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禪宗:
禪宗因以禪來概括佛教修習的全部內容而得名,尊印度僧人菩提達磨(亦稱達摩)為中國初祖。二祖為慧可,三祖為僧璨,四祖為道信,五祖為弘忍,實際創始人為六祖慧能。
五祖以後分為二派,神秀一派史稱「北宗」,慧能一派史稱「南宗」。因慧能弟子神會大力提倡簡便易行的頓悟法門,最後爭得了正統地位,於是南宗廣為流行,北宗漸漸不顯。
唐末五代,慧能弟子分為青原行思和南岳懷讓兩大派。行思之後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家;懷讓之後形成臨濟、溈仰二派。宋代,臨濟再分為黃龍、楊岐二支,史稱「五家七宗」。明清以後,中國佛教以宗派譜系而言,只有禪宗一家流布最廣,以曹洞和臨濟二分天下。
慧能所著的《壇經》是禪宗所依的根本經典,《金剛經》也是教徒經常使用的典籍。該宗宣揚心性本淨,佛性本有的思想,主張不立文字,不假外求,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河南少林寺是禪宗的祖庭,廣東韶關南華寺是南宗的根本道場。
禪宗是中國佛教中最具有民族特點的宗派,它不僅是中國漢地佛教裡勢力最大的一派,也是世界佛教中最有影響的一支,目前已經傳到世界各地。
8.密宗:
密宗原為印度大乘佛教與婆羅門教相結合的產物,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民俗信仰為其特徵。在中國主要有三支,包括:傳入漢地的漢密、傳入藏地的藏密和傳入雲南大理地區的滇密。
漢地密宗一般以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為創始人。唐玄宗時,他們來到長安,受到朝廷的信任,奉詔翻譯密教經典,把密教正式傳入中國,後又傳到日本,稱「真言宗」。
唐武宗滅佛,密宗受到了打擊,處於蕭條。北宋重設譯經院,印度僧人法天、天息災、施護等傳播的密法與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不合,受到統治階級的干預,不再流行。
密宗所依據的經典是《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前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識「六大」造出世界萬物,前「五大」為「色法」,是胎藏界;後者認為「識」是「心法」,是金剛界,色法和心法二者統攝宇宙,色心不二,金胎為一。
佛與眾生皆具色心,共體佛性。眾生修行以「手結印契」(做出各種手勢)之身密、「口誦真言」(密咒)之語密、「心觀本尊」之意密,三密相應,即可成佛。
[ 本帖最後由 khadafy 於 2009-8-22 22:54 編輯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請嘗試多貼文章獲取積分,積分超過 120 或特定用戶組方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