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 英語課程 | Causeway Bay order food | 職業英語 | 化妝課程 | Wedding Photography | 天窗卷布更換維修 |

發新話題
打印

[檔案] 香港的哀鳴

香港的哀鳴

                                                                                                                                                                                                                                                                                                                
香港的哀鳴                                                

5/11/2009 20:21:51

                                             
                                       
                                       
                                                                                                                                
                                                                                                                                                                                                                                                 香港的哀鳴

早陣子去了立法會聽特首發表施政報告,親睹「六大產業」的廬山真貌。身為教育界的一分子,對教育產業化尤其關切。可惜報告中沒有宏大的藍圖,也沒有具體的入境措施,可謂「六大皆空」,教人失望。香港,你還有甚麼?

香港人的買辦性


到底香港還有出路嗎?除了當別人的中介、轉口、炒買,我們還有甚麼教人自豪?80-90年代的東方荷里活早已奄奄一息,一年只有十部八部中港合拍片,可以拿出來耀武揚威一番。經過1997、2008金融兩次危機蹂躪後,在珠三角的港商元氣大傷,「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東莞已經發展了本土品牌,在全國打出名堂,再不是完全依賴那外強中乾的「前店」了(快會成黃華華說的後廠)。歸根究底,就是我們從來只是靠中介起家,沒有打香港打造成為自家的品牌,


香港的崛興,是因為它的開放,也是因為大陸的封閉。百年以前, 香港是靠買辨起家。所謂買辦, 就是英國商人的跑腿, 利用人事, 地緣優勢從中獲利,即我們常說的中介、轉口貿易。香港人慣於當買辦, 作內地與外國人的橋樑, 唐廷樞(又名唐景星1832-1892)、何東(1862-1956)、伍廷芳(1842-1922)等人是19-20世紀的著名買辦商人,成爲顯赫的家族,某些經營模式仍延續至今。但隨著近年內地真真正正開放門戶, 此種經營模式已不合時宜, 奈何香港的高官、 商人, 仍未能擺脫這種思維,洞穿歷史巨輪滾動的方向,轉而積極開發本土的品牌。


借來的時間

香港, 長期身處在殖民地的不安全感,有所謂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的心態,加上「97大限」的逼近,那一代香港人, 不把香港當作長久發展之地, 自認過客, 故不會用心發展企業, 而熱忱於炒買樓房和股票。80-90年代最了不起的也不過是做出口貿易, 做些技術的加工, 香港沒有台灣國際性的電腦公司, 沒有日本「白之戀人」巧克力,也沒有像「霸王」、「康師傳」、「王老吉」(香港的一房與內地的上市公司成強烈的對比)等暢銷全國的大牌子,更遑論代表本土的國際大品牌。(HSBC 真的很香港嗎?) 這就是「借來的時間」魔障作祟。1990年代電影行業也砸在粗製濫造出快貨,掙快錢的思想中,黃飛鴻、古惑仔(及其變種版本)在幾年間拍了多少集?


人才凋零的小島

1970年代後,南方的小島開始產生了濃厚的本土主義思想,戰後移民的後代大多是土生土長,他們自覺與內地人不一樣,「阿燦」、「表姐你好野」帶來頗大的共鳴。孤島心態漸漸萌起,地方保護主義橫行。今天,全國的優才可以自由出入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人才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沒有人才,經濟就發展不起。可是,我們的優才計劃名額少得可憐,我們怕別人搶了自己的飯碗,害怕競爭,我們擔心教育產業化後會影響了中學生升讀大學的機會。可是我們忘了,一直來香港人可以自由申請入讀國內的大學,可是我們忘了香港學生是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教育產業最大的生源地,我們反對引入外地生,卻大量輸出學生,這背後是甚麼邏輯。只有人才匯聚,方能創造更多的基層職位,也只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我們引入優才、吸引內地生來港的同時,也應放下那多餘的身段,鼓勵學生北上求學,爭取人際網絡資源。當年香港人四海為家,富創造力的精神到了那裡去?


有天,香港在哀鳴,只會是因為它的封閉。

文: 趙善軒

載自○九年十一月五日《星島日報》F4〈名師Blog〉




相關搜索目錄: 電腦

TOP

發新話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本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1997- Xocat. All Right Reserved.