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山車
很多人玩過過山車, 但我相信很少人有我的經歷, 因為我坃了一次「真」的過山車.
那年中越邊境戰爭打得正儂, 我放低两個小孩在香港, 我與我老婆及外父三人到雲南石林旅行.其間賓館服務生話可安排我们乘坐解放軍汽車, 到五十里外的戰区邊緣参加一個少數民族的火把節, 費用是每位xy美元. 我们付過一半錢後靜侍晚上來臨.
是晚來到集合地點發覺还有八個香港人, 大家談論間, 來了一部墨綠色的「三脚雞」, 司機摧速各人上車,原來这就是所謂的解放軍汽車. 初時各人面露不悅之色, 不久被探險獵奇的心理掩蓋, 各人自動自覺按年纪大少坐進「鷄」裹, 年纪大的坐两邊木椅, 年纪少的坐地板, 最少的两個無位坐, 挽着車尾的扶手半坐半企. 連司機一行十二人, 就此向黃昏的山頭出發. 如果你乘坐過三十年前大陸的三脚雞, 你可想像我們當時是在玩雜枝.
可能為了避開解放軍的撿查, 我們有大路不走卻抄山頭小路而行, 其中顛波, 可想而知. 嚴格來講, 三腳鷄算不上是汽車, 其動力與剎制與電單車無異, 今次硬要它乘戴一部小巴的戴量, 其超載的負荷不用細表. 行車不久, 眾人起初的興奮漸漸被那愈來愈沉重的機器聲淹蓋, 油然生起不安之預感. 那時大地已一片潻黑, 山風虎虎襲來, 更令機車左摇右擺. 各人鴉雀無聲, 默默地期望着早些到達目的地. 不知走了多久, 最壞的情况终於發生了.
在走完一條如牽牛上樹的長命斜後, 那個引擎鏈子崩聲斷了. 司機說好彩我們己到達山頂, 只要我們肯冒險, 溜車到山脚便可找到幫忙. 十一個香港人面面相窺, 在那個前不巴村後不巴店的情况,只有一致同意司機的說法. 司機聽後放開刹制, 開始那亡命的過山車之旅.
在没有引擎牽制下, 機車的速度愈溜愈快, 各人面如灰土, 緊握同伴之手, 每次轉彎, 各人一齊俟向一邊以保持機車平衡. 好彩那個司機對山路純熟, 知道何處要減速过彎, 又懂得在上斜坡前, 利用物件free fall 的原理來加速, 讓我們每次都能越過斜路頂. 如事者,經過有如十五年之久的十五分鐘顛疲, 我們终於看到山脚的燈光, 正在高興之際, 司機傳來惡號, 那個刹車制也壞了, 我們是處於一個完全不受控的下墜情况. 命運就是這樣奇怪, 當你以為可以脫險時, 牠給你一個驚嚇, 當你以為死緊時, 牠給你驚喜.
就在我們感到絕望時, 我們發覺那條路出奇地平坦和筆直, 雖然機車愈溜愈快, 我們反覺平隱. 當機車停下來時, 我們發覺竟停正在村中心, 那個司機好像若無其事地同村民打招呼, 不久還招來另一架三脚鷄, 讓我們繼續行程.
有去便有回, 下回 : 戰地回來
[ 本帖最後由 牛奶蛇 於 2008-6-7 01:22 編輯 ]
相關搜索目錄: 電單車 引擎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