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UGG | baby product | MD skinical | 環保袋訂造 | PROTOP | 鈙利亞阿勒頗手工古皂 | UGG Boots | Sheepskin Boots |

發新話題
打印

【轉載】李良玉教授《孫中山的優秀品質和歷史地位》一文質疑(作者:奚兆永)

【轉載】李良玉教授《孫中山的優秀品質和歷史地位》一文質疑(作者:奚兆永)

李良玉教授《孫中山的優秀品質和歷史地位》一文質疑

奚兆永

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先行者,研究孫中山不僅有其歷史意義,而且有其現實意義。今年是孫中山逝世80周年,也是同盟會成立100周年,李良玉教授撰寫《孫中山的優秀品質和歷史地位》一文(載《南京大學報》2005年6月10日第7版)表示紀念,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但是,讀了該文,感到所論多有不確,特撰此文,提出質疑如下:

  一、關於孫中山的宗教信仰

  李文說,孫中山「有基督教信仰。他16歲在檀香山讀的學校就是教會學校,1883年17歲就受了基督教教會的洗禮。」李文此說是經不起推敲的。

  我們知道,孫中山13歲隨母去檀香山,同年(即13歲,而不是16歲)進檀香山英國聖公會辦的意奧蘭尼學校讀書,三年後又轉入美國公理會辦的奧阿厚學校讀書。李文以孫「讀的學校就是教會學校」來說明他「有基督教信仰」是不正確的。教會學校不是神學院,它並不要求學生是信徒,也不設置聖經課。當然,孫中山後來在香港「受了基督教的洗禮」,但這也並不表明他一直都「有基督教信仰」。事實上,孫受「洗禮」後不久就讀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其信仰也很快由「耶穌之道」轉向了「達文之道」。他後來在一次演講中曾將兩者作了對比:「就人類的來源說,基督教說世界人類是由上帝六日造成的。近來科學的進化論家說,人類是由極單簡的動物,慢慢變成複雜的動物,以至於猩猩,更進而成人。……科學和宗教衝突之點,就在所見人類來源不同。由這一點所見之不同,便生出科學和宗教之爭,至今還沒有止境。……科學的知識,不服從迷信,對於一件事,須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過細去研究,研究屢次不錯,始認定為知識。宗教的感覺,專是服從古人的經傳。古人所說的話,不管他是對不對,總是服從,所以說是迷信。就宗教和科學比較起來,科學自然較優。」(《孫中山全集》第8卷,第316頁)在這裡,孫中山是科學而非宗教的態度是極其鮮明的。

  後來,他在一次演說裡還以三民主義和宗教的主義進行比較,指出:「我們的這種主義,比宗教的主義還要切實。因為宗教的主義,是講將來的事和世界以外的事,我們的政治主義,是講現在的事和人類有切膚之痛的事。宗教是為將來的靈魂謀幸福的事,政治是為眼前的肉體謀幸福的。說到將來的靈魂,自然是近於空虛;說到眼前的肉體,自然有憑有據。」(同上,第567頁)在這裡,孫中山是政治的主義而非宗教的主義,態度也是極其鮮明的。

  孫中山對宗教的否定,在行動上也有鮮明的表現。據14歲即參加興中會被稱為「革命童子」的馮自由回憶說,「余在日本與美洲和總理相處多年,見其除假座基督教堂講演革命外,足跡從未履禮拜堂一步。」(《革命逸史》第2集,第12頁)人們還知道,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禮是在日本友人梅屋莊吉家裡舉行的,而不是在教堂裡舉行的。宋慶齡後來在一封信裡說,孫中山步入壯年以後,「從來不信什麼上帝,他也不相信傳教士……我曾告訴他,在美國上學時,一到星期天學校就把我們這些學生趕到教堂裡去,我總是躲進衣櫥裡,等舍監帶著姑娘們走了之後才出來給家裡寫信。他聽了開心地大笑著說,『所以我們兩個都該進地獄啦!』」(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宋慶齡》,第50頁)

