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外匯儲備
任志剛:
大家都知道資產負債表內的資產與負債(包括資本及儲備)兩方的總額永遠都是平衡的。我們要了解一間機構的財政狀況,必須同時分析它的資產負債表內的資產及負債。當我們看到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顯示內地的外匯儲備達到1萬億美元這個極為龐大(也是全球各經濟體系的外匯儲備中最龐大的)的數額時,我們也要留意其負債的數額亦同時相應增加。
負債的數額可以以不同形式增加,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借款或其累計盈餘上升。內地的外匯儲備是由經常帳盈餘、資金流入及實施外匯管制這幾個途徑累積而來的。從技術層面而言,外匯儲備增加,是因為人民銀行買入外幣資產,在其資產負債表上創造人民幣負債,亦即使商業銀行於人民銀行開設的結算戶口的人民幣結餘相應增加,令外匯從商業銀行的手中轉化成人民銀行的外匯儲備。這樣做會創造了「高能貨幣」,因而擴大貨幣基礎。為防止貨幣基礎增加而令貨幣環境過於寬鬆,以致銀行採取不審慎的貸款政策或造成通脹,中央銀行有需要「沖銷」注入的資金。人民銀行有不同的方法沖銷資金;一方面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目前為9%),另一方面可向銀行增發央行票據。但無論是透過增加貨幣基礎,抑或讓銀行增持央行票據,都會使人民銀行的負債上升而並非增加資本及儲備。雖然許多央行都透過將到期票據續期來取代原有的負債,但負債最終是要償還的。
人民銀行自然要為增加的負債支付利息。以人民銀行為沖銷資金流入影響貨幣環境所發行的3個月期票據為例,這些票據目前的收益率約為2.5%,明顯低於所持有的外幣資產的收益率──美國國庫券的收益率約為4%至5%,因此表面上對人行來說累積儲備是有利可圖的。可是人民幣持續升值卻令外幣資產的價值以人民幣計逐步下降,令外匯儲備即使增加了,也不一定表示中央銀行的財政狀況相應增強。
相比之下,雖然香港外匯儲備的累積不多,但每當外匯基金的外匯儲備增加,外匯基金的累計盈餘(即資本及儲備)往往相應上升。由於我們無需就累計盈餘支付利息,因此香港的外匯儲備增長,確實表示外匯基金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正是基於上述分析,所以我們從來不太在意香港在全球外匯儲備排名榜的位置。
1萬億美元當然是很龐大的數目。除了用於買入先進國家以其本土貨幣發行的高流通性的金融票據外,這筆儲備還可用作買入多種不同的外幣資產。以中國這個龐大並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需要顧及許多需求,例如要確保戰略商品的持續供應。將部分財政資源投資於這個範疇是一種合理分配金融資產的方式,亦符合國家利益。雖然這樣可能會減低部分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但這些投資的回報會遠超過在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外匯儲備收益。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 貸款 銀行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