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UGG | baby product | MD skinical | 環保袋訂造 | PROTOP | 鈙利亞阿勒頗手工古皂 | UGG Boots | Sheepskin Boots |

發新話題
打印

[原創] 「和諧」你太「不該」!!

「和諧」你太「不該」!!

                                                                                                                  
何以「和諧」如此「不該」?
                                       
                                       
                                       
                                                                                早前與一位上海復旦大學通識部的導師合作寫書,一切順利且愉快,唯獨當討論到政治問題時,雙方各持己見,最後只好協議不再討論敏感話題,保持「和諧」關係。

內地的朋友說:「真不了解香港人為何天天上街示威,中央把最好的都給香港,這樣還不知足,太不該了。」
朋友說得不錯,回歸後香港確實成了示威之都︰雷曼苦主天天示威,孝子賢孫為反對青松觀靈位安排欠妥也示威,醫生不滿按公務員機制減薪去示威,學生不滿校本驗毒又要上街示威。每日新聞都是甚麼人反對甚麼事,如此又怎樣營造「和諧」社會的氣氛?難怪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先生對「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力推動「和諧文化」(註1)。可惜曾局長的如意算盤打不響,結果引來社工界更大的反對聲音,看來傳統「和諧」那一套出了點問題。

一些政評人把香港近年的困局歸咎於港人「內耗」不斷,未能同心協力,集中發展經濟,以致香港被鄰近城市追逼,甚至超越。中央官員、人大政協不時呼籲港人要注意「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畢竟「和諧」是孔夫子的重要主張,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孔子說「和而不同」,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是畫龍點睛,但在中國歷史上、現實世界裏,又有幾多人可以做到呢?這又是否真正的「和諧社會」呢?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絕大多數人民都是文盲,在低知識水平的國度,人生經驗最是寶貴的財富,誰掌握經驗、知識、權力,便是權威了。在家裏,有「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說法,父母說一,子女不可說二。在社區,老人家便是權威,故有宗祠制度、鄉公祖禮的社會規範。在國家,官員是父母官,皇帝更是這個農業大國的絕對權威。這大概是金耀基教授在《從傳統到現代》(1966)一書提出「權威性人格」的背景。金教授說:「中國古典社會是一以倫常關係為基底的社會,每一個個體不是獨立者,而是在倫常之網中的一個依存者。」又說:「老師總是對的,君子總是不可挑戰的,官老爺總是沒錯的。」在傳統社會裏,人們除非在生計難以維持的情況下,否則根本不會關心社會,更遑論積極參預公共事務,即是社會上就缺少反對的聲音,一言堂式的「和諧社會」便衍生出來。

「權威性人格」構成的「充分條件」(SufficientCondition)是人們的知識水平不高,因為獨立思考能力不高,因為資訊流通程度低,人民才甘於聽命於人。今天,香港人的教育水平已大大提升,日漸形成了著名政治學家哈佛大學的畢南教授(RobertPutnam,1975)所說的「公民社會」(CivilSociety),特徵是多數人不平則鳴,積極爭取自身的權利,心裏不願被人管治,傳統的「臣屬文化」的情意結不再,進而希望可當家作主,現代民主思想以及社會學家冷納(DanielLerner)所提出的流動性人格(MobilePersonality)就應運而生(註2),傳統權威性的那套和諧似乎已不再合時宜。
今天香港的局面,為十數年後內地社會帶來了一些啟示。看官們以為如何?

註1:政黨遊行抗議曾德成干預社福機構運作(《星島日報》)2009年8月23日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0823/3/ducl.html
註2:金耀基先生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一文說:「流動性人格的特徵是具有一種移情能力(empatheticcapacity),亦即對新環境有重新調整『自我』的能力。」

文:趙善軒

載自○九年九月十七日《星島日報》F4〈名師Blog〉

                                       

TOP

立即免費訂閱每周10分鐘英文小貼士 - 一個 Email 輕 鬆學識工作英語、旅遊英語及日常英語!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2025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