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利﹕美國投資銀行 輸出有毒產品
2008-09-24
【明報專訊】由美國次按問題觸發的金融海嘯,衝擊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場。即使各國政府不斷推出救市措施,但相信還有一段時間,才可以挽回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今次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很明顯是美國的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過去10年,美國政府放寬對金融機構的監管,讓一眾投資銀行可以大量發行衍生工具,向投資者出售「有毒」的投資產品,一些產品更指定售賣給非美國人,騙取他們的血汗錢。到近年美國的樓價及資產價格大幅下調,投資銀行倒閉後,投資者才知道手上持有的所謂「債券」和票據,根本沒有足夠抵押品,是極高風險的投資產品,債券和票據一夜之間變成廢紙,損失十分慘重。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股市出現「非理性亢奮」,道指由1990年的2000多點,一直上升至2000年突破11,000點。納指同期更由400多點飈升至超過5000點,10年間足足上升了10多倍。但隨着科網泡沫爆破,股市大幅回落,不少公司要宣布破產,當中包括安隆、世界通訊、Global Crossings等大型企業,企業醜聞接踵而來。
大型企業相繼破產倒閉,暴露美國證券監督和公司管治的嚴重問題。個別公司的管理層,透過不斷發放虛假消息和收購活動去推高股價,然後行使認股權圖利。金融市場上充斥着存在利益衝突的分析員、投資機構、信貸評級機構和會計師,他們經常發出不盡不實的報告以牟取私利。銀行家為了本身短期利益,向一些不合資格的投資者和公司繼續提供貸款。
美國監管部門本應汲取科網泡沫爆破的教訓,嚴格監控各金融機構,避免再次出現信貸過度膨脹的問題。但很不幸,自從布殊(相關)在2001年成為美國總統後,美國的聯儲局為了挽救經濟,開始大幅度減息。到發生911恐怖襲擊後,聯儲局更加快減息步伐,令聯邦基金利率一度低至1厘。
投資銀行完全忽視風險管理
利率偏低,吸引不少沒有足夠經濟能力的市民貸款買樓,令樓價節節上升。到2005年利率開始回升後,樓價下滑,銀行面對大量斷供物業,早前購入大量次按資產的金融機構,需要作大額撇帳和撥備,令業績倒退,甚至出現嚴重虧損情况。次按問題產生骨牌效應,影響擴大至其他衍生工具和結構投資產品,它們的價格即使暴跌亦沒有投資者願意承接。
美國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中,已經有3間相繼出現問題。今年3月,貝爾斯登在美國政府擔保下,由摩根大通收購。到最近,美林由美國銀行收購,而雷曼兄弟因為美國政府不作擔保,最終要申請破產保護令。至於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處境亦十分危急,要努力尋求其他投資者收購和注資,並且轉型為傳統商業銀行。
這五大投資銀行,過去不時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投資者購入或沽售個別公司的股票。不知這幾間大行最近有沒有發表報告,建議投資者沽售它們公司的股票,幫助投資者避過一劫。投資銀行向投資者提供意見,分析投資風險和回報,但自己卻出現嚴重的投資失誤,實在十分諷刺。這些大行,用1元的資本去進行數十倍的槓杆投資,完全忽視風險管理。
當市道暢順時,這些大行的高層分得數十個月的花紅,享盡奢華生活;但當市况逆轉,便將損失轉移至其他投資者。這些高層人士,即使投資失誤,公司被人接管或收購,竟然可以要求巨額「分手費」,嚴重損害小股東的利益。這還未計算有人可能藉着投資銀行的消息,在市場上買賣而大賺一筆。
數萬億港元救市 美政府虛偽
筆者從來不會盲目相信自由市場,在一些情况下,政府適當的監管是必須的。特別是金融市場,充斥着極度貪婪、自私和缺德的「大鱷」、「盜賊」和「騙徒」,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十分嚴重。幾年前的科網泡沫慘痛經歷,香港人應記憶猶新。因此,政府有需要嚴格監控,防止有人透過內幕交易及發放虛假消息圖利,避免因金融市場震盪而拖累整體經濟發展。
今次美國政府動用數萬億港元救市,將AIG收歸國有,正突顯美國政府本身的虛偽。過去美國政府不時指摘其他國家限制資金流動、干預市場和私人企業。10年前發生亞洲金融風暴時,美國政府透過國際貨幣基金會,要求亞洲一些國家的政府,在經濟衰退、失業率急升的環境下,緊縮開支,以賤價出售國企。今次美國政府積極救市,日後便不應再向其他國家的政府說三道四,要求它們開放市場和減少干預。
作者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
美國投資銀行 輸出有毒產品,政府有無監管,
點解無人問責要下台,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