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不前 復蘇變數
環球股市節節上升,反映投資者對經濟復蘇看法樂觀,但美國剛公布的個人收入和開支數據,若深入一點去分析,所描繪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美國6月個人收入減少1.3%,乃接近4年半最大單月跌幅,與5月錄得1.3%升幅可謂大相逕庭,出現如此大差異,主要原因是政府向每名社會保障受益人戶口注入250美元,作為振興經濟方案的一部分,若果扣除了此項特殊因素,6月個人收入跌幅僅為0.1%,5月則是持平。
不過,若不計算利息、股息、租金,樓市及其他收入,單計工資薪金,過去1年的跌幅為4.7%,乃1960年有紀錄以來最勁。收入下降,必然會導致消費支出減少,窒礙經濟復蘇。雖然剛公布的個人消費不跌反升,錄得0.4%升幅,但背後原來是食品及汽油價格回升,並不是由美國國民放開懷抱消費去推動,若經過通脹調整,實際消費開支更下跌了0.1%,可見消費意欲仍然低迷。
2006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2006年諾貝爾經濟奬得主費比斯(Edmund Phelps)指出,美國國民飽受樓價及股價下跌,以及就業市場疲弱煎熬,要重建財富至金融風暴前的水平,估計需時12至15年,而消費需求亦需時一段長時間才能回復舊觀。根據聯儲局的數字,由07年第三季至今年首季,美國人因樓股貶值而蒸發的財富多達13.9億,即使過去4個多月股市收復不少失地,但樓價直至7月才首度回升,身家仍然萎縮了不少。
收入降而開支增加,亦反映在人儲蓄率之上。美國6月個人儲蓄率由5月修訂後的6.2%降至4.6%,一來是政府一次過派錢效應消失,二來則是反映收入下降的事實。另外,政府推出「貼錢換爛鐵」(cash-for-clunkers)計劃,提供4500元津貼鼓勵車主棄置殘舊而能源效益久佳的座駕,亦促使國民大破慳囊,導致支出上升而儲蓄率回落,新車銷量更急速反彈至1130輛,成為去年9月至今最高的按年銷售數字。
分析家指儲蓄率下滑是短暫現象,長遠看,居安思危的心態加上財富淨值下降,仍將促使儲蓄率回升。紐約大學教授魯賓尼預期儲蓄率會升抵11%,有經濟學者更指高見15%的機會不能排除。歷史上美國家庭的儲蓄率介乎6%至10%之間,若儲蓄率為6%,GDP便會減少7000億,若儲蓄率為10%,GDP更會減少1.2萬億,佔美國現時GDP的比重達8%。
股市走在經濟前頭6至9個月,但家庭收入下降及儲蓄率上升,勢必令消費不前,削弱經濟回升力度,成為復蘇的變數。
王 冠 一
資料來源
王冠一財經頻道
wongsir.hk
相關搜索目錄: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