  從以上事實看,孫中山顯然是一個無神論者,而決不是一個基督教信徒。

  二、關於孫中山的政治傾向

  李文一再說,孫中山是「一個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政治家」。但是,對於什麼是自由主義,李文卻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說明。一般來說,自由主義是一種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上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在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它還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的積極意義,但是到了無產階級成為一股政治勢力以後,特別是在世界上出現了社會主義國家以後,它就明顯地成為資產階級反對社會主義的反動的思想工具了。這一點,只要看一看著名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哈耶克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就可以了然。馬克思曾說,「人民,尤其是其中主張共產主義的人,知道得很清楚,自由派資產階級只關心他們本身的利益,很難指望他們會對人民表示同情。」(《馬恩全集》第4卷,第210頁)

  實際上,孫中山對自由主義也是持否定態度的。1924年11月3日,他在一篇演說中說:「歐洲的革命思想是什麼呢?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自由、平等。……中國近來也感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所以也起了革命;革命成了事實之後,又被這種思想打破,故革命常常失敗。……中國現在革命,都是爭個人的平等、自由,不是爭團體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總是失敗。……俄國七年前的革命,便徹底成功,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由於打消無政府主義的主張,把極端平等、自由的學說完全消滅。(《孫中山全集》第11卷,第267、270頁)說孫是「一個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政治家」,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應該說,在孫中山的政治傾向裡,很突出的一個傾向是社會主義傾向。孫中山長期流亡國外,多次游歷歐美,他一方面看到歐美發達的生產力,因而主張學習西方,實行民主革命,另一方面又看到這些國家貧富懸殊,勞資矛盾突出,因此主張「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孫中山全集》第1卷,第289頁)他一再說,他的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他的社會主義有幾個思想來源:一是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大同」說;二是太平天國的「貧富均等」思想;三是美國激進派經濟學家亨利•喬治在《進步與貧困》一書中提出的「地價稅」說;四是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所主張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五是俄國民粹派的主觀社會主義思想。至於孫中山對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態度,雖然他對馬克思很崇拜,稱馬克思為「聖人」,稱馬克思的經濟學為「新經濟學」,稱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為「科學的社會主義」,但是從他對剩餘價值理論和階級鬥爭學說所作的批評來看,他顯然沒有系統地讀過馬克思的《資本論》,也沒有掌握歷史唯物主義的真髓。這是孫中山未能領會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因所在,也是他的歷史局限性所在。

[ 本帖最後由 誠惶誠恐 於 2007-11-28 06:53 編輯 ]

TOP

  三、關於孫中山和毛澤東的比較

  李文在論述孫中山時處處把孫中山和毛澤東加以比較,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褒孫貶毛的情緒,甚至是一種敵愾。這種敵愾是客觀地研究歷史的大忌。這裡不妨指出以下幾點:

  1.所謂「毛澤東對宗教毫無興趣,文革時期所有宗教都受到迫害,他身上也有一股農民習氣和油氣」。李文為了突出孫中山有基督教精神的高尚,說毛澤東對宗教毫無興趣等等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毛澤東由於受母親的影響,自幼就信仰佛教,9歲以後還多次和其母一道勸其不信佛的父親信佛。只是後來由於學到了新的知識,對信佛之事才逐漸淡漠。但是他對宗教也並不如李文所說的那樣「毫無興趣」,我們從他1917年寫給著名語言學家黎錦熙的一封信中可以知道宗教對他曾有積極的影響。他說,「自己的社會理想就是懷慈悲之心以救苦海的眾生,共同走向大同聖域。」在1920年給黎錦熙的一封信裡,毛還談到他想研究佛學的計劃。甚至在他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後對待宗教的態度,也不是簡單地否定。在1961年的一次談話中他說了這樣的話:「我贊成有些共產主義者研究各種教的經典,研究佛教、伊斯蘭教、耶穌教等等的經典」,「因為這是個群眾問題,群眾有那麼多人信教,我們要做群眾工作,我們卻不懂得宗教,只紅不專」。至於說文革期間,當時提出了「破四舊」的口號,紅衛兵運動起來之後,很多事情實際上失去了控制,衝擊宗教也屬於這種情況。事實上後來也糾正了。顯然不能說這是毛澤東「迫害宗教」,當然,毛是有領導責任的,但不能說毛有「農民習氣和油氣」。

