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酸痛的保健與預防
Source: 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鄭昌賢
你是否有過莫名的腰背酸痛?對久坐、久站或經常彎腰的朋友來說,相信腰背酸痛一定不陌生。根據研究指出,大約80%的成年人有過背痛經驗;中央健保局也統計出,台灣每年大約花30億元治療背痛。那到底惱人的腰背酸痛該如何預防?
腰背部酸痛的原因?
仔細探討腰背酸痛的原因,發現可能引起的原因相當多。例如:長時間維持固定的姿勢、不當坐姿、不當站姿、或不當的睡眠姿勢、長時間維持前傾或彎腰的姿勢等。還有很多是突發性的扭傷、拉傷,例如運動傷害、跌倒、不正確的提舉動作等。有些是因為缺乏運動,肌肉張力不足,或是體重過重所引起,還有一些是媽媽族,當懷孕或抱小baby時,體型或重心的改變所導致的酸痛。
還有很少一部份是由於疾病所引發的,例如:慢性骨盆腔感染、僵直性脊椎炎、甚至是腫瘤轉移等身體病變造成的腰背酸痛。
中醫治療腰背酸痛的認知
若是因為長期姿勢不當、外力引起的扭拉傷或挫傷,造成腰肌損傷,使得氣血運行不暢的腰背酸痛,症狀以「痛」為主,常會有局部壓痛點,或因某個動作而更痛,治療會以活血化瘀、行氣消腫止痛為主。
其次,因年老體衰或勞動、色欲過度,以致腎氣虛虧、筋骨濡養不足造成的腰背酸痛,主要症狀是不堪久站、久坐,也走不久,症狀以「酸」為主,勞累則症狀明顯加重,治療以補腎強筋壯骨為主。
或是因衣著濕冷、臥榻寒濕、外受風寒侵襲的下背痛,中醫會認為是寒濕之邪使氣血循環阻滯,治療以溫通經絡、散寒祛濕為主。
中醫治療腰背酸痛的方法
1.局部熱敷、藥薰:中藥薰洗或熱敷同時俱備熱療與中藥的療效,使得肌肉的血液循環增加,有舒緩腰背酸痛的效果。
2.推拿、理筋、整脊手法:具有舒筋活絡、解除肌肉僵硬、疼痛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常見病患治療多次仍不易根治,常見的原因是「骨錯縫」,也就是腰背的關節因外力或肌肉痙攣產生的拉力使得小關節面錯位,需要施以整脊手法配合,再配合鬆筋方式治療。
3.針灸:有疏通經脈氣血、改善循環的效果。根據現代科學研究顯示:針刺有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腦內啡止痛、抑制痛覺神經傳導等作用。所以針灸亦是一種治療腰背酸痛的好方法。
4.藥物:對腰部扭傷、拉傷所造成的急性腰背疼痛,會處方開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科學中藥。若是腎氣虧虛所造成的酸痛,則會處方補腎、強壯筋骨的藥物,如杜仲、續斷、桑寄生等中藥材。
腰背酸痛的保健運動
運動的目的是增加腹部和背部肌肉與韌帶柔軟度,強化肌肉力量,可減緩因姿勢不正確而引起的腰背酸痛,兼有收小腹、健胸的效果。適合在晨起或睡前做十五分鐘(相關動作照片請參閱《健康世界》2007年11月號)。
生活小建議
1.適當的休息、舒緩: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增加工作間的休息次數,盡量每小時休息1次,並且做伸展運動5到10分鐘,尤其加強頸、肩、腹背部的肌肉放鬆。
2.運動:要減少腰背酸痛的根本解決之道,可以透過腹、背肌的訓練,維持肌肉彈性和力度增加脊椎穩定度。例如:瑜珈、太極、游泳等。
3.壓力:許多研究顯示,壓力會加重下背痛。患者應該保持樂觀、積極狀態,保持運動以及積極思考。
4.減重:減重能減輕身體脊椎的負荷量。
5.保暖:老人家冬天可以用電毯放在腰背,對改善酸痛有幫助。
6.睡眠:建議晚上11點前就寢;選擇合適軟硬適中的床。
7.飲食:若氣候變冷,濕度增加,腰背酸痛症狀隨之加重的患者,應在飲食上少吃冰冷食物。
相關搜索目錄: 飲食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