彩色(紅、綠、藍)乳劑薄層,發生彩色濾光作用,顯影後為負片,再曝光沖出相片。此底片製造過程也需一兩日,但是,可以工廠來大量生產,成為彩色攝影真正的邁開大步,彩色攝影也就流行開來。


相關搜索目錄: 攝影器材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公元1919年,美籍,立陶宛人柯杜斯基(Godowsky L J 1870–1939)和美國曼納斯(Mannes D 1899–1964)兩位都是音樂家又很喜愛攝影,竟以從事音樂來賺錢作攝影研究資本,兩人研製出加色法彩色膠片,因品質不理想,改為多層次減色法成功。

 據柯達公司文獻記載,柯、曼兩人從小便在紐約讀書,公元1916年,他們觀賞片名為「海軍」彩色短片後,激發起改進彩色攝影的興趣。

 當時彩色軟片雖然市面有出售,不過攝影者要在鏡頭前裝置不同顏色的濾光鏡,沖洗時須複雜不同的曝光。假使放送電影,投影鏡頭前更須裝上有色的濾光鏡,才能顯現顏色。但其彩色效果皆不自然、令人遺憾的具有不真實感。

 德國研究者已在乳劑分層上發現,可使用不同對紅、綠、藍感光的藥膜膠卷,效果已略有改善,仍不盡理想,沒法普及。

 柯、曼在公元1930年,受禮聘在柯達公司研究室工作。經過三年不懈怠,他們領導柯達研究部門機師、專家、化學家、成功地研發出新穎的兩色沖晒程序感光軟片。

 感光片分兩層藥膜,第一層對紅橙色感光,另一層可感印青藍色的影像,再經較以前不複雜的沖晒過程,加上染色顯劑即可沖印出有顏色的照片。精益求精,他們繼續研發,進一步將感光片製成五層藥劑膜,三層感光紅、綠、藍色的影像,另二層為穩色濾光劑膜。也就是他們在公元1935年4月15日研究成功了「柯達彩色膠卷」。可以沖洗出類似現今的彩色相片,這正是攝影進入彩色時代的階段,更是攝影歷史上的大事。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當時,柯達軟片以自然顏色,有真實感著名於世,不論印刷、醫療、商業和人們攝影都大受歡迎。拍攝好的軟片起先是須寄回羅徹斯特的柯達公司總部沖印。

 同年,德國愛克發( Agfa )公司,研究成功三補色之顯色快速程序法,彩色攝影沖印彩色照片一次即可完成,就此,攝影者更方便就可自行沖洗彩色相片。

 彩色攝影從此一躍沖天,發展速度驚人,就在公元1985年攝影界統計全年世界上人們就共拍攝有四百億張彩色照片之鉅量。與其同時,世上各膠片製造公司也有研發,但以柯達彩色底片及沖洗相片方式較普及於世。

 舉世各攝影器材製造公司為因應市場上需要,皆在價格與品質作了最大努力。彩色已有了基礎後,接著,就要照片上有更清晰細緻的品質,也就是說顯微顆粒要更細小。美國柯達公司就將原先傳統的鹵化銀粒子,由原來的圓球狀,利用科技改為ㄒ型扁平晶體。

 致後,日本富士(Fuji)、柯尼卡(Konica)的底片率先研用更細微,更均勻的晶體(Core–Shell)。晶體內為碘化銀,外包溴化銀,即可產生觸媒作用,使得顆粒更小,有著前所未有的精緻細膩的效果。日本攝影器材的用心經營、開發、匠心獨運,以致有現今的攝影器材名聲卓越,傳統相機、數位相機、軟片暢銷全世界,也就可見端倪。


相關搜索目錄: 印刷 攝影器材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SIG 體力 +20 精品文章! 卡達菲,I give you some .. 2006-8-29 12:21
  • SIG 威望 +20 精品文章! 卡達菲,I give you some .. 2006-8-29 12:21
若問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

莫道因果無人見  遠在兒孫近在身

TOP

YYYYYYYYYYYYYYYYYYYY

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Y

TOP

別有一番風味!
多謝Louis兄

TOP

Very good
IT IS DARKEST BEFORE DAWN.

TOP

Very very impressive!

TOP

果然好好野!

多謝哂!

TOP

Thanks brother khadafy too!!!

TOP

非常漂亮,谢谢!

TOP

beautiful photos

TOP

引用:
原帖由 LouisLee 於 2006-8-28 03:43 PM 發表
介紹 D 好嘢俾你地, 美國國會圖書館網頁展出 1902 幅由俄羅斯攝影大師 Prokudin-Gorskii (1863-1944) 喺 1905 - 1915 年間, 喺十月革命前H俄羅斯帝國拍攝H彩色照片, 呢 D 唔係人工上色, 係真正H Natural Colou ...
~~~~~~~~~~~~~~~
enjoy life.

TOP

Excellent

TOP

great!

TOP

 114 12345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