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雲茶樓】由【文樂軒】及【廖輝庭】所創辦,在十九世紀末於【文咸東街】一號開設,由開業至結業經歷了近百年歲月。茶樓曾經歷大時代的多番變遷,如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代、六七年暴動及香港水荒等。
除了在日佔時期暫停營業外,【得雲茶樓】每天都會讓茶客品嘗到精美的名茶美點。後來,【文樂軒】的後人大都移居海外或到外國升學,對茶樓生意不感興趣,亦考慮到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日漸改變,茶樓不及酒樓受歡迎,及夥計年事已高,加上市區重建等問題。因此,1992年文氏家族決定將茶樓結束。
【得雲茶樓】是一家傳統的茶樓,整幢樓宇共分三層。每天早上及午飯時間,茶樓定必相當熱鬧。茶客喝茶時均喜歡單腳踏著椅子坐,而且一坐便數小時,但夥計從不會催促他們結賬。當峙【得雲茶樓】的茶客大都是平民街坊及上班一族,早上他最愛『一盅兩件』,吃過後便上班。此外,他們也喜歡吃鱆魚飯。由於【得雲茶樓】鱆魚飯材料豐富,包括鱆魚粒,蝦米及冬菇粒等,以蒸籠蒸熱,所以特別香口和美味。
至於最受茶客歡迎的茶,要算是普洱了。【得雲茶樓】處理茶葉的方法有其特色。夥計預先將茶葉分類,然後將適量的茶葉份量,分類放入不同的鐵製器皿內。當茶客叫開茶時,夥計才將預先放在器皿內的茶葉倒入茶杯內。
【得雲茶樓】曾有一段時期開設夜市•但不像今天的酒家般提供大魚大肉,夜市提供的食物為亦跟午市一樣而已。
老婆餅是【得雲茶樓】最馳名的食品,每逢下午二時半出爐。老婆餅有兩種:大老婆餅及細老婆餅。當大老婆餅出爐時,夥計便會大喊:『大老婆出爐啦!』,而細老婆餅出爐時,他們則喊:『妾侍出爐啦!』
傳統茶樓不論是結賬或點心出籠都以叫喊形式進行,結賬時夥計會高聲喊出茶錢金額,如『開o黎三分六厘!』。【得雲茶樓】對面是消防局,消防局人員曾因受不了得雲的叫喊噪音而興訟,結果得雲在港的官司全數敗北,故最後上訴至英國樞密院,由於【得雲茶樓】位於【文咸東街】一號,【文咸東街】屬上環區,消防局在【皇后大道中】一百七十六號為中環區,故得雲一方的律師技巧地申報【得雲茶樓】地址為【文咸東街】。倫敦樞密院認為消防局位於【皇后大道中】,兩者位於不同地區,【得雲茶樓】沒可能滋擾消防局,所以判決【得雲茶樓】勝訴。
昔日香港人思想較為保守,茶樓的所有夥計都是男人。據說,文氏家族的成員在故鄉常被鄰鄉別姓村民欺負,加上鄉間生活艱苦,只有茶樓才可容納大量低技術勞工,於是【文樂軒】特別選擇從事茶樓生意來照顧文姓的同鄉兄弟。因此,【得雲茶樓】的員工,不論廚房師傅,樓面或夥計都是鄉中同姓兄弟。茶樓東主與夥計的關係更非常融洽,例如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文樂軒】不得不將茶樓停業,他把茶樓僅餘的麵粉製成多個大江蘇餅,分給夥計作遣散之用。
此外,在【得雲茶樓】工作的夥計也可享受免費中醫看症的福利。在【得雲茶樓】二樓轉彎樓梯底有一位【廖本良】中醫師駐診。他是【得雲茶樓】另一位東主【廖輝庭】的兒子,專為茶樓工作的夥計,甚至茶樓熟客,免費診症•
【得雲茶樓】除了開設茶市外,中秋節亦會售賣月餅。製造月餅需要大量鹹蛋黃,但蛋白卻沒有用途。因此,老闆通常會將剩下的鹹蛋白送給夥計作為『下欄錢』。
【得雲茶樓】有一個傳統,就是年三十晚會『定人』,即解僱員工。雖然茶樓的夥計全是同姓兄弟,但老闆亦會解僱一些行為不當的員工,例如打架及因四出尋花問柳而患上性病的夥計。
source :《香中西區地方掌故》
內容訪問自【得雲茶樓】創辦人的後人【文劍英】女士。
【圖01】1930's 年代,【得雲茶樓】 ▼
【圖02】1930's 年代,【得雲茶樓】 ▼
【圖03】1930's 年代,【得雲茶樓】地下入口 ▼
【圖04】1930's 年代,【得雲茶樓】【文咸東街】三號 ▼
【圖05】1930's 年代,【得雲茶樓】【文咸東街】三號地下,【東亞皮具公司】 ▼
【圖06】1946年拍攝,【東亞皮具公司】位置已變為【永亨銀號】,即【永亨銀行】的前身 ▼
【圖07】1980's 年代,該位置是【泗利金鋪】 ▼
【圖08】1980's 年代,【得雲茶樓】 ▼
【圖09】1980's 年代,【得雲茶樓】 ▼
【圖10】1980's 年代,【得雲茶樓】 ▼
[
本帖最後由 cooolman 於 2008-9-4 02:3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