  2.所謂「從13歲到26歲的14年中,他(孫中山)接受了長期的境外正規教育,近代中國所有的領袖,沒有人這麼系統地讀過西方學校,他是絕無僅有」,「他對西方社會科學的了解程度,至今沒有領導人高過」。事實上,孫中山在境外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並沒有14年。他曾於17歲(1883年)被其兄孫眉趕回家鄉,在家呆了幾個月,因和陸皓東毀壞神像而被迫出走香港。在香港讀了大約一年書(主要是學英語),18歲(1884年)時又奉父母之命再度回到家鄉,一方面是為了與盧氏完婚,同時也是為了「復治中國經史之學」。後又去了一次夏威夷,並在廣州找了一份工作,並開始學習醫學。直到21歲(1887年),他才進香港剛剛成立的西醫書院讀書,五年後畢業。這樣算來,孫中山在境外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應該是10年,至多是11年,而不是李文所誇大的14年。而且,所謂「境外」,也是19世紀80年代前後尚欠發達的夏威夷和香港,這和內地稍後建立的新式學堂相比,恐怕也說不上什麼先進。毛澤東以及其他的中國領袖人物雖然沒有孫中山這樣長的「境外」學習經歷,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對西方社會科學的了解都低於孫中山。毛澤東對西方社會科學也是下過工夫的。早在讀湘鄉東山小學時,毛就對梁啟超辦的《新民叢報》很感興趣,裡面的文章「讀了又讀」。後來他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學,因嫌學校課程有限,於是決定自修。這期間,他讀了許多書,包括世界歷史和世界地理,嚴復翻譯的許多西方學術名著,像《原富》、《天演論》、《名學》、《群學肄言》、《法意》、《民約論》等,他都讀過。當然,孫長期在境外學習生活,學習西方社會科學有其有利條件,但是,他學的專業畢竟是醫,而流亡國外主要是為革命進行宣傳組織和籌集經費,讀書的時間是有限的。他曾鼓勵留學生讀《資本論》,但他自己卻沒有系統地讀過《資本論》,就是證明。

  3.所謂「他(孫中山)凡事都以設計制度為先,以遵守法紀為重,以維護法紀為本。……這在中國領導人中很少見。」在這方面,李文以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之前先與盧夫人辦理離婚手續為例來做說明。其實,早在孫宋結婚之前,孫曾與和他一道革命的陳粹芬共同生活過,人稱「陳夫人」,也有稱「國嫗」的,但孫並未辦理與盧夫人的離婚手續。在陳之後,孫還曾和一位日本少女大月薰結過婚,人稱「櫻花夫人」。但是這一次他也沒有與盧夫人辦理離婚手續。這些,治孫中山史者當不會不知也。

  4.所謂「列寧說革命要建立無產階級專政,而無產階級專政就是鎮壓和殺人,這是暴力革命造成社會恐怖的理論上的根源。」其實,無產階級專政並不是列寧而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這一點,馬克思1852年致魏德邁的信說得很清楚。在這方面,孫中山對階級鬥爭是持批評態度的,當然他對無產階級專政也是不贊成的。但是,既然要搞社會主義,不建立無產階級在政治上的統治,不鎮壓那些已被打倒的階級的反抗,社會主義能夠鞏固並且向前發展嗎?問題還在於,無產階級專政的職能並不限於鎮壓,更不是如李文所說的只是殺人,它還有組織經濟和文化的職能。應該說,無產階級專政乃是由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過渡所不可缺少的政治上的保證。至於李說「無產階級專政是暴力革命造成社會恐怖的理論上的根源」,更是倒果為因的說法。事實是先有革命而後才有專政,後者顯然不是前者的根源。社會恐怖也不是暴力革命造成的,而是反革命逆時代潮流而動的結果。蘇聯十月革命後14國進行武裝干涉,國內白衛分子進行武裝叛亂,造成了白色恐怖,難道應歸之於暴力革命?上個世紀70年代,智利社會黨人阿連德當選為總統,並未經過暴力革命,但是反動勢力卻用暴力將其擊斃於總統府。這種恐怖事件難道是暴力革命造成的?需要指出的是,孫中山雖然在理論上並不接受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但是,現實生活卻使他懂得,沒有軍隊和武器,革命是不能成功的。他開始依靠軍閥,後來終於覺悟到要有自己的軍隊,並且在蘇聯幫助下建立了革命的軍隊。後來,當商團持反革命態度時,他更認識到,完成革命要有專政手段。他在給蔣介石的手令中寫道:「我黨今後之革命,非以俄為師,斷無成就,……現在局面由漢民、精衛維持調護之。若至維持不住,一旦至於崩潰,出快刀斬亂麻,成敗有所不計。今之革命委員會,則為籌備以出此種手段,此固非漢民、精衛之所宜也。故當分途.以做事,不宜拖泥帶水以敷衍也。」(《孫中山全集》第11卷,第145頁)這是孫中山晚年思想的又一重要進步。李文對此不察,竟然大反革命專政,實是對孫中山思想的極大誤解。

  5.所謂「他(孫中山)的現代化方案有西方經濟學的內容,……比較毛澤東幾十年之後還用烏托邦的辦法,吹牛撒謊的辦法,用搜刮老百姓的辦法來搞大躍進,結果餓死了幾千萬人,孫中山確實是很了不起的。」在現代化方面,孫中山確實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1912年他辭去臨時大總統後就搞了一個用十年時間修建10萬公里鐵路的龐大計劃。1919年,孫又制定了一個更為龐大的實業計劃,企圖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之國際資本實現這一計劃,即所謂「使外國之資本主義以造成中國之社會主義」,(《孫中山全集》第6卷,第398頁)李文說孫中山的方案「有西方經濟學的內容」,「很了不起」,實際上,在孫中山的計劃裡並沒有什麼「西方經濟學的內容」,李文這樣說除了說明他對西方經濟學的盲目崇拜外什麼也不能說明。孫中山的計劃對後人應該說是有參考價值的,但是在當時卻沒有實現的可能,不僅社會政治條件不允許,就是從經濟上來說,資金問題也無法解決。美國商務部長劉飛爾在其給孫中山的的覆函裡對此說得很中肯。他說:「閣下亦明知案中一小部分尚需數十萬萬金元,而其中多數在初期若干年間,不能償其所投之利息和經費。是故,其必要之債務所需利息如何清付,實為第一須解決之問題。以中華民國收入負擔現在國債,利息太重,難保新增之息必能清付。則今日似必要將此計劃限制,以期顯有利益足引至私人資本者為度。」(見《孫中山全集》第407-408頁)毛的「大躍進」計劃比之孫的實業計劃,其實是「小巫見大巫」。如果說毛的「大躍進」是「烏托邦」,那麼孫的「實業計劃」又是什麼呢?因為從結果來說,孫的實業計劃長期只停留在紙上,而毛的「大躍進」計劃雖然造成了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和很多損失,但還是取得了許多重要的實際成果的。事實上,我國的一些高新技術(如研製原子彈等)就是那時起步的,一些工業空白(如萬噸水壓機、車輪輪箍等)就是那時填補的,而全國的地方工業(包括鋼鐵、煤炭、機械、化肥等)和和集體企業也大都是那時發展起來的。李文認為毛是用「搜括老百姓的辦法」來搞大躍進的,人們要問: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能夠引進外資嗎?不實行自力更生的政策能行嗎?難道這就是「搜括老百姓」嗎?李文說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也是沒有根據的。

  李文還評價了宋慶齡和江青,說「宋慶齡具有寬厚、仁慈、溫柔、賢惠的品質,她這個國母的形象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心理。這一點和江青不同,江是潑婦」。李文說這些話的用意是很清楚的,但這樣做是完全不適合的。在這裡,李文把宋慶齡簡單歸結為一個賢妻良母式的傳統女性也是很不恰當的。應該說,宋慶齡首先是一個革命者。早在美國讀書時,她就在校刊上發表文章歡呼辛亥革命的勝利。1914年起她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1915年她衝破家庭和社會的重重阻力和孫中山結婚。這些,都表現了她是一個革命的新女性。在孫中山去世後,她繼承孫的遺志,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在白色恐怖下與蔣介石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更表現了一個革命家的大無畏的氣概。她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她本人,也由一個愛國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由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共產主義者。應該說,她的思想已經超越了孫中山的歷史局限。實際上,她和毛澤東一樣,不僅是孫中山思想和事業的繼承者,而且是他的思想和事業的發揚光大者。

http://xiaobao.nju.edu.cn/showarticle.php?articleid=7959


相關搜索目錄: 結婚 運動 語言 留學

TOP

呢條大炮文吹水佬係廣奸!吹水點火叫兄弟去火海,得到權力後又出買廣東人利益!!
相思無用、唯別而己、別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消魂、何處柳暗花